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焦虑”是郭小川建国后重要的心态要素和精神症候,诗人的焦虑心态和诗歌理念转变之间有着复杂的关联。确立诗人身份的焦虑促使其诗歌理论和实践探索的自觉,诗歌成为主体复杂灵魂实现独特传达的艺术;双重身份的焦虑使他产生精神危机,诗歌成为主体缓释身份焦虑的艺术选择;道德焦虑则摧毁了他秉持的诗歌理念,诗歌成为主体展示革命忠诚与纯粹的深情表白方式;存在焦虑迎来了主体精神觉醒,诗歌成为主体另辟生存空间、重寻生存意义的“革命武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社会政治情势的变动对学术文化思潮的影响以及由此引起的诗人创作态度、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的变化着眼 ,考察了清初诗歌思想的变化和特点。明清易代之际 ,社会激烈动荡 ,经世致用思潮高涨。创作队伍的主体是遗民诗人 ,反映社会现实、表现民族精神成为诗歌创作的主导倾向 ,强调抒写真性情 ,主张发挥个性成为诗人们共同的追求。自明代中叶以来摹拟复古的风气和追求“幽深孤峭”的弊端得到矫正 ,诗歌理论与创作呈现丰富多样的形态  相似文献   

3.
在“中间代”诗人的创作中,长诗写作已经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从中不仅可以发现“中间代”诗人个性写作的魅力,而且可以发现当代长诗写作开阔的创造空间。这是”中间代”对于中国当代诗歌艺术贡献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对“中间代”长诗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中间代”诗人的长诗创作是突破艺术成规和彰显诗人创造个性的诗歌写作,是对当代长诗写作的整体性提升。  相似文献   

4.
游仙诗是受道教影响形成的诗歌类别,李白是盛唐深受道教影响的诗人,他的游仙诗创作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集中反映了“兼济”与“独善”、“出世”与“入世”、现实和理想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李白、李贺、李商隐的诗,之所以最具诗歌的艺术个性和美感魅力,从诗歌创作的“中介”——诗歌艺术的构思过程的某些特征,也可以探究其真谛。刘勰说:构思是“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 (《文心雕龙·神思》)诗人的构思过程就是诗人将现实生活诗化的艺术过程,包括表现什么,怎样表现的全部内容。我在此姑且不谈“三李”在诗歌创作过程中艺术构思的一般规律,如“虚静”、“神思”、“感兴”、“物化”等等,而是在这些基础上探讨某些既有共同性,又有特殊性的具体的特征,从而看出他们由于感受角度的差异,创作意图的差异,生活体会的差异,审美理想的差异,驾驭艺术功力的差异等等,而形成各自不同的个性特色。  相似文献   

6.
在中唐诗歌新变背景中,刘禹锡诗歌的创变特色并非特别显著,其诗歌的艺术个性体现为继承唐诗传统的典雅、宛畅、优美、蕴藉的审美特征,在保留传统唐诗诗性特质的基础上,用审美的形式来表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个体生命的独特感受。他对唐诗传统审美特征的继承有创作主张、审美趣味、思维方式等多方面的原因。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正是思想和艺术完美结合的产物:独特的精神气质使他的诗歌独具内在气骨,强烈的现实批判精神使其诗和其他标举“雅正”的诗歌有了显著的区别,理性沉思和感性思维的结合使他的诗歌具有了独特的艺术品质。  相似文献   

7.
清初盐民诗人吴嘉纪及其盐民诗歌的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台籍遗民诗人吴嘉纪是清初一位颇有艺术成就和地域特色的诗人,他生活在海边盐场,抱穷守志至死。在其作品中,有不少反映盐场灶民这一特殊社会阶层悲惨生活的诗歌,诗人秉承了新乐府主义诗歌风格,以严峻、沉郁的艺术特色创造了“盐场新乐府”。  相似文献   

