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13年1月菲律宾单方面请求海牙常设仲裁庭,针对中菲在南中国海的海洋管辖权争端作出仲裁,日前不少国际政治观察家认为,海牙常设仲裁庭将在近期宣布所谓的“仲裁结果”。 相似文献
2.
冷战时期美苏博弈中东石油及其现实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先林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7(6):48-52
冷战期间 ,美国和原苏联展开了对中东石油的博弈。 2 0世纪 6 0~ 70年代 ,苏联打入美国中东石油势力范围 ,但未能动摇美国石油财团的优势地位 ;“两伊战争”期间 ,美苏不同程度地对战争施加影响 ,美国不仅遏制住“两伊”争霸海湾的企图 ,而且通过压低油价的战略从经济上拖垮了苏联 ;2 0世纪 90年代初 ,美国借助海湾战争和苏联的解体最终实现了中东石油霸权。回顾和反思美苏争霸中东石油的过程与结局 ,能够获得有关中国石油安全的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3.
南海问题事关中国核心利益,需通过当事方直接友好协商加以妥善解决.美国是南海问题最重要的非当事方,基于全球霸权考虑,挑弄是非,我宜对此有清醒认识,全盘谋划,冷静面对,构建和平、宽松的外部发展环境,切实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权益. 相似文献
4.
5.
温荣刚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99-104
二战结束以后,美国便着手重新返回菲律宾。与之同时,菲律宾亦有自己的政治诉求。冷战开始后,美国将菲律宾纳入冷战轨道,既有NSCS4/2号文件这样的纲领性文件,又有具体的推行计划,使菲律宾成为美国在东南亚地区实施遏制战略的前沿阵地。 相似文献
6.
黄鹂鹂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18(1):61-63
由于历史、地理、民族及宗教的原因,菲律宾是马来、西班牙、穆斯林三种文化的继承者、结合者,菲律宾的音乐文化也呈现出了十分独特的一面。菲律宾的音乐教育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的都有一套独特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舒先林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8(2):74-78
冷战后,一些大国不顾美国霸权的威慑,竞相加入到争夺中东石油的行列。美国为了阻止其他大国获得中东石油支配权和萨达姆政权以“石油牌”抵抗制裁,发动了伊拉克战争。尽管美国与其盟国在中东石油利益上存在着竞争甚至冲突,但是有着共同的一致性利益。考察冷战后美国与世界其他大国中东石油之争及其互动关系,对于中国实施石油安全国际化战略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姚莹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30-38
作为南海争端的声索国之一,菲律宾与中国之间的矛盾相对比较突出。为侵占中国岛礁、突破“九段线”的限制从而扩大管辖海域的范围,菲律宾近期动作不断。论题拟从分析南海成为困扰中菲两国关系症结的原因人手,归纳、分析菲律宾一系列政策选择的内容及目的,最后尝试找出破解中国所面临的南海困局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菲律宾外国投资法律体系、管理外国投资的机构、外国投资企业设立的有关规定和享有的优惠措施作了研究,并阐述了菲律宾外国投资法对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34-39
美国的政治文化深刻地影响美国的外交政策。这规定着美国的南海政策与政治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美国的政治文化是南海政策形成与发展的精神动力,规定了其南海政策手段的实用性,掩盖了美国南海政策的目标。所以,美国政治文化在更深层次上决定着美国南海政策的实质,从而对美国的南海政策具有更为深刻和长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吴海勇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5):8-12
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先后处于世界"冷战"、"后冷战"时代。中国审时度势,锐意改革进取,既为世界冷战的终结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同时也发展壮大国力,摒弃了旧有的"中国模式"理论话语。中国式改革使自己摆脱了苏东剧变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由此也兴起了有关"中国模式"的初步探讨。尽管在"后冷战"时代,西方国家"冷战思维"阴魂不散,"中国模式"论的兴起仍凸显世界融解的信息。其与中国威胁论的交错杂糅,又凸显了国际背景的复杂艰辛。有鉴于此,中国学者有关"中国模式"的探讨更应注重与海外的学术博弈。 相似文献
12.
13.
将海南建成我国南海油气开发基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认为,南海油气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加快南海油气资源的开发,不仅是海南再创新经济增长点的需要,更是捍卫国家海洋权益的需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扩大开放、加大开发力度、逐步推进和琼台合作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白建才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66(1):43-49,127
隐蔽行动战略是冷战期间美国对外实施的主要战略之一.作为美国全球战略的一部分,冷战期间美国为了遏制所谓中国共产主义的扩张,对中国西藏也实施了这一战略,并表现出三个明显的特点,即:持续时间长;以隐蔽政治战和准军事行动为主,辅之以隐蔽的宣传战;与印度情报机构进行了密切合作,并力图使西藏问题国际化.这一战略行动虽以失败告终,但也给中国留下了棘手的后患. 相似文献
15.
张尔升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24(4):7-10,99
在世界各国日益重视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我国开发南海资源势在必行。然而,南海资源的开发涉及方方面面的复杂问题,必须进行合作开发。鉴于南海资源开发的特殊性,其合作模式应具有多样性,如投融资、风险分摊、区域战略、政府层面等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6.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国家利益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因而观察某一时期一个国家的外交战略是否维护了其国家利益,一个重要的观察指标应是国家利益客观性与主观性是否一致。通过研究冷战期间中国国家利益及其与当时外交战略的关系,从而认识评价当时外交政策的成功经验,以达到为建构当前中国的国家利益提供重要的参考目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郭渊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28(3):1-6
国民政府收复南海诸岛后,在正式出版的地图上于南海海域周围标绘了一条断续线,从政府层面上宣示了对南海诸岛的主权。断续线的产生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而国民政府对南海岛礁的命名及有关舆图的绘制,是在多次商讨并考虑到当时国内外形势的审慎举措。通过对这一历史过程的考察,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南海断续线涵义的认识,也有利于当前我国捍卫南海诸岛主权的斗争。 相似文献
18.
侯松涛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1):121-130
在图像史视角下的观察中,《人民画报》冷战四十年的台湾图像,以可视性历史的形式,一方面呈现了冷战时代两极宣传对战的典型样征,另一方面,也隐含着中国大陆方面致力于摆脱冷战思维,形成理性基础上的涉台宣传取向,引导大陆民众客观认知台湾。对冷战时代宣传战的评判,需要从冷战到后冷战时代长时段进行观察。在跳脱冷战思维的前提下形成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应该是双方甚至多方努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围绕当今世界的两大趋势和发展走向 ,透析了冷战后中美关系的基本特点 ,以及影响和推动中美关系发展的限制因素和支持因素。指出这两种因素的互动结果造成了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不稳定性和矛盾性 ,从而揭示了冷战后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