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翻译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翻译研究开始朝语篇层次拓展.衔接是构成语篇的重要条件,是为了实现语篇的连贯.从翻译的过程来看语法衔接在语篇翻译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衔接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语篇成分结构之间的关系。对《新视野英语教程》Ⅲ的课文《生活充满选择》进行语法衔接分析,可以给语言教学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语法衔接手段对语法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语法教学只是从词、短语、句子等角度来讲解 ,很少涉及篇章层次 ,因而对一些现象就不能加以解释。从篇章语言学的角度来看 ,衔接理论中语法衔接手段对语法教学具有独特作用 ,而省略和替代是两种主要的语法衔接手段  相似文献   

4.
零式指称是汉、英语篇中的共有现象,但汉语中的零式指称现象远比英语多,这主要是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的缘故。在英汉互译过程中,充分认识汉英的这一语言文化特点,了解二者之间的语言结构特征,以便用来指导翻译实践。增益法和省略法可作为英汉互译中处理零式指称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5.
由于不同语言在衔接手段上的差异,译者常常需要对原文的衔接手段进行转换与调整以符合译语的特点,这也是英汉互译过程中一个不可避免的难点。本文重点分析英汉语篇衔接手段中替代和省略手段使用的差异,并探讨语篇翻译中必要的转换规律。  相似文献   

6.
影视翻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影视翻译的重要性 ,呼吁翻译届对影视翻译的重视。作者概括了影视语言的五大特点和应遵循的原则与技巧。在坚持传统的“信 ,达 ,雅”翻译观的基础上 ,提出了影视翻译应以“达”(通顺 )为主 ,以译入语观众为目标的功能对等翻译论 ,以期为影视翻译提供一种新的理论视角和操作模式。  相似文献   

7.
翻译中的跨文化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 ,更是文化的传真。译者应当有强烈的文化意识 ,不仅熟悉两种语言 ,更熟悉两种文化 ,并在翻译中充分考虑两种文化的差异 ,让翻译真正促进文化的交流。本文运用大量的实例 ,从源语及目标语言的指称意义和语用意义入手 ,从语汇缺失及词义冲突等方面分析了文化差异翻译的影响 ,并指出译者应当有强烈的跨文化意识 ,努力扮演好文化使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8.
可及性是认识主体达到某一指称对象的难易程度。英汉指称形式存在共性,也有以下显著差异:英语中的代词和汉语中的零代词具有相同的可及性,而且汉语中处于主题位置上的代词和指示词语也具有高可及性;英语中的指示代词主要出现在中距离篇章语境中,是中可及性标示语,汉语中的中可及性标示语通常由宾语位置上的代词和指示词语充当;英汉语中,专有名词和有定描述语尽管同属于低可及性标示语,但仍存在差异。上述各方面差异,给英汉互译造成障碍,可通过分析其异质性表现来探索互译策略。  相似文献   

9.
结构衔接中的及物性结构、语气结构、主位结构和信息结构对翻译的成败有着微妙而重要的作用,如果译者对原文结构衔接特征认识不足,不能在目标语中做出适当调整,会直接导致译文连贯的不当,甚至缺失。从及物性结构的角度来看,要在保持原文小句及物性结构的同时根据目标语的特点,按照所述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重新调整小句顺序,真正实现译文的连贯;从语气结构的角度来看,不同小句的主语选择关系到整个段落的叙述节奏和主题刻画,值得译者仔细斟酌;从主位结构的角度来看,小句之间紧密的主位结构关系可以突出主题,是译文连贯的有力保障;从信息结构的角度来看,能够意识到两种语言在信息结构上潜在的差异,并适当调整译入语的信息结构,会有力保证译文连贯性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翻译是一种再创造。文学翻译使用的是一种具有美学功能的特殊的艺术语言。这种语言要通过译者生动而合理的想象 ,再现作者凭借创造性想象所表现出来的艺术世界 ,在译作读者和原作者之间架起一座沟通与理解的桥。文学翻译者作为原作有特定任务的读者 ,必须具备与作者同等的想象能力和描述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在阐述语篇衔接定义的基础上,以《新编大学英语》中的例句为例,分析了5种语篇衔接方式,即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重复。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中存在大量语义资源重复使用的现象,最典型的是代词的回指照应、以及李艳惠在《省略与成分缺失》一文中提到的三种谓词省略结构[1]。在类型逻辑语法框架下,基于Jger构造的LLC系统添加针对"省略槽"引入范畴的规则eI,再借助照应算子的回指搜索功能,不但能够处理一般的代词回指、VP回指现象,还能够推广刻画汉语的多动词单句和兼语句等现象,获得正确的语义解读。可以证明,添加对应eI规则的公理的新系统在特定框架模型下是可靠并且完全的。  相似文献   

