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卖西瓜的小哥大三的时候到北京交流学习,常去人大东门附近的小区买水果,有个摊位的摊主是小哥俩,看上去年纪都不大,二十出头的样子,哥哥黑瘦一些,弟弟有可爱的圆脸,眼睛很大。大四时回济南原来的学校,一直到读研究生又回人大,再去那个水果摊时,那哥哥笑着说:你很久没来了呢。我有些吃惊:他们居然还记得我!摄影课有拍摄作业时,我便在学校周围溜达,想拍生活在北京的普通人,比如做煎饼果子的阿姨、卖水果的小哥。那天是弟弟在看摊,他迅速答应了我的请求,  相似文献   

2.
司徒雷登(JohnLeightonStuart),1876年6月生于杭州。司徒雷登的父母都是早期到中国的南美长老会传教士,从血统上说,他是一位纯粹的美国人,而用司徒雷登自己的话来说,他“是一个中国人更多于是一个美国人”。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的四月份,我妈妈生下了一个小妹妹,名叫晓晓。转眼间,晓晓已经四个多月了,虽然和她相处的时间并不长,可她是我最熟悉的人。晓晓出世那一天,我虽然人在学校,可心早就飞到医院去了,心想:放学后我要赶快做完作业,去看妹妹喽!到了医院,我看见小妹妹的脸是皱皱的,并不是我  相似文献   

4.
因为朋友淡出商圈而转让花店,李光接手了这家花店,做了店主。鲜花是李光所喜欢的,但是经营花卉他并不在行。接手花店几个月了,李光的生意销量不高,利润当然也不好。大概是地理位置影响了鲜花的出售,李光分析——开花店,第一应该是位置,第二应该也是位置,第三应该还是位置。正当准备关门歇业、另起炉灶时,距李光花店不远处又有人新开了一家花店。抱着观望的心态,李光倒要看  相似文献   

5.
我们对周围的世界往往漫不经心,直到我们已习惯了的东西突然消失时才意识到某人某事早就存在,于是留下深深的遗憾。例如,在我每天早晨上班的路上就常常看见一个穿着整齐的妇女。三年来,无论天气如何,早晨8点左右她总会等在公共汽车站。如果是大雪天,她就穿着厚实的雨靴和戴上厚实的毛围巾。如果是炎夏,她就穿着整洁的棉制束腰短裙,头上戴一项压得低低的草帽。显然她是一位职业妇女,散发出一股竞争、沉稳和独立的气息。当然,这一切都是在她消失后我才回忆起来的。直到她消失后,我才意识到每天早晨我是多么期待看到她。你可能会说…  相似文献   

6.
孙藜 《老年世界》2008,(17):24-24
那个下雨天我很累,站在公交车厢靠前的位置。人不多,一位女士在背对我的前方,不住地打电话。突然的一个刹车,我的手触到了她身后的背包。随后的事情让我难忘:她迅速转身用一种复杂的眼神打量我,我赶紧道歉:“对不起,碰了您啦……”那位女士旋即收起电话,当场拉开背包,细细检查后再次以凌厉而不屑的眼神扫着我。  相似文献   

7.
爱上陌生人     
一个或陌生或熟悉的地方,一个完全陌生的人,一次偶然的邂逅,是否会让你平静的心泛起涟漪?也许只是因为一个眼神,某个举动,一句话,甚至对方什么都没做,只是因为或阳光或忧郁的气质,却让你涌出前世有缘,今世再见的似曾相识之感。这时,一个你完全陌生的人是否让你顿觉生活的激情?感悟着生活的美丽和浪漫?你,会爱上他(她)吗?  相似文献   

8.
生活中一些牵动着我们喜怒哀乐的东西,沉淀在我们心底,让我们无法忘怀……每每想起,总会有一种想流泪的感觉。 一件事,一个物品,甚至是一句话,让你无法忘怀,把它写下来,寄给我们,让大家一起来品味你的生活故事。可发邮件至:liangmin918@163.com。  相似文献   

9.
相适陌生人     
翟杰 《老人世界》2014,(5):19-20
下班后,我骑车回家。在路另一侧,有一个骑摩托车的中年人和我逆向而行。即将“错过”时,他突然很大声地朝马路这边大喊:“前面施工呢,不好走!”他的话音一落,这边的行人都纷纷慢下来,还没等我们开口问个究竟,那男子便已经走远了。  相似文献   

