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语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交际的人才,那么跨文化交际学的兴起和发展与外语教学有密切的关系。外语教学专家区分交际中语言错误和文化错误,并认为,操本族语的人在与外族人的接触中,比较能容忍他们的语音错误和语法错误,而对于违反说话规则则被看作是不够礼貌的。  相似文献   

2.
每一群体、每一社会都会有一套显性或隐性的行为模式,与这种行为模式相关的各类活动即为文化,不同地域造就不同的文化,在文化背景的影响之下每个人的交往方式以及社会化形式都会有所不同。本文以爱德华·霍尔的高低语境理论作为切入点,了解群体行为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特性,结合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教育背景,消除跨文化交际中的误会,提高交际效率。  相似文献   

3.
跨文化交际理论是属于传播(交际)研究中的重要分支。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进行交流时的一种情景。英语教学的背后其实质就是中国文化与英语国家文化交流的过程。这种交流的关键因素就是需要理解文化上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的影响。因此要从本质上提高英语教学效果,跨文化交际的理论和理念就应该成为其教学中的主导性的教学观念。  相似文献   

4.
大多数研究专家对于非语言交际在整个交际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容质疑的,对于在华留学生而言,身处中国这个典型的高语境文化,只学习汉语本身,不可能完全应对跨文化交际带来的种种问题。因此,非语言交际课程的开设,为他们顺利有效地与周围人交往打开了一扇窗。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生活的丰富多样,人们的交际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随之而来的,是交际方式有了更多更新的内容。特别是对于喜欢时尚且收入不菲的年轻一族来说,“交际”已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有目的的交流活动了,在他们眼里,“交际”已成了一种以休闲玩乐为主流的行为方式。在这样一种理念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少了许多功利感,变得更自然更亲切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更为融洽,而且每个人也都觉得轻松自在。他们在让彼此感受到快乐的同时,也大大拓展了自己的交际空间,为自己积累下了一笔人力资源的财富。且让我们走入他们中间,一起感受他们的…  相似文献   

6.
熊媛 《职业》2008,(27)
通讯技术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人们蝴的时空观念,使得人们在短时间内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进行的交往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逐渐成为时代的特征.社会环境的变化,对各类人才的英语知识与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申办奥运会成功后,英语作为一种国际交流语言,在开放、发展的中国得到了更广泛的使用.随着浙江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在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7.
徐一平 《现代交际》2012,(5):28-31,27
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在对英汉礼貌用语进行对比和分析的基础上,对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用语迁移进行研究。语言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工具,是文化的一部分,寓于文化之中,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文化背景不同,操不同语言的人在交谈时,即便语言准确无误,也会产生误会。礼貌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文化的一部分。中西方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侧面对礼貌的策略和原则进行的分析和研究,都反映出了深刻的文化内涵。而礼貌用语,作为交际行为的先锋,是其民族文化特点的最直观的投射。本文以礼貌用语中的称呼语、问候语、感谢语和道歉语等方面为例,对中西礼貌原则的文化差异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受等级观念、集体主义和隐性文化的影响,中国的礼貌原则不同于以平等观念、个人主义以及显性文化为特点的西方礼貌原则。基于文化的角度对不同的礼貌用语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用差异,对言语交际活动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对其不断的研究和运用,人们的交际行为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8.
每一个人在生活交际的过程中按照不同的划分都会有自己不同的圈子,公务员由于其工作的公共性,所以其公务员的圈子有着一定的特殊性。目前我国许多学者对组织中的个人圈子研究比较多,对于公务员的圈子研究尚少。其次,研究公务员的圈子有助于使公务员自身明白圈子的结构划分,从意识上认识一些搭公共便车行为。最后,利用好圈子有利于激励公务员更加积极工作。  相似文献   

9.
在与日本人进行谈判时,应当注意,日本人非常注重团结协助和团体精神。但是,其个人能力相对来说就不是那么强, 特别是个人的语言能力,更是差劲。我们知道,谈判中相当重要的是语言,掌握好了语言技巧,几乎等于成功了一半。而日本人说话枯燥干巴,没有内容,听起来十分乏味。日本人不擅长交际,其交往大多只在亲朋好友之间进行,交往圈子十分窄小,这是造成日本人说话能力差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在日本  相似文献   

