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7 毫秒
1.
终极所有权结构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2004~2008年在深沪两市上市的中国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应用OLS方法经验检验终极所有权结构的四个特征变量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终板控制人性质为国有控制的公司,相对于其他非国有企业而言,其权益资本成本较低;(2)终极控制人现金流权比例与权益资本成本显著负相关;(3)终极控制人控制权比例与权益资本成本显著正相关;(4)终极控制人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偏离度越大,公司权益资本成本越高.  相似文献   

2.
运用多种控制权强化机制实现现金流权与控制权分离是终极控制权配置的重要特征,按照所使用的控制权强化机制计算和分解两权分离度是比较不同控制权强化机制的经济后果的重要依据。按照终极控制权配置的控制层次划分,文章在直接控制层次计算了超权股、投票权协议和单一控制等强化机制导致的两权分离度,在间接控制层次计算了金字塔结构和董事会席位超额控制等强化机制导致的两权分离度,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多种控制权强化机制运用下的终极控制权两权分离度计量方法。  相似文献   

3.
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控制权差异和绩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运用终极产权论对上市公司的控制股东进行分类,在追寻上市公司终极控制股东的基础上,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股改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政府作为终极控制股东的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统计和普通多元回归等方法实证检验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资产负债率越高的公司,其公司业绩表现越差;终极控制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公司业绩越差,也就是说终极控制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不利于公司业绩水平的提高;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反而有利于公司业绩的提高.本文的研究没有发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控股公司在业绩表现方面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5.
以2006~2010年中国A股244家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股权结构角度分析了终极所有权结构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机理。实证结果发现,终极控制股东的现金流权负相关于公司债务融资成本,而两权分离度则与其呈正相关关系;家族式控制公司中,两权分离度与债务融资成本正相关,其控制股东会弱化两权分离造成的壕沟效应;国有式控制公司中,两权分离度与债务融资成本负相关,其控制股东会加剧两权分离造成的壕沟效应。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终极控制人视角出发,以2003-2005年A股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可持续增长财务战略来研究国企分红问题,研究发现终极控制人为中央政府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较少考虑公司的可持续增长的需要,红利分配和股利支付率大于终极控制人为地方政府的国有上市公司。而在差异增长率大于0的样本中,发现了相反结论。这一发现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红利分配提供了一定的解释,为我国的国企分红政策制定提供一些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7.
一资本结构理论是基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着重研究资本结构中长期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构成比例的变动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的开端是美国学者莫迪格利安尼(Modigliani)和米勒(Miller)提出的MM理论。随后又在MM理论中引入了权衡理论、激励理论、非对称信息和控制理论。  相似文献   

