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孙中山在以广州为策源地所进行的包括成立中央银行在内的一系列金融实践活动,是中国金融近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金融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留下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是我国近代史上“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者和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思想家。孙中山的法律思想也和政治思想一样是近代社会矛盾的产物,有着许多光辉的建树。一、重视法治早在一八七八年五月,孙中山随其兄孙眉抵达檀香山以后,看到当地“地方秩序良好,物产丰富,商业发达,人民安居乐业”,与清朝封建专制主义腐朽统治下的黑暗中国,迥然不同,印象十分深刻,因而促使他去探索,得出了檀香山之所以取得上述成就,“实由政府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先生是我国自鸦片战争以来最伟大的民主革命家。他的思想、品格不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淡漠。却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愈益为人们所怀念。他的思想从来不被某种理论所束缚,并且从不拒绝先进的思想。独到,创新,适应世界潮流,时刻不忘人民,是他思想和品格的特点。在辛亥革命之后,他写了大量著作,作了许多讲演,有很多思想至今还闪烁发光,启人思考。本文将所学心得。以散论的形式,奉献给读者,也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 一,“我劝人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 志做大官”,更不要想做皇帝 孙中山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他革命凡四十年,…  相似文献   

4.
康鸿 《唐都学刊》2001,17(3):72-74
孙中山西部开发思想中“因地制宜”的原则,“交通为实业之母”以及在不损害国家主权的基础上利用外资等思想,对今天西部大开发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在资金筹措、设想与国情的关系等问题上,存在着历史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作为20世纪新伦理的重要构想者和践行者,孙中山在自己的革命实践活动中始终非常关注伦理道德的社会功能。因此,纵览他的整个思想学说,我们可以发现伦理思想在他的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他那颇有建树的伦理思想极大地丰富了近代伦理思想的宝库。整理和开掘这...  相似文献   

6.
从《实业计划》看孙中山的现代化建国思想文毅吴祖鲲孙中山作为我国近代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他一生立志要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创立民主共和制度,建立一个至善完美的社会。他提出了一个在经济上振兴中国的较为完整的建设近代工业化国家与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宏伟设想,在...  相似文献   

7.
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富强奋斗了一生,为改造和振兴中国的伟大事业立下了丰功伟绩。为了指导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孙中山曾努力寻找思想武器,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救国救民的途径。他在思想方面也“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毛泽东选集》第 5卷第311页),他的关于两个文明建设的思想,便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今天,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伟大斗争中,回顾当年孙中山的思想主张,无疑是有益的。 一、论革命与建设 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统治下,近代的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深渊。…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口号,但他终生致力于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繁荣富强,目标乃是为了建立一个工业化、法治、民主、平等、自由的现代化中国,这可以说是贯穿孙中山一生思想事业的中心内容。因此,孙中山与中国的现代化问题,无疑是应该深入研究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国家治理是国家按照某种既定的秩序和目标,对全社会运行与发展进行自觉地、有计划地组织、协调、引导、规范与控制的活动过程.国家治理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体现着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方向,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政治秩序.国家治理体系是由国家治理要素构成的国家治理系统,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主要指国家治理主体的现代化和国家治理方式的现代化.国家治理主体现代化包括政府治理中的执政党与政府现代化、市场治理中的企业现代化、社会治理中的社会组织现代化和个人治理领域的人的现代化.国家治理方式现代化主要是政府治理方式中制度,法律法规与政策的现代化,企业治理方式中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化,社会治理方式中社会组织自治机制的现代化,以及个人治理方式中人的现代自觉.  相似文献   

10.
论党的现代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友农 《探求》2000,(2):46-48
中国现代化作为一个历史进程,反映着中国社会的变化和进步。现代化涵盖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活的各方面,因而也应该包括政党政治。中国共产党作为现代化的领导者,其自身的现代化建设应是中国现代化事业中的关键部分。笔者认为,正在进行的“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实质上就是使党走向现代化的工程。 一、中国现代化的关键在党,党必须要进 行现代化建设 中国现代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晚清的洋务运动。长达30多年的洋务运动,虽然随着北洋水师的覆灭而破产,但它毕竟是中国现代化的第一次尝试。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  相似文献   

11.
依法治国作为一种治国的理论,其内容及理论依据已有诸多论证并日益完善。其价值取向在于运用这种治国方式达到建成法治国家的目标。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笔者认为,依法治国与宪法职能关系密切,重视研究和发挥宪法职能,是实现法治国家的关键环节。一、从法治国家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大久保利通的经济近代化思想南京大学历史系姚传德明治维新从1868年明治政权建立开始,至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颁布结束,前后不过20余年的时间,就成功地使落后的日本,基本实现了近代化。这是世界史上的奇迹。明治维新大体上可分成3个阶段。从1868年...  相似文献   

13.
论基础产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薛扬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批准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1994年的"经济工作,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大力调整经济结构,推动技术进步,积极开拓市场,提高经济效益,控制通货膨胀,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  相似文献   

14.
略论孙中山的引进人才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柳卫东 《浙江学刊》2004,(2):198-200
孙中山主张"借材异国",以缓解建设人才缺乏的矛盾;而"借材"则必须坚持聘请有真实本领人才和权自我操的原则,对聘请的外籍人才应实行合同制管理;聘用洋员不是长久之计,必须培养华人以取而代之.  相似文献   

15.
章太炎国家政权思想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正萍 《浙江学刊》2002,(5):190-193
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的政权问题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是章太炎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奋斗目标。但在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具体方案上 ,章太炎却与其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观点不一 ,尤其是对西方的代议制 ,章太炎持完全否定的态度 ,并提出了独特的国家政权理论。本文从章太炎对代议制的批判以及对民主共和政体的构想中 ,分析了章太炎国家政权思想的合理性、进步性和消极性、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梅学霞 《学术交流》2001,3(4):136-138
孙中山的建党思想是他革命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他组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到支持多党竞争、政党内阁,从"二次革命"失败后,他改组国民党为中华革命党,到建立中国国民党,特别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他学习苏俄经验,从而使他的建党思想得到完善、成熟,逐步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创了国民革命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 ,客观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观念与变化了的时代相适应 ,努力实现思想政治工作观念现代化。要实现思想政治工作观念现代化 ,必须破除旧的思想政治工作观念 ,树立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观念 ,要把培养广大人民群众现代思想观念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观念现代化的中心内容和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8.
依法治国是法治国家的重要特征,它作为现代文明国家的治国方略,已经载入我们党和国家的最高纲领性文献之中。党的十五大报告以及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都已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依法治国的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治国方略和治国目标的确立,是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重要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跨世纪发展的必然主题,也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执政方式的重大进步和发展。这对于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对世纪具有极为重大的战略意义。一、建…  相似文献   

19.
论孙中山与宋教仁的政体分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逢银 《浙江学刊》2002,(6):193-196
辛亥前后 ,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南京临时政府的建制问题上 ,都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但在政体模式的选择上却出现了很大的分歧。本文围绕孙中山与宋教仁的政体分歧 ,比较了二者的政体主张及其缘由 ,并在分析民初政体实践的基础上 ,对二者的政体分歧作了简要的评论 ,从中揭示出民国政治及中国政治现代化之“权力与自由”的难题。  相似文献   

20.
实现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主题。近代中国的屈辱历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苦苦探求富国强兵,使中国摆脱困境的道路。从林则徐、魏源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到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康有为、梁启超的君主立宪,再到孙中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