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初闻张柏芝嫁给谢霆锋,惊诧者有之:唏嘘者有之;妄加断言者有之;感叹祝福者有之。回顾张柏芝与谢霆锋的情感生涯,可谓一波三折,张柏芝这位性格爽直的美女每次恋爱都惊天动地,爱得决绝,爱得明朗,爱得天下皆知。如今,她已嫁作人妇,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位倾城女子的爱情吧!  相似文献   

2.
诗义重章互足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诗三百篇皆古乐章,其章句措置之法,往往异于他文,故有辞意限于字句音节,不能完具者,则以前后章互足其义。而风诗率采民俗歌謠之作,反复詠(?)者特多。故有一义而离为数章、析为数句者。若专执一章一句而立解,则鲜有合者矣。自康成作笺,已不全了此处。后来(?)经诸家,其(?)斯义者,或增字为说,或则立异解,而不知于本篇各章互求之。盖事有近且易而人之求诸远且难者往往如此。小雅之辞句,间与国风相类,故亦有章别而义相联缀者。若大雅与鲁颂及商颂之长发,虽或于意有不尽,重章以申殷勤;惟其辞气音体皆与风诗迥异,故于义之重章互足者只偶见焉。今试求之国风小雅之中,其易知者,如魏风伐檀首章  相似文献   

3.
时下,祝寿之风甚烈。做寿者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破费越来越高。 我参加过不少此类活动。做寿者本意,是为了尊老敬贤,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这一传统美德。但是,做着祝着就变了味,与原来的出发点相距远矣!索贿受贿,收敛钱财者有之;大吃大喝,铺张浪费者有之;暴饮名酒,酩酊大醉,丑态百出者有之。实在是行为失范,更难言其道德如何。笔者不是反对祝寿,而是认为应当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把它引向精神文明建设的轨道上。  相似文献   

4.
枫溪 《社区》2004,(24):54-55
目前,中国内地城乡居民有12万亿元存款存在银行里。2004年10月29日央行虽然将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了0.27个百分点,但目前仍然处于负利率状态,传统的储蓄早已失去了吸引力,人们渴望着有更多的低风险、高收益的金融新产品出现。而12万亿元的储蓄存款,对每家金融机构都是一个巨大的诱惑。银行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到更多的商机,纷纷推出了人民币理财新产品。面对突如其来的人民币理财新“面孔”,追捧者有之,质疑者有之,观望者有之。许多人在问:人民币理财产品与储蓄有何不同?它与信托理财产品、货币市场基金有何区别?它适合哪些人投资呢?…  相似文献   

5.
朱熹、张栻解《孟子》“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以程颐的天理人欲概念讨论义利之辨,大致源于胡安国讲“义者,天理之公;利者,人欲之私”。张栻讲“无所为者天理,义之公也;有所为者人欲,利之私也”,讲“无所为者”与“有所为者”的对立。朱熹进一步讲仁义为天理之公,利心为人欲之私,讲仁义之心与利心的对立。因此,朱熹与张栻的解...  相似文献   

6.
《论语》“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析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男女:人也。孔子泛爱之不暇,何鄙视之有?人群之中,有善恶之分,有良莠之别。“为难养之女子与小人”,指南子与卫灵公或其类属者,有证有据。  相似文献   

7.
李白《江上答崔宣城》一诗之系年,诸说颇不一致.有系于天宝初者,有系于天宝十二载者,亦有系于天宝十四载者.系年出入如此之大,又与各家对此诗中“谬忝燕台召”一句的理解不同有关.有谓其为“待诏金门之时”者,有谓其为“幽州之召”者,亦有“疑其为封常清之召”者.然按诸太白天宝间之行踪,上述各说均有扦格难通之嫌,值得重新商榷.兹先录《江上答崔宣城》诗全文如下并试作疏解,然后针对诸说逐一辨证.  相似文献   

8.
正在读蔡元培先生关于美育的几篇文章,深邃、客观、易懂、激动人心。美育与人生、美育与宗教、美育与智育、德育之关系,丝丝入扣,犹如醍醐。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人生不外乎意志;人与人互相关系,莫大乎行为;故教育之目的,在使人人有适当之行为,即以德育为中心是也。故欲求行为之适当,必有两方面之准备:一方面,计较利害,考察因果,以冷静之头脑判定之;凡保身卫国之德,属于此类,  相似文献   

9.
《说文》释字有兼存诸义者,考其说释之例,除因"一曰"别出他义而外,当以二义递相义训为要。按之并训二义,同义复出者有之,相反相成者有之,文意顺承者有之,别义歧说者有之,舛讹未通者亦有之,诚为类例繁富,缴绕难清。实当爬梳其例,隐括其类,廓清纷淆,择要例以辨之。今人或出"一句数读"例,言《说文》于一句中可兼训数义也。由是立说,误读误释往往而生,亦有可说者。  相似文献   

10.
针对南宋诗坛学苏者或流于恣肆驰骋、学黄者多务为锻炼雕刻,朱熹从其"这文章皆是从道中流出"的文学本体论出发,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诗学思想,其中与以黄庭坚为代表的江西诗学有合有离:合者如重道德修养、养心治性与"诗见得人";倡儒家"温柔敦厚"之诗教;讲究诗之法度,主张循序渐进;黜浮华之习气。离者如欣赏自然平淡之作,反对刻意费力之作;尊古非律;反对无益的唱和之风,认为"失其自然之趣",不如不作。  相似文献   

