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企业生态伦理观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映。从资本主义社会自由企业的产生一直到20世纪上半叶,很少有人关注企业的生态伦理责任。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革命的推动,当代企业的生态伦理理念出现了新的走向:越来越强调企业的生态责任;构建生态伦理与人际伦理并重的价值体系;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目标;培育生态型企业;企业生态伦理管理走向规范化。当代企业生态伦理实现的基本方法,一是加强价值观管理,二是建立伦理管理的践行机制。  相似文献   

2.
当今人类社会正逐步告别传统经济时代,迈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新时代。生态伦理为生态经济时代的到来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和思想基础。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而理论最完备、思想最深刻、影响最广泛和最深远的应属儒家、道家学说。儒家和道家学说都蕴涵丰富的生态伦理哲学思想,可以为生态文明及企业生态伦理的建设提供思想资源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政府作为公共权力部门,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承担着主导者、推动者、监督者和协调者的角色责任。同时,政府作为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一大主体,又是生态环境的直接管理者,承担着保护生态的责任与义务,政府主体对这些责任的发挥直接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效果。因此,政府主体如何肩负起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具有的责任,解决好目前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建设好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4.
企业生态责任生成的内在逻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传统观念认为,企业的本质是经济性或社会性,其道德责任是为企业主和股东谋取经济利益,或为社会谋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尽管当今人们也提出企业应该承担生态责任,但是对于企业为什么应该为保护自然环境做出道德承诺,却不能从哲学高度加以合法性证明.因为企业对生态责任的道德承诺与其经济本性和社会本性存在着内在紧张,由企业的经济本质和社会本质并不能推论出企业必然担负生态责任.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在于重新认识企业的本质,在承认企业拥有经济本性和社会本性的同时,也承认企业拥有生态本性.一旦企业的生态本质被确证,其生态责任就合乎逻辑地从企业生态本质中生成出来,保护自然环境便成为企业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5.
责任是对承担一定角色的人所应当担负的任务、职责、使命等方面的规定。责任伦理即是从伦理学的视角来对人的行为及其后果进行道德评判、价值指引,以此说明人要对其行为及其后果担当相应的责任,实现应有的道德价值。本文从社会、个人、自然三个维度分析了大学生责任的伦理要求。就社会维度来说,大学生应当关心国事、民生和家庭;就个人维度来说,大学生应当关爱自身;就自然维度来说,大学生应当关心自然。  相似文献   

6.
如何指导和具体实施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是理论界、政府和企业共同关注的命题。当前学术界对"企业应当承担社会责任"这一议题研究较多,且已基本达成共识,而对"企业如何承担社会责任"这一核心问题的研究却未能取得进展,基于此,本文先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内涵分析入手,继而通过借鉴组织合法性研究的思想,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机制的构建思路,并提出了具体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7.
毋庸置疑,科学家应该对社会承担相应的道德责任(或伦理责任),但这种承担是有限度的。科学家究竟怎么承担或如何承担某种有限的道德责任,面临诸多困境。例如,追求学术自由与限制某些具有潜在危险应用的科学研究之困境;科学家角色与公民角色冲突之困境;科学及其副产品技术以及政治等的不确定性引起的困境;利害相间、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冲突,使得科学家难以作出中止具有危险性科学研究的决定;科学家在政治上的不成熟,造成了抉择的困境等等。要化解这些困境,必须增强科学家应有的对社会的道德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加强各种制度保障,用制度规范科学家的社会行为和科学的技术应用;事先对科学的技术应用进行评估,以减少风险;同时,科学家要如实公开相关信息,提交公众讨论。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中叶以来的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是人类对自身行为的检省以及对自身存在境遇的反思。对人类生存境遇的关注、对全球问题的关切、对人类共同困境的忧思,使二者在表现出巨大理论分歧的同时又体现出了相当的兼容性。而在现实层面,全人类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纠结、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生态与政治的纠葛,使生态伦理遭遇无法突破的现实瓶颈。寻求生态问题上的道德共识,依托生态道德的传统资源,确立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是生态伦理的可能出路。  相似文献   

9.
企业作为经济领域的主体,应当改变其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肇事者的身份,在享有利用和处置社会共有自然资源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起应有的生态责任,这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也是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培育企业的生态责任,不仅需要社会施以经济、法律等外在的强制力,也需要通过企业生态文化建设形成内在的动力.  相似文献   

10.
非营利组织:有效促进企业履行社会公益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支持公益事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而非营利组织作为第三部门在推动企业履行社会公益责任方面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有效发挥其作用必须采取以下对策和措施:加强非营利组织内部治理和社会公信力的建设;发展慈善组织,规范慈善行为;非营利组织应加强对企业公益和富人慈善家的宣传;企业应履行社会公益责任,加强与非营利组织的合作。  相似文献   

