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它有特定的含义。文章总结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探索过程,并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起,最,是我党制定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它的确立,标志着我们党在对社会主义理论认识上取得了新的突破,不仅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本文主要对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必然性,意义以及如何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尽早实现由旧体制向新体制过渡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在许多方面有重大突破和创新。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这一理论作了深入具体的考察和阐释:1.它提出中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社会阶段划分的理论;2.它突破了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完全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3.它提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要利用国家资本主义这种经济形式,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关于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4.它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和内在要求,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关于社会主义要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它坚持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否定和纠正了片面地按照所有制形式来区别姓“社”、姓“资”的错误倾向。它坚持了在会主义经济必须建立在生产社会化的物质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原理,抛弃了商品生产、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异己事物的传统观念,为把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的伟大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首次提出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虽然它具备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但仍渗透有旧社会的痕迹,表现尚不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就是在此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并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6.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断的形成及意义,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该文认为,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正确分析国情得出的科学论断。十五大重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政治重要性,它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需要,是对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立论基础的理论、方针、实践作出评价的需要,是面对改革攻坚和开创新局面艰巨任务,解惑释疑,统一思想的需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概念,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思想的继承和创新,它解决了20世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遇到的世纪性难题,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和理论基础,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它将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复杂的工程。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时代特色、中国特色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三方面阐述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文章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和平与发展时代的社会主义,是新技术革命与新工业革命时代的社会主义,是东亚崛起时代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对时代挑战的回应中形成的,洋溢着时代的精神。邓小平社会主义理论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强调从中国实际国情出发,探寻切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社会主义,它包含着理论上的三大突破,这三大突破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达到了当代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发展要求看,从我们党所面临的新的时代环境和历史任务看,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看,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其客观的必然性。这种必然性体现在: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需要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0.
科学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在的理论品质。本文从历史、理论与现实三个维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性进行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性从历史维度看,体现在它是我党意识形态建设探索的必然结果;从理论维度看,体现在它是内涵丰富、结构严密、特征鲜明的理论体系;从现实维度看,体现在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精神旗帜。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是阐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产生、发展、特点及规律的科学。它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两个阶段;其内容包含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辛亥革命和民国时期非社会主义的现代经济理论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值得学术理论界认真而深入地研究,而认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不值得研究,或研究为时尚早的观点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本质,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最深层次的概念,它回答的是“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核心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明确使用社会主义本质这一概念,但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做过论述。邓小平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首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并做出界定,为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以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探讨社会主义本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根据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社会主义本质可以做如下概括: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制度,其本质特征是以无产阶级政党为领导核心,以人民为主体,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逐步达到共同富裕,不断实现社会公正,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发展,真正开始了民族化的进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它用关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它与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它产生的基础、理论渊源、基本内容、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作用都与毛泽东思想不可分割,因此没有毛泽东思想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也有区别,表现为产生的历史条件时代背景、主要内容、意义不同,因此两者不能等同,但是中国的发展永远离不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我们必须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伟大旗帜。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重新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基本结论。它是以毛泽东的探索为基础,尤其是以毛泽东“社会主义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的观点为先导,在新的实践中,不断总结,归纳,,融合改革开放中的新经验而形成,发展起来的。它与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探索有着紧密的联系,前者既与后者一脉相承,又是对后者的突破性发展,同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也是对列宁相关思想或观念的系统发展。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确立经历了艰辛的探索和曲折的发展过程。它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创新和发展。同时,文章还指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内容、主要特征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现实社会主义突破了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的第一个逻辑要件,首先在落后国家实现,这意味着现实社会主义的现实任务是利用社会主义政权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因此,它的具体经济制度形式应当与此目标相一致,应当建立在现实社会的基础上,而不是照搬理论,建立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具体说来,现实社会主义的所有制形式应当以是否能促进生产力发展为标准,在保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一切能促进经济进步、社会发展的所有制形式都应当是现实社会主义的合理经济形式。  相似文献   

18.
蔡和森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和森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探索主要包括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中国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构想。从蔡和森关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理论来看 ,它上承李大钊、下启毛泽东 ,因而在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理论探索上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民主主义理论除了革命论和社会论外,还包括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后者在新民主主义理论中所起的作用是重大的,决定了整个理论的形式;同时,这个理论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又是肤浅的,主要照搬了马克思主义的本本和前苏联的经验,进而造成了新民主主义理论的若干矛盾而最终导致了这一理论的解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新民主主义理论由于对社会主义的理解是不同的,因此,属于两种不同的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对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意义。它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给予科学的回答;对如何进行社会主义体制改革作了正确的战略选择;在世界风云变幻,特别是苏东剧变的形势下指导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