11.
“夫心术之动远矣,文情之变深矣,源奥而派生,根盛而颖峻,是以文之英蕤,有秀有隐。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秘响傍通,伏采潜发,……”(刘勰《文心雕龙》)中国古代美学,在结构上与西方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2.
墨子提出“三表”作为衡量言论是非真假的标准。“言必有三表。何谓三表?子墨子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何于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何于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何于用之?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以谓言有三表也。”这就是墨子的“三表”。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问题遇到挑战,社会道德出现某些令人担忧的现象,道德建设面临着困惑。诸如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廉洁奉公、爱护公物、诚实守信等一些传统美德,作为一种道德信念,善恶标准,已经淡化或消失。而在当今现实生活中,人们可以看到,不讲道德的现象也越来越多。权钱交易者有之;互不相让,为一点小利与人争吵,甚至谩骂动武者有之;只顾自己、不顾别人,见危而逃,见死不救者有之;采取种种手段侵占国家财物或浪费,挥霍国家财物者有之;制造假冒伪劣产品、欺行霸市、蒙骗顾客者有之;升学作弊者有之。总…  相似文献   

14.
汉文帝废除肉刑而后世非议者多,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废除肉刑后,斩右趾者弃市,生刑入死刑,故被认为是徒有轻刑之名,而有重刑之实;二是在徒刑与死刑之间没有中间刑,导致刑制本身的不合理。新五刑的出现,流刑成了正式刑种,解决了刑制轻重不当的问题,恢复肉刑的声音也就日见微弱了。  相似文献   

15.
"春归"在宋词中,并非仅指自然界春天之归来或离去,而是一个象喻意十分丰富的意象。历经仕宦坎坷的词人,有以此意象比附仕途顺境之消逝者,有以其寓托政治生命中断后的悲愁与幽恨者,更有以之象喻国运衰颓并婉达于国家前途深重的忧患之情者。宋词幽约含蓄的抒情特色,在这一意象的使用中尽得展现。  相似文献   

16.
小引宋史辛弃疾传,谓「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然稼轩生平著述,流传至今者,仅长短句耳,其诗文集则自明代以来既已散佚,有清法式善、辛启泰诸人虽加辑录,而所得殊少,其平昔所与交往酬唱之群彦,亦遂难得悉知。顾取其词集及残存诗文与夫其它书传所载与稼轩有过从之迹者核之,其姓名之不见于宋史中者十蓋八九,是宋史未尽能自实其所言也。  相似文献   

17.
积字成句,积句成章,故论词之格局之先,必讲求字、句与章法。词之用字,于音义外,更有添、减、偷、衬之法。于调中本字,不足于意,而添字以助之者,谓之“添字”;减调中本字别成新调,而仍不失本调声情者,谓之“减字”;调中本字,于声觉有未足,而加字以衬声者,谓之“衬字”;约调中之虚声本字别成新调而仍保持本调声情者,谓之“偷声”。词之有“添字”、“减字”、“衬字”、“偷  相似文献   

18.
感悟淡泊     
罗鸣 《中华魂》2014,(14):40-41
“淡泊”二字,按辞典解释,是不追名不逐利的意思。在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旧话重谈,似乎有些不合“时尚”、不入“潮流”。 君不见,如今有不少人不是都在竞相追名逐利、聚钱敛财吗?为了金钱名利,良知泯灭、道德沦丧者有之;见利忘义、恩将仇报者有之;权钱交易、贪赃枉法者有之;坑蒙拐骗、草菅人命者有之;甚至兄弟反目、父子成仇者也有之……曾几何时,比阔斗富、一掷万金,醉生梦死、寻求刺激,要钱不要脸、笑贫不笑娼等等,仿佛成了一些人追求的一种“时尚”、一股“潮流”!我等凡夫俗子,一介草民,欲宁静、要淡泊,岂不是自作多情、贻笑大方?  相似文献   

19.
士相见以雉为挚,其中"雉"在历代礼经注疏中与其他礼书中被赋予了特殊含义。然而,从礼仪本身的内在逻辑来看,这种被后世赋予的意义却于礼于理皆未为通达。比较各种相见礼所用之挚,可以发现相见礼起源于原始狩猎时代,其礼物仅体现宾者对拜见者的尊敬之义,礼物与宾者间并无隐喻或象征之关系。后世礼仪中不同身份地位者所执挚有差别是由不同身份地位者财产经济状况不同而决定。  相似文献   

20.
汉字是形、音、义三者的结合体,字形、字义与字音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是由于“上古之世,未有文字,人之言语,以声达意。声者肖乎意而出者也。文字既作,意与声皆附丽焉”。正如戴震所说“文字、故训、音声未始相离”。关于这个问题,陈澧也有过这样的论述: 盖天下事物之象,人目见之,则心有意;意欲达之,则口有声。意者象乎事物而构之者也;声者象乎意而宣之者也。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书之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