10.
《洋妞到我家》是一部跨文化交际题材的电影,反映了一系列的文化冲突现象。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会形成不同的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对社会角色关系及交际原则也有不同的认识。若打破了所在文化环境的行为规范,就会产生文化障碍与冲突。因此,用跨文化交际理论对电影中的文化冲突及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可以从不同视角、不同维度看待文化之间的差异,深入了解不同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以下简称IC)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交际活动。它研究文化与交际的关系,尤其重点研究干扰交际的文化因素,并探讨交际原则与方式。IC研究在国际上已有50年发展历史,而在我国起步较晚。一般认为,“Culturally-loaded Words and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许国璋,1980)一文标志着此学科在中国的诞生。  相似文献   

12.
交际不必巧言交际艺术□郭庆林不少人持这种观点,认为口才出众是交际成功的首要条件。君不见许多商业招聘广告,都把口齿伶俐作为应聘的最重要条件。特别是商业公关部、销售部,更强调这个条件。殊不知,这种要求未必都合理。要知道,人们之间的交往,包括商业交往,其成...  相似文献   

13.
礼仪是指人们与他人交往的秩序、方式以及实施交往时的外在表象方面的规范,它包括我们平常所说的礼节、礼貌、仪表、仪式和礼俗等多方面的内容。礼仪作为人们的行为准则,在现代社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就个人来讲,礼仪是一个人思想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等的外在表现;就社会来讲,礼仪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  相似文献   

14.
姚珍 《公共关系》2001,(3):22-24
大学校园是个小社会,学习之外,交际也是在校生一项重要的生活内容,成为检验大学生生活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大学生交际具有其特殊性,首先是生活环境有新变化,原先周围人的文化背景、审美观和价值观等较为类似,现在不大相同了;其次是同学间学业等方面的激烈竞争也对大学生的交往产生了影响。那么,大学生的交际情况究竟是怎样的?怎样发挥自身良好的交际修养,展现自己的社交风度美,使自己成为一个成功的交际者呢P为此,我们以“站在你面前的都是人”为题,邀请了南京邮电学院几位大学生,请他们谈谈自己的真实想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交往日益深入,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越来越多,跨文化交际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跨文化语用学也逐渐发展起来,成为跨文化交际和语用学交叉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本文着重介绍跨文化交际语用问题的类型,对跨文化交际的语用问题的失误类型进行分析,并提出如何避免、减少跨文化语用问题的出现,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6.
我们现在的交际空间扩大了许多,朋友圈子也如滚雪球般的越来越大,可在喧哗的聚会上或是在灯红酒绿中,透过片片飞扬的友情之辞,我们却常常觉得,人与人在心灵上的距离是那么遥远;而在互相介绍、寒暄了一番之后,再见很可能又成陌路人。虽然我们渴望人与人变得更为亲近,更为友善,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竞争的加剧,我们无奈地发现,人与人更多了几分的隔阂。其实,改变冷漠的人际关系。拉近交往双方的心灵距离未必需要大篇的动人的友情宣言,也不见得要用高价的礼品,常常是用我们的一颗真心,加上一些小小的妙招就会获得很好的效…  相似文献   

17.
跨文化交际是不同语言及文化背景的土著语和非土著语言运用者之间的交流,不同国家和地区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和生活习惯,这些都会影响到跨文化间的交流,从而形成他们各自独特的语言和对语言价值本身的期望.因此,人们总是会试图以自己的文化背景去领会对方,而这些有.可能会导致误解或错误的判断.随着中国对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速度的加快,跨文化交际在外交及其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尤其对于那些将来成为社会主力军的学生来说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8.
一、高职教育加强口语技能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当今,口头语言在人们交往中的"便捷"优势凸显,口语交际能力越来越被认为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能力之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具有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对于每个人不仅是必要的,同时也成为直接影响其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际经济发展与合作日趋紧密,国内各高校的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蓬勃发展:出国交流、出国留学、培训的师生人数增多,外籍教师人数逐年增长。高校行政、教学等各层次对外合作在不断深化。高校外事工作是学校对外交往的窗口,合作的桥梁,国际交流的枢纽,也是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培训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跨文化性是高校外事工作的最显著特征,文化背景以及意识形态、交际与行为规范和非语言文化因素影响着外事工作人员的跨文化交际。为提高高校外事工作人员交际能力,笔者从打好语言功底、增强跨文化意识、加强沟通尊重他人、坚持学习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跨文化交际是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本文通过对跨文化交际实际内容的理论分析,指出跨文化交际折射语言教学中诸多非语言(extralinguistic)情形,对这些语言之外的内容的研究将在英语教学中,特别是高年级英语教学中会产生积极的影响,相应的社会背景与文化知识能使学习者将语言知识成为帮助他们交流的工具,真正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