11.
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是一种司法权力,其存在有其深层的必然性,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正当行使能产生善的结果,不当行使则会带来恶的影响。因此,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时,必须受到法律的规制和相应的伦理机制制约。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然而,伴随城镇化发展,我国城镇生态环境问题层出不穷,而生态环境问题是城镇化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阻碍,必须及时有效地加以解决,方能实现城镇化的永续发展。政府作为公共权力机关,有能力、有义务在城镇化进程中履行生态责任。政府通过经济、行政和法律等手段对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进行预防和治理,落实生态责任,以此解决城镇化进程中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促进城镇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以改善民生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和生态宜居城市建设;逐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由此可见,城镇化进程中政府履行生态责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构建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劳动工资增长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工资增长机制,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制度体系及其监督保障机制,二是建立依托于工资集体协商的劳动工资共同决定机制。这种双重机制是目前我国推行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进程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负有一定社会责任的经济组织,要在合法取得利润的前提下,切实保障企业员工的工资并使其随企业发展和利润的增长而增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维护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或为社会服务,这对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以及对构建和谐社会,都将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公司捐赠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勇  崔开云 《东南学术》2004,(5):119-125
这些年来,有关非政府组织的问题正逐渐引起学界的关注。其中,资源不足正日益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而问题的形成与其社会合法性不足密切相关。其中公司捐赠不足已成为非政府组织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限制因素,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又是多方面的。有鉴于此,本文将分别从工商界本身、政府部门、非政府部门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等多角度对公司捐赠不足的原因展开分析,以期寻找到合适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代孕技术引起的伦理和法律困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孕技术是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中最有争议的问题,它给许多不孕不育夫妇带来希望,但同时也进入了伦理和法律的困境。其主要集中在:代孕是否会导致传统家庭模式解体?代孕是否会导致商业性代孕合法化?委托代孕女性是否享有生育权?代孕是否侵犯了代孕女性的身体权?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将会为代孕的实施打开方便之门。  相似文献   

16.
“用正当的方式满足合理需要”是带有普遍性的管理和对待人的正义原则,其判断标准在于是否有利于促进生命发展,体现了当代正义论对人的平等尊严的维护,也由此确立了每个人的道德责任与义务.其客体在本文主要指每个公民,主体可以是国家、社会机构(特别是学校)、官员、教师、家长以及所有公民.它要求:不压制合理需要;用理性和规范限制不合理需要;通过自身努力满足合理需要等方面.而从教育的角度来看,纠正不合理需要,培育和提升人的需要境界,培养满足需要的可行能力也是应有之意.在达成这一原则的过程中公民的责任感也得到了培养.  相似文献   

17.
企业社会责任的治理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既是历史的产物,又处于与时俱进的演绎中。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的约束和监督机制的基本要旨在于,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构建和理顺企业、社会和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应该建立和完善政府在企业社会责任治理中的制度安排、社会在企业社会责任治理中的制度安排和企业社会责任治理的自身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发展模式的不断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社会责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单个企业组织为主体进行的社会责任研究已经难以解决一些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从行业生态系统的视角对企业社会责任重新进行审视,可以发现影响企业履责效率的三点因素:中庸思想、信息失衡和道德失范。为此,可以从动力驱动、沟通互动和约束激励三方面提升企业履责效率,为实现企业间社会责任的良性互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9.
企业伦理文化:现代企业发展的精神素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秦 《学术探索》2002,(3):136-138
从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发展的历史过程看 ,严格的规章制度、利润指标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企业成功的贡献作用 ,渐渐地让位于企业拥有的价值观、哲学信念。与之相应的 ,以科学、制度为主要手段的管理方式发展为以文化为整合力量 ,并对管理的全过程进行影响、支配和塑造的全新的管理模式。企业文化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其最核心的伦理文化是企业在新世纪应对伦理经营时代来临 ,增强竞争力、振兴国家经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后现代语境下伦理主体的审美化倾向,是启蒙时代以来以理性奠基的规范性伦理主体趋于消解的必然后果,具体表现为:伦理主体由规范性向创生性、由单一性向多面性、由形上追求向在身体体验的转变。后现代伦理主体的审美化倾向为伦理学的开放性建构与主体自由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因此有其积极意义。然而,当代西方消费主义文化疾风劲吹,使得伦理主体的审美化在获得日常践行方式、催生出消费时代自得其乐的"美学人"的同时,也将这一倾向的合理性异化为消费时代的现实困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