8.
以中国深市和沪市2006—2009年2 992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终极控制人性质和连锁董事关系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当上市公司的终极控制人是政府,且由"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时,连锁董事关系的存在能促使其支付更高的审计费用,而且对于异常审计费用为正的子样本,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的国有性质、连锁董事关系对非标意见的签发概率没有显著影响;对于异常审计费用为负的子样本,国有控制公司更容易收到非标审计意见。研究表明,政府控制、连锁董事关系能增强审计师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9.
研究上市公司参股银行对不同终极控制人的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以揭示在股东—债权人代理冲突下,不同终极控制人的上市公司参股银行后在银行对其不同的外在约束下所产生的对公司投资行为的不同影响,并基于中国沪深股市2009—2012年间150家参股银行的公司共600个观测值的平衡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公司持股银行的比例增加,对银行业金融资源的控制能力增强,可以抑制公司的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行为,投资扭曲减少;终极控制权为中央或者地方政府的上市公司参股银行之后面临银行的软约束使其过度投资或投资不足现象更严重,而非中央或者地方政府的上市公司参股银行后其投资行为受到银行的硬约束,则可以有效抑制其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研究结论为上市公司低效率投资现象提供了一种解释,同时也为监管部门设计约束政府干预公司经营行为的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经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统计与信息论坛》2019,(2):114-121
现有文献较少从制度环境的角度探究公司股权控制的成因。为此,结合中国省际层面腐败数据和民营上市公司数据,利用多元回归分析以及工具变量方法,研究了地区腐败对股权控制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虽然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不因腐败程度的地区差异而显著变化,但其所有权随腐败加剧而显著降低,进而导致两权分离程度随腐败加剧而显著增加;终极控制人的股权控制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应对所处制度环境的一种理性选择。结论从公司治理的角度为反腐败政策的实施和深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前,有关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的文献比较丰富,但缺乏对民营上市公司的研究。鉴此,以沪深市场2007—2008年度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构建回归模型考察股权结构与关联交易之间的关系,其研究结果显示:民营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控制链层级对关联交易规模产生显著正影响;制度环境的改善能抑制终极控制人因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所引发的侵占动机;终极控制人为自然人时,对公司的侵害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12.
以中国上市公司中大股东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从机构持股时对大股东控制与盈余管理两者关系的影响这一视角出发,说明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以沪、深市A股上市公司2007年的满足研究要求的公司治理和财务数据为例,通过建立研究假设和研究模型进行实证验证。研究发现以6%为机构持股高低的分界点,机构持股比例高时,可以抑制大股东控制对会计盈余的操纵,起到积极股东的作用;当机构持股比例低时,则可以加剧大股东控制对会计盈余的操纵,起到消极股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书珍  俞军 《统计与决策》2016,(15):183-186
文章基于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结构方程以及回归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企业内部控制、融资和研发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高水平的内部控制对融资约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年轻的公司更具有创新的动力,非国有企业进行研发投资的积极性更高.用公司资本结构来衡量融资约束程度时,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内部控制可以缓解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的抑制效应,对小企业的缓解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4.
李伟  于洋 《统计研究》2012,29(10):52-58
本文基于终极产权论的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终极所有权结构进行了动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终极所有权高度集中,国家和私人是第一和第二大终极控制人,他们通过间接持股的方式实施对企业的最终控制。2004年以来,从数量上看,国家作为终极控制人持有的上市公司比例显著下降,私人控制的比重显著上升,但是从资产上看,绝大部分上市公司的资产由国家最终控制,私人最终控制的上市公司资产比重很小而且还在下降。  相似文献   

15.
内部控制不仅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调节机制,更在企业管理及治理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文章以59家上市公司的数据为资料研究内部控制环境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得出内部控制环境对权益资本成本负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董琪  董莉 《统计与决策》2023,(19):153-158
文章基于2016—2020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文本分析技术,以股票流动性作为资本市场的考量指标,分析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并以内部控制质量作为中介变量,检验其作用机理与路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为资本市场释放了利好信息,能提高股票流动性,该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路径分析结果显示,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内部控制质量提高了股票流动性。  相似文献   

17.
纪杰 《统计与决策》2005,(18):88-90
本文通过采用事件研究法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事件的超额收益率以及累计超额收益率的计算发现,实行管理层收购的上市公司存在着明显的累计超额收益率,股东财富效应显著,并结合现阶段管理层收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代理成本的资本结构理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基于代理成本的资本结构理论进行全面、系统地论述.主要论述了与资本结构相关的三个代理冲突第一类是股东和管理者间的冲突;第二类是股东和债权人间的冲突;第三类是与外部利益相关者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19.
王振全  黄彤华  谢安 《统计研究》2006,23(11):24-29
一、引言理论界关于资本控制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支持派认为基于以下原因发展中国家应实行资本管制[1]:(1)有助于克服短期资本流动剧烈变动引起的国际收支危机或汇率波动;(2)保证国内储蓄用于国内投资,防止外国拥有国内生产要素;(3)维护当局对本国金融活动、金融收入和金融财富的课税能力;(4)防止资本流动对经济稳定和结构改革方案产生不利影响。反对派关于资本控制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可概括为[2]:(1)使国内投资者失去了国外投资的机会;(2)影响工业结构;(3)造成经济扭曲;(4)造成资源禀赋迁移,或资本外逃。近30年的实践表明,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20.
刘圻  赵沪晓 《统计与决策》2022,(21):179-183
文章以2014—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考察员工持股计划对企业资本投资效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将显著改善企业资本投资不足,但对投资过度并未有显著改善。中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内部控制质量产生了部分中介效应,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将带来内部控制质量的提升,进而缓解企业资本投资不足的现象。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企业内部监督治理机制作用较弱时,员工持股计划能够弥补公司内部治理环境缺陷,缓解企业资本投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