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场域理论作为布尔迪厄社会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展示着相对自主的领域内部鲜为人知的力量对比和竞争变化。它作为一种分析工具,不仅代表着事物内部自主性的延伸追求,还在外来因素的制约面前极尽圆滑的维持着自身的游戏规则,即使是在当今的传媒时代,仍然发挥着个体与体制运作的中介作用,且并不具有情感色彩。大众传媒的时代,文学权力的话语被新兴媒介不断的加工与复制,成为权威华丽的扬声器。究其原因,实乃场域内部权力争夺的游戏规则运作所致,而当宏观地截取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视角时,便可以看到,传媒时代赋予大众媒介的话语权正在日益膨胀,而其所呈现的略带霸道的媚俗性话语也有待展开进一步的祛魅工作。 相似文献
2.
裴等华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7):122-124
媒介文化可影响甚至改变人们已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译者作为文化传播的"桥梁",承担着引进外来文化和保护本民族文化的双重责任,因此,提高译者的媒介素养就显得格外重要。在传播学和翻译学理论基础上,从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信息等媒介素养的四个要素探讨了提高译者媒介素养的途径,并指出了提高译者媒介素养对正确传播外来文化和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媒介批评的主要方法是思维方法,它具有高屋建瓴的导向意义。结构主义方法和系统方法作为媒介批评的两种基本方法,表现为分解与综合的关系,它们对于指导我们进行科学的媒介批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从内涵、意义、规则等多方面分析了二者的异同,以期通过对比观照两种方法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在教师的教育工作中 ,恰当的批评可以激励人、教育人 ,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批评的结果与预期的目的不相符。其原因是批评的方式、方面不恰当 ,从而引起被批评者的逆反心理。如果批评中注意批评内容与批评过程两个方面就能形成正确有效的批评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电视剧批评的发展,批评家需要加强对于媒介伦理的关注.在媒介商业化背景下坚守创新并实现对人的关怀,是中国电视剧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电视剧应该引领民族文化的现代建构,电视剧批评也应该成为社会文化生活的“守望者”. 相似文献
6.
王一川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6)
当前艺术批评出现传统媒体艺术批评、新兴媒体艺术批评和学术型艺术批评三分天下这一新格局。学术型艺术批评要在两面夹击中突围,就需推进自身的学术自觉,即心灵文化自觉、艺术史自觉、艺术思想自觉以及学术个性自觉。在艺术批评发生分化的当前,做好学术型艺术批评自己或许正是要务。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媒介批评"概念主要有三种语境,一是"社会文化批评"的语境,它关注媒介的社会意义和文化蕴含,突出对媒介文化的一种批判和反思;二是"新闻传媒评论"的语境,它主要来自传统新闻学的思想,突出对与媒介相关的新闻理论和业务问题的批评反思;三是"报刊批评与报刊审读"的语境,在当下主要与第二种语境形成勾连,对新闻审读、媒介管理、媒介监督等问题比较关注。 相似文献
8.
艺术学由艺术理论、艺术史和艺术批评学构成。艺术批评学又应包括艺术批评原理、艺术批评史和门类艺术批评研究。艺术批评原理尚属空白有其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能进入各门类艺术本体批评的"通才"匮乏;艺术学基础理论原创范畴匮乏;艺术批评价值体系匮乏;艺术批评思想性、科学性追求匮乏。艺术批评原理是艺术批评实务的思想基础,是艺术批评学的核心。 相似文献
9.
10.
论艺术媒介的嬗变与艺术生产方式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媒介不仅是现代艺术生产力的体现,也是现代艺术生产关系的建构者,因此,一个时代的艺术媒介从根本上建构了与之相适应的人类艺术生产方式。人类的艺术媒介经历了口传、印刷、电子三个时期,人类艺术的生产方式也相应经历了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三个时期。艺术生产方式的变化无疑改变了艺术表征符号、艺术形态及艺术精神,从而使人类的艺术观发生根本性变化。 相似文献
11.
微博作为重要的媒介社交平台,在后现代思潮影响下,呈现出很多后现代的特征,娱乐化即是一个典型表现,对社会和文化都造成了显著的影响。媒介批评是分析媒介现象的有力工具,也为分析微博娱乐化提供了清醒辩证的视角。以媒介批判为手段和工具,分析后现代主义背景下微博娱乐化产生的原因,并从本体维度、心理维度、商业维度,对微博娱乐化进行辩证批评。 相似文献
12.