13.
诸如"话题""焦点"和"话语指称物的认知状态",这些归属于信息结构的范畴,在某种意义上与已知和未知信息的分布相关。有些信息结构特性可用语法限定来解释,而另一些可归因于对信息被加工和传达的方式的非语法限定。已知—未知信息有两个不同意义:指称性意义和关系性意义。有些现象,不管是指称意义还是关系意义,必须在语法中得到解释,而另一些现象则是不一定被表征于语法中的语用效果,因其为语言系统与制约交际中推理过程的一般语用原则的相互作用所引起。  相似文献   

14.
略论格语法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语言学家Charles J.Fillmore提出的格语法理论认为:一个句子由动词或具有动词性质的形容词或名词(verbal forces)以及动词的格构成,且动词与其格的关系是相互依附、相互制约的。翻译家Peter Newmark据此提出,如果要分析和翻译一个句子,首先要找出源语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动词或verbal forces,并理解该动词与其格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然后再按目的语中的动词及其各格的语序规则来翻译。运用Newmark的格语法翻译理论探讨了科技英语翻译过程中对verbal forces及格省略现象的处理方法,认为verbal forces宜译为汉语动词,而原文中省略的格宜进行适当的语法及语义补充,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在语际间准确传递科技信息。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反映汉语特点的零式指称在英汉互译过程中的变化情况,为翻译实践活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语篇是翻译的基本单位。构建语篇的两个重要标准是衔接性与连贯性。随着语言研究的重心从句子转移到整个语篇,翻译实践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进而使得译者意识到要对原文有一个较好的理解,就必须将原文语篇看作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以语篇分析理论为翻译过程中的基本立足点,从语篇的衔接性与连贯性两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才能抓住原文的精髓以及作者的真正意图,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写作风格、言外之意,最终达到准确再现原文语篇交际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概念语法隐喻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本文从概念语法隐喻的视角出发,通过原文及其译文的对比分析,讨论了概念语法隐喻对文学语篇英汉翻译的启示,同时,结合张谷若所译的《德伯家的苔丝》对此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概念语法隐喻对文学翻译有重要的启示:直译不顺时,译者宜借用概念语法隐喻手段,进行"去隐喻化"处理,在具体的翻译策略中体现为词类转换、信息的增加、视角的转换。  相似文献   

18.
略论格语法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语言学家Charles J.Fillmore提出的格语法理论认为:一个句子由动词或具有功词性质的形容词或名词(verbal forces)以及动词的格构成,且动词与其格的关系是相互依附、相互制约的。翻译家Peter Newmark据此提出,如果要分析和翻译一个句子,首先要找出源语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动词或verbal forces,并理解该动词与其格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然后再按目的语中的动词及其各格的语存规则来翻译。运用Newmark的格语法翻译理论探讨了科技英语翻译过程中对verbal forces及格省略现象的处理方法,认为verbal forces宜译为汉语动词,而原文中省略的格宜进行适当的语法及语义补充,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在语际间准确传递科技信息。  相似文献   

19.
英汉省略对比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英汉省略在类别和功能上具有很大相似性,而在实际运用中差异较大,这在《骆驼祥子》和Pride and Preju-dice及其译文中表现突出。省略在英汉互译中主要通过保留、增删及补充等手段得以在译文中实现有效转换。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