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弗洛伊德所开启的心理分析运动对当代哲学诠释学有着深远的影响,法国哲学家利科对弗洛伊德的思想进行了一种哲学式的研究,通过对意识与无意识之间关系的考察与探究,既提供了前进与回溯的诠释学,又展示了欲望语义学,并在此基础上,将心理分析的诠释学思想运用到文化阐释之中,发展了一种文化诠释学,可以说,所有这些探索不但是弗洛伊德对当代哲学的启示,而且也是利科对当代诠释学的主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解释冲突的公断(Ⅰ)——论利科对当代诠释学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当代诠释学领域中,各种诠释学理论相互冲突,方法论与存在论之间的冲突就是其中之一。利科立足西方哲学传统,通过现象学、语义学与反思环节,对诠释学方法论与存在论之间的关系做出了公断,解答了解释的冲突。  相似文献   

3.
西方文学诠释学的发展经历了三次转向,文学批评对文本理解和意义追寻的行动乃是造成诠释学领域作者、文本和读者间关系变动不居的原因所在。所发生的从传统诠释学向现代哲学诠释学的转变,实则是文本意义从单一走向多元的流变过程。当代法国思想家利科的诠释学思想,则为文学批评基于文本与存在的关联走向读者的自我理解提供了一个务实的可能性空间。  相似文献   

4.
反思与本文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阐明利科反思概念与传统哲学反思概念区别的基础上,探讨了利科反思概念在其解释学中的地位,指出利科的解释哲学就是反思哲学.文章还说明了利科一开始曾以含有字面与隐含双重意义的“象征”作为其解释学的对象,但这样会导致“解释的冲突”,所以,利科后来以本文作为其解释学的对象.利科的本文解释理论既摆脱了伽达默尔的语言中心主义,又不同于德里达主张的非中心论,转到了“本文中心”.但利科解释学仍然面临着理解的普遍有效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当代诠释学领域中,各种诠释学理论相互冲突,前进的解释与回溯的解释之间的冲突就是其中之一。利科以其独特的视角对黑格尔与弗洛伊德所主张的不同解释方式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前进的解释与回溯的解释之间的关系做出了公断,解答了解释的冲突。  相似文献   

6.
文本诠释学是保罗·利科构建其诠释学理论体系进程中一个成熟而具有建设性的阶段。他提出了一系列概念,诸如间距化、归己化、文本世界、诠释学之虹等,其中有些概念是在已有基础上加以改造而成,另一些则是利科的独创,成为其诠释学理论大厦的重要支柱。通过这些概念,利科不仅对诠释学传统疑难问题进行梳理与澄清,逐步完善了文本诠释学理论,并把文本诠释视为一种范式,试图呈现文本诠释在方法论层面上的作用,把诠释学理论推广到其他领域。  相似文献   

7.
先验诠释学将交往共同体与语言交往的先天性视为知识的前提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互补关系的前提.它所寻求的规范性与沟通性不仅看到了在当代社会理论中诠释学路径的不充分性与因果说明的局限性,并且试图超越哲学诠释学社会科学观研究中的客观性与相对性,实现其诠释与科学理论的结合,以达到拓宽认识论与改造哲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诠释学是关于人的理解问题的哲学理论,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当代诠释学分两个阶段逐渐完成了从一般解释学向存在诠释学和实践诠释学的转向,极大地影响了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发展中的当代诠释学具有明显的语言转向痕迹,秉持了历史主义的许多特质,应承了实践哲学的发展研究,实现了跨学科的长足进步。对于中国诠释学研究而言,当代诠释学的发展在其理论建构、方法选择、论题领域等多个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近代哲学对于诠释学的关注从阿斯特的经典诠释学开始上升到一种专业哲学的高度,从而奠定了诠释学哲学发展的基础。诠释学哲学历经马赫、狄尔泰、海德格尔、伽达默尔逐渐逼近哲学的核心领域。而当代诠释学的实践转向应被视为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它使诠释学从方法论、本体论的语境中又转换出了一种新的视野。诠释学的实践转向是从方法论、本体论维度对诠释学的理解转向了人的实践能力,这种能力的实践要求包含着人的自然能力的施展、真正灵活运用知识以及把科学和生活相联结起来的能力。在这个意义上,诠释学真正达到了一种人的哲学的高度,它是人对于自己以及这个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它是人的实践能力本身,这也是诠释学实践转向的最根本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0.
哲学诠释学将海德格尔的世界发展为传统,将人类活动分为以使用为目的和不以使用为目的两种,艺术活动是不以使用为目的的人类活动。艺术经验是艺术的本质,是真理和传统变化的根本动力。艺术作品的力量,构成了哲学诠释学艺术经验理论的难点,语言与诗在本质上的含混性,使得艺术经验理论在艺术创作问题上陷入了神秘性沼泽。对开端处和形而上学的迷信,也构成了哲学诠释学艺术经验理论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