论科学传播受众的网络时代特征——基于布尔迪厄场域理论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时代的到来,为科学传播的发展提供了比以往更具革命性的媒介,作为科学传播的对象及最终目的的"受众",具有明显不同于前网络时代的特征,超越主客观二元对立的布尔迪厄场域理论为我们分析受众这一特征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3.
艺术媒介是连接艺术家与欣赏者、艺术生产与艺术接受、艺术品与世界的中介环节。作为艺术的核心要素,媒介与艺术家、欣赏者、世界和艺术品一起建构了艺术实践与艺术研究的坐标。在图像转向与跨媒介转向的双重文化语境中,艺术的跨媒介性研究破除了作品本位与文学中心论,不仅拓展了艺术学理论的研究领域,而且有效地阐释了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共通性,实现了方法论上的跨学科融合,为艺术学理论的跨媒介建构提供了合法性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西方媒介批评理论中,有四个代表性阶段和人物尤其重要。“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传播思想是媒介批评的理论源头;电子时代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体现出乐观精神和技术论倾向;“后现代”对现代性的反思批判成为“后现代”语境下媒介批评的特殊视角;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媒介批评更加丰富,传媒应如何应对多元文化的交流和挑战成为焦点。这四个阶段的媒介批评理论有着一些共同的精神与传统,并体现出一定的逻辑联系和发展脉络。它们为媒介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以参照的理论背景和原则立场。 相似文献
16.
艺术的命运与现代媒介技术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人类情感交流方式的艺术,不仅深受社会的经济、政治状况和人们的心理欲求的影响,同时也与媒介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尤其是进入现代社会以后,急剧的媒介技术更迭,使得艺术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当代电子媒介格格不入的艺术,其惯常的命运就是越来越处于边缘地位,或者是变成一种精致的符号,在张扬自己的高调雅致品格的同时,削弱了自己介入生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利奥塔的写作中,“图形”(figural)一词是其文化哲学、政治哲学和崇高美学的核心概念。“图形”是其后现代哲学的起点之一,是撬动西方传统理性哲学、解构绝对同一性逻辑的支点,更是其以“事件”“时间”“差异”“异识”等概念构建的后现代主义理论矩阵的结点。利奥塔的“图形”理论还拥有一种能够在当代艺术的创作、策展、评论与历史书写中屡被激发的潜能,是其艺术批评写作的支撑,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艺术语境下接合(articulate)哲学与艺术的代表性概念,对这个概念与理论的研究,将会释放艺术批评的潜藏潜能,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出身文学而从事传播学研究的麦克卢汉,同时关注文学和艺术。在考察20世纪60年代发生的艺术危机后,他提出,艺术的危机至少出现过两次:第一次是文字的出现和印刷技术的发明,带来口传艺术样式的危机;第二次是电子时代的出现,带来印刷文化以及与之相应的艺术样式的危机。与同时代的很多学者对艺术危机持悲观态度不同,麦克卢汉认为,艺术形式的变迁是媒介更替的必然结果。在电子时代,虽然传统艺术样式走向黄昏,但将会产生新的艺术样式,并有助于人们与新媒介塑造的新环境建立关系。 相似文献
19.
艺术批评是伴随着艺术的产生而产生的。它既是连接艺术家和艺术接受者的一座桥梁,也是连接艺术作品和艺术理论的一座桥梁。在当代中国,艺术批评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进,人们在关注艺术批评功能的同时,也开始强调艺术批评者的社会责任。本文拟从上述两个角度谈谈对当代中国艺术批评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艺术生产论"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指明了艺术批评的生产属性,这是艺术批评生产属性的逻辑起点。沿着马克思的思路,西方艺术批评生产理论史涵盖了艺术技巧、艺术生产过程、艺术生产方式、艺术生产关系等艺术批评的各个环节。中国艺术批评理论建构要以马克思生产理论为指导,借鉴西方艺术生产经验,解决学科本位问题,把握艺术批评的主体立场和价值取向,创新艺术批评的阐释模式和话语系统,增强艺术批评实践性和生产性,形成开放、独立的艺术批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