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人们在伦理与国际事务中的行为的相关性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争论。这种争论在80年代日趋活跃,现在又因苏联和东欧的事变而变得更热烈了。在这个问题上有两类贬损者,一种人认为在伦理与外交政策之间根本不存在任何关系,另一种人认为,在国际事务中讲伦理道德,是一种矛盾修饰(如:残忍的仁慈)。然而,通过对国际关系现实的分析可以发现,上述看法是不加思索的。在国际关系当中,如  相似文献   

2.
章前明 《浙江学刊》2008,(1):110-115
本文探讨了布尔国际社会概念的本质、内涵和他研究国际社会方法的特点,指出这种强调共同规则和制度在国际关系中作用的研究方法,与侧重于国家权力或国际体系结构的现实主义的研究方法不同,它本质上是理性主义的.布尔对国际社会概念的主要因素、本质和方法的系统阐述,为我们理解国际关系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分析框架,但这种研究方法也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3.
杨扬 《太平洋学报》2012,20(7):26-34
对信任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初的社会学领域.信任理论自中国古代以来就有论述,但作为国际关系的分析框架则是冷战后的时代议题.本文以社会学的视角应用信任理论分析国际关系的现实,以信任理论的概念为起点,分析国际关系中信任的作用,以国际关系中信任理论的构成要素为核心,建立信任理论的基本框架,结合东亚区域合作的现状分析其制约因素——互信问题.  相似文献   

4.
王志 《国外社会科学》2023,(5):192-209+247
区域国别学成为一级学科后,学术界对区域国别学与国际关系学的融合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国际关系作为一门较为成熟的学科,科学化取向是其主要特征之一,这与秉承诠释路径的区域国别研究存在较大差别。尽管如此,区域国别学与国际关系学仍然存在融合的可能,因为社会科学理论建构的经验来源于特定时空,社会科学理论由此带有了文化属性,文化理论也就成为搭建国际关系学与区域国别学融合的重要桥梁。以区域国别研究思路为基础,通过总结欧洲、中国、俄罗斯的历史和文化特征可以发现,依托国际关系理论,提炼出工具理性、关系理性和荣誉理性概念,能够更好地解释大国的地区一体化政策。探讨区域国别学与国际关系学的融合,有助于促进国际关系理论创新并形成多元理论格局,也有助于提升区域国别研究的理论化程度。  相似文献   

5.
贺刚 《太平洋学报》2014,(12):36-46
在国际关系研究相继发生语言学、社会学和实践转向的背景下,本体性安全研究开始兴起。从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的思想中汲取营养的本体性安全研究,成为当前分析国家对外行为的主要切入点之一。本文系统梳理了本体性安全研究的发展路径,认为当前国际关系中的本体性安全研究议程主要有三大方向:身份与情感、话语战略与叙述以及民族主义。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本体性安全研究分析框架,以期能进一步推进该研究议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政治多元化在俄罗斯的推行和西方各种自由化思潮的进入,国际关系学的研究在俄罗斯也经历了痛苦而深刻的转型.在新的社会经济和历史文化条件下,俄罗斯国际关系学研究的基础结构和理论方法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探讨俄罗斯国际关系学研究的现状和动态,对于我们了解俄罗斯的对外政策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冷战结束和苏联崩溃已经引发了一场从根本上重新研究世界政治和美国对外政策的热潮。正在学者、实际工作者和政治家们中间展开的这场争论,包括两个相互联系但又有极大区别的分析层次:一个涉及国际关系的性质,另一个则与美国在这种国际关系中的作用相关。这种讨论已经提出了大量分析意见和方案,然而,伴随这样的政策争论还同时出现了对世界形势的错误理解,因此,重新思考一下冷战后国际关系的性质似乎尤为重要。如果不以  相似文献   

8.
对于国际关系,虽然在古代和中世纪就有人进行研究,但它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乃是晚近的事情。罗伯特·L.普法尔茨格拉夫、E.H.卡尔等人认为:“作为一个有组织的研究领域,国际关系直到二十世纪初才得到公认。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研究和讲授国际关系在美国以及其他一些国家被承认为具有独立性的研究领域。”应当说,美国政治学家对于国际关系形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在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中,关于国内政治及其对国际政治的影响等问题的研究方兴未艾。本文考察了国内外学者对国内政治概念的界定,并分析了现实主义、自由制度主义、建构主义等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国际政治因素。  相似文献   

10.
梁媚 《创新》2010,4(3):34-37
建构主义是国际关系理论当中一种比较新的理论,它不是单纯的政治学理论,而是同时吸收了许多学科的营养。建构主义关注文化和人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与中国和谐发展的理念有着很多的交集,比其他理论更适合中国国际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