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愈(768-824)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在广东也曾留下众多业绩。潮汕之韩江因他而命名。也曾被贬到当时“天下之穷处”阳山当县令。他在世时多有怀才不遇的境况。“马说”是他的一篇杂文,借千里马与伯乐来比喻与抨击当时掌权者不识人才、不尊重人才的病态。现录于后:“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养马者)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称也。”  相似文献   

2.
现实存在这么个问题:领导干部热衷于身体保健,精神却是“亚健康”,这是思想“保健”缺失留下的“后遗症”。作为“高危职业”的领导干部。思想“保健”。既是“防病”之策,也是政治韬略。古人讲“饱暖思淫欲”。近年来,面对多元的利益、多样的观念、多变的思想,沐浴庸俗、低俗、媚俗之风,少数领导干部面对诱惑就“气短”;见到金钱就“手软”:遇见美色就有“贼胆”。  相似文献   

3.
有官而无权,似平不可思议,然而历史上却有“无权之官”说。创此说的唐代韦澳是一位以为人公直著称的循吏,翰林学士出身。他不仅以“无权”自励,并以之励人。公元848年,他曾当面以“愿相公无权”的话劝谏将升任宰相的老上司周墀,使对方“愕然,不知所谓”。……  相似文献   

4.
晏子治齐留下了许多故事,其中有些对今天还是有意义的。出宰东阿,即是一例。 晏子第一次治东阿,用了三年时间,结果“毁闻于国,景公不悦”,被免去职务。在这种情况下,晏子请求复治东阿,又用了三年,结果“誉闻于国,景公悦,召而赏之。”晏子没有接受奖赏,他对景公说:“昔者婴之所以当诛者宜赏,今所以当赏者宜诛。”就是说“毁闻于国”是他的成功,“誉闻于国”是他的失败。景公问其故,晏子讲了下面一段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历史上,李渊无疑是个风云人物.这位一手开创大唐帝国的唐高祖,在给隋炀帝“打工”时便胸怀大志,不甘在隋末动荡的乱世中沉沦.他的不俗表现引起了隋炀帝的怀疑.为了自保,李渊只好把自己的“闪光点”藏起来,采取“自秽”的办法,大肆收受贿赂并沉湎于酒色.果然,隋炀帝对这个“贪财好色”的“无德无行”之徒放下心来,不但未以法纪来处分他,还将他提拔重用.  相似文献   

6.
现实存在这么个问题:领导干部热衷于身体保健,精神却是“亚健康”,这是思想“保健”缺失留下的“后遗症”.作为“高危职业”的领导干部,思想“保健”,既是“防病”之策,也是政治韬略. 古人讲“饱暖思淫欲”.近年来,面对多元的利益、多样的观念、多变的思想,沐浴庸俗、低俗、媚俗之风,少数领导干部面对诱惑就“气短”;见到金钱就“手软”;遇见美色就有“贼胆”.思想“保健”跟不上,难免会蜕化变质,原形毕现.  相似文献   

7.
才华横溢的陈布雷是国民党的“领袖文胆”和“总裁智囊”,素有国民党第一支笔之称。他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位很受关注且多有争议的人物。陈布雷为人谨慎,也非常熟悉为臣之道,对蒋介石或同僚恭敬有加,无盛气凌人之傲气。  相似文献   

8.
汉武帝刘彻聚集了一批“贤良文学”(西汉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之士,询访政治得失,商议革新政治的大计。董仲舒连续回答武帝的三个对策,就是历史有名的“天人三策”。涉及到当时的弊政时,他谈的主要是当官的不应与民争利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老好人”,是指那些遇事不辨是非、不讲原则、唯求和气、只思安顺的人。这样的人被孔子斥为“乡愿,德之贼也”,也就是败坏道德的窃贼。据说,历史上最早获得“老好人”称谓的是东汉末年的司马徽。此人无论别人说什么、怎么说,他都日之为“好”,因而获得了“好好先生”的称号。“老好人”之类的官员或干部,古即有之,今仍不绝。  相似文献   

10.
王世襄,著名学者、收藏家、文物鉴赏家,有“中国第一玩家”之称。与一般玩家不同的是,王世襄不但能玩,也能写,且玩物并研物。井市大俗的“雕虫小技”,到了他这儿玩成了大雅,玩出了文化,玩出了一门“世纪绝学”。王世襄擅长中国家具设计、技术和历史的研究,创造了独一无二的收藏,他的收藏使世界各地的博物馆、手工艺者和学者得到鼓舞。  相似文献   

11.
在曹操的众多智囊谋士中,郭嘉最年轻,而谋略最奇特,很受曹操的器重,誉为自己的“良臣奇佐”。他的智慧和谋略为曹操势力的发展和统一北方,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也为历史上的军事斗争、政治斗争艺术,留下了可供借鉴的、成功的“作品”,为古代智慧宝库增添了一颗明珠。  相似文献   