10.
约会陌生人     
正1天空脱下白色的连衣裙,换上黑色的露背晚装。8月最后一个周末的夜晚,一场别开生面的交友派对正在进行,200多名各色男女,在极富异国情调的酒吧里交换着冷藏已久几近冻结的温柔。对到场的每一位男士而言,如果你在这里  相似文献   

11.
邂逅是人生最美好的际遇之一。记得有一天打车,上车的时候司机对我摆摆手说:“哎呀,我要去吃饭了,都9点了。”站了半小时才打到车的我心中一急,说:“师傅您放心,我下车的地方有个砂锅店,便宜又好吃,很多师傅都在那里吃饭。”他看看我,点了点头。  相似文献   

12.
周杰 《金色年华》2007,(5):33-33
在美国住了快十年,万圣节一直没有认真过过。万圣节又叫鬼节,过节时大家扮成各种怪样子,装神弄鬼,吓唬人玩。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节目,就是孩子们的Trick or Treat:天黑后孩子上门来要糖,你不给,人家就可以捉弄你一番。我对此一向不适应。陌生人来敲门,不断地下去开,又烦人又没有安全感。  相似文献   

13.
《女性天地》2013,(3):8-12
你到底是“亲爱的”还是“陌生人”人际关系之复杂,看看大干世界里存在的称谓数量就懂了,而这每一个称谓中所存在的细微差别,有时候让我们分不清自己到底该如何归类。现在,我们就来理清—下最简单的两大类吧。  相似文献   

14.
铁凝 《中外书摘》2000,(3):88-89
从前的我家,离我就读的中学不远。上学的路程大约十分钟,每天清晨我都要在途中的一家小吃店买早点。  相似文献   

15.
只爱陌生人     
假期去欧洲旅游.走在异国的街上,或者在电梯里,常遭遇陌生人的微笑和打招呼,让中国人准备不足。我们冷漠、警惕惯了,我们是基于集体主义的个人主义,我们的信条是一部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而在欧洲,基于个人主义的熟人社会仍然存在,他们的信条是一首歌:《只爱陌生人》。  相似文献   

16.
周林 《现代交际》2007,(3):25-25
你是否常常被朋友的风趣幽默、妙语如珠感染?是否被他们的恳切言辞、亲和态度打动?是否为他们的思路敏捷、口若悬河而折服?也许,你常常因为不善于和陌生人说话而失去了很多交朋友的机会。不要苦恼,以下两个场景,也许可以帮助你结识陌生人。  相似文献   

17.
只爱陌生人     
现代科技的高歌猛进,让朋友之间的交流、沟通变得愈加轻松、便捷。短信、电子邮件、QQ、 MSN,足不出户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和朋友保持良好而又亲密的关系。然而,某些时候,我们却开始更愿意和陌生人打交道,这个世界究竟怎么了? 我们绞尽脑汁地发明机器、创新技术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当距离快要消失时,我们又开始刻意回避、躲闪,制造一种距离。是否应了那句老话: 没有了距离也就没有了美?  相似文献   

18.
麦克 《现代交际》2006,(11):75-75
一个多小时后,我才发现错过了高速公路出口。天色渐晚,我只好从最近的出口下了高速,住进路边一个家庭旅馆,准备明天天亮后再绕回布朗镇。坐在晚餐桌前,我心事重重地翻弄着盘子里的青豆。这是一家老式旅馆,窄小的餐厅里只有一张长条餐桌,所有就餐的客人都坐在一起。早已习惯拥有私人空间的我,现在要和一群陌生人同桌吃饭,突然觉  相似文献   

19.
《金色年华》2009,(1):34-34
第一次独自出门,是12岁那年的暑假去外省的叔叔家。当爸妈离开后,走前在他们面前“豪言壮语”的我,在那一刻忽然有些害怕。旁边的座位上是两位中年男士。  相似文献   

20.
我有一个姐姐,到目前为止26年的人生里,我只见过她三次。 第一次见到的时候。我大约五岁。 大舅和舅妈是工农兵大学生,读医科,刚结婚就被一同分配去西藏做援藏医生,而这个姐姐,就是在拉萨出生的。她大我七岁,皮肤黑黑的,脸上有两团因日晒而生成的高原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