12.
阎长贵 《领导广角》2002,(10):47-47
晏婴是春秋时代的卓越政治家、思想家,一生力佐齐国三公(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能言善辩著称于世。他的道德人品为世人所称颂。司马迁说:“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何等敬佩之至!晏婴思想非常丰富,“和同观”就是他的一个重要观点。  相似文献   

13.
我们对陈独秀曾误解多年。一提到他的名字.就会不假思索地说,哦,他是个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前中共领导人。既然是“右倾”,单凭想象,他大概是个软弱无能、任人摆布、仰人鼻息、一身媚骨的人。但随着历史档案的解密、历史真相的披露,我们这才知道,他原来是一个特立独行、铁骨铮铮、光明磊落的硬汉子、伟丈夫。当然,人品是人品。错误归错误,不妨分而论之。  相似文献   

14.
茧丝绸是我国的传统产业,追溯起来已有近5000年的历史。湖北是我国桑蚕茧生产最适宜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茧丝绸业得到了长足发展。1995年,全省桑园面积发展到50余万亩,蚕茧产量达到45万担,创造了我省历史上最好的业绩。进入“九五”时期,由于国际丝绸调协变化,茧丝绸逐渐走向萎缩。作为省级唯一的蚕桑科研机构,湖北省农科院果茶蚕桑研究所面对市场多变的茧丝绸业,  相似文献   

15.
四战四败后,第五次创业他做出“今日头条”。人家靠编辑整理新闻,他偏让代码推荐新闻。作为程序员,张一鸣和一帮“码农”为“今日头条”写了上万行代码;作为CEO,他“发明”了一套工程师逻辑的公司运营规矩。  相似文献   

16.
《戏说乾隆》放映后,史学家担忧,怕观众分不清“戏说”与历史的界限。所以,我先向读者打招呼。本文讲乾隆惩贪,根据史实立论,不可看成“戏说”。 乾隆最恨贪官,惩办贪官,从不手软。他认为,“此等劣员,多留一日,则民多受一日之残,国多受一日之蠹”  相似文献   

17.
郭广阔 《领导科学》2013,(13):30-31
从55岁开始,孔子带着他的若干弟子历时13年,周游卫、曹、宋、郑、陈、蔡、楚等国,宣传自己的主张,希望君主能施以仁政,不要战争,留下一段彪炳千古的历史印迹。其实,在正式周游之前,他的足迹早已踏出鲁国国门:为了寻求"夏礼",他来到杞国,可惜这一次他失望而归,此时的杞国早已衰败不堪,哪儿还有"夏礼"?为了"问官",他又来到郯国,这次他满载而归,因为他遇到了一位才华和仁孝之德兼备的"良师"——郯国国君郯子,留下了一段孔子师郯子的千古佳话。  相似文献   

18.
“不战而胜”是中国古代战争理论的精华之一。这个思想,老子早有论述:“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老子·七十三章》)对这一思想表述最为明确的是孙子。他说:“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成都武侯祠有一副对联也反映了这一思想,上面写道:“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时则宽严皆失,后世治蜀应深思。”在中国历史上,成功运用这一思想获得胜利的实例很多。“不战”是注重“寂静战场”上的较量楚汉相争时,韩信破赵后,下一个目标是燕国。韩信向赵降将李左车问计。李左车说:经过对赵…  相似文献   

19.
“南京大屠杀”是侵华日军在68年前制造的一起血腥屠杀中国军民的罪恶事件。据不完全统计,集体屠杀中国军民19万余人,零散杀害居民仅收埋的尸体就达15万多具,蹂躏、残害妇女的暴力事件多达两万多起,被屠杀总数达30多万人。这场大屠杀,是日本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的。其手段之残忍,行为之野蛮,令人发指。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南京大屠杀”的罪恶历史事实,留给人们无穷的理性思考和深刻的历史警示。  相似文献   

20.
一位知名的民营企业家介绍他如何进行企业决策时,举了一个例子:他的企业经营各类产业。而各产业部的经理都有自己在经营这一行业的专长。在企业进行重大决策前都要请这些经理共同参与,如对桌处房产开发作可行性决策时,召开各部门的经理进行共同研究。作为企业的“一把手”事先不定调子,让分管其它行业的部门经理提出意见,然后请房产部负责人解答大家提出的疑惑,并对各位经理提出的而事先没有想到的内容进行补充完善。如果大家听后觉到可行。作为企业主要负责人就决定上。不行他就不上了,或者请房产部经理再使出第二套方案来讨论。结果这些决策取得成功。拿现时的话来说,该决策成功的经验是较好地贯彻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既有“民主”又有“集中”的权力实际上是由企业中分管这一产业最优秀的人来掌握,因为他们“懂行”。最有发言权,而作为企业的负责人的最后决策主要是听从这些“懂行”人的意见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