8.
李贺诗歌以其鲜明的创作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貌在唐诗坛上独树一帜 ,自成一家 ,被誉为“长吉体”。“长吉体”具有诗歌题材的虚幻化、诗人形象的艺术化、艺术表现的独特化、语言风格的多样化等艺术特征 ,从而奠定了诗人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小说家的创作思维的形成,取决于他自己对实际生活的独特的审美观点、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和审美趣味,他在把实际生活材料化为形象、化为艺术的生活系统时,势必有自己的主体因素参予其间,这就使他在创作中运用独特的“艺术地掌握世界”的方法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段,在对社会生活作出自己所认识、所理解、所追求的反映时,呈现出独特的个性色彩与美学风貌。小说家创作主体的个性特征表现得愈鲜明,他对社会生活的艺术地掌握方式愈新颖,其作品的艺术审美价值则愈高,而人们在其作品中所获得的感受、联想则愈丰  相似文献   

10.
绿原是“七月诗派”的主将和出色代表。其诗歌创作的抒情特质是“冷硬坚实”,有如“颤抖的钢铁”的轰鸣,而这既是他的诗歌艺术的个性,也包含了“七月派”诗人生命与人格的共性。唯其如此,其强烈的“主观战斗精神”,就表现为敢于在创作中,“赤裸裸”地展露抒情主体血火交迸、凌厉高蹈的精神与灵魂的原状;而其外在的表征,则是能够在寒凛袭骨的艺术气氛中,显示出“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的深刻力度。用鲁迅的话说,它是“憎的丰碑”与“爱的大纛”的圆满的统一;是诗人一切从对人民的热爱与关切出发,把自己的诗歌创作当成“反映人生、促进人生的手段”以及现实斗争的武器,从而最终使之成为“人民的乳汁和眼泪的结晶”的生动体现与很好证明。而用生命的真声来显现主体人格的高尚,则是绿原以及“七月派”诗歌之最宝贵的抒情品格与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以诗写剧”是最能体现曹禺话剧创作个性的特点之一,也是他区别同时代话剧作家的显著特色,就创作主体而言,曹禺多次宣称他以“诗”写“剧”。与曹禺诗化戏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老舍在他的话剧创作中也融合了别种文学体裁的特长,但不是诗而是小说。老舍创造性地把小说与戏剧这两种最为显要的现代文学文体结合起来,创立了极具个性特色的“小说化戏剧”,使成熟于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话剧在特殊的政治时代,没有完全跌入低谷,在文艺家们普遍迷失自我的红色岁月依旧为中国甚至世界戏剧观众奉献出独具个性风采的“小说化戏剧”精品。  相似文献   

12.
一艾青说过:“每个诗人有他自己的一个请神”。这个“诗神”就是创作个性。每个诗人的“诗神”,都使他(她)唱出自己独特的歌。戴望舒诗歌的创作个性的形成是有一个过程的。他开始写诗时受到中国传统诗歌及当时盛行的新月派诗风的影响。他早年习作《旧锦囊》在表现愁眉苦脸、孤苦抑郁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情调,注重格律、讲究词藻的写法上都明显地带着新月派的印记。然而比起新月派诗人徐志摩、闻一多来,又表现  相似文献   

13.
诗歌是擅长于抒发感情的艺术。可是,诗歌却并不纯粹是诗人的自我表现或个人感情的再现。诗歌内部的“说话者”可以是诗人自己的声音,也可以是诗人借托别人的声音自所以,诗歌的情感抒发实际上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情感的现实,二是情感的主体,包括情感的动机和方式。换言之,诗歌除了能以强烈的情感打动读者之外,还能让读者了解说话者的个性心理特征。恩格斯说:“人物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怎么做”。尽管诗歌的主  相似文献   

14.
亚历山大·亚历山罗维奇·勃洛克(1880—1921)是俄国象征主义文学潮流中涌现出来的最有才华的革命诗人,也是苏联初斯诗歌钓代表性诗人之一。他不但创作了史诗式的长诗《十二个》,讴歌了人类最伟大革命——十月革命,而且创作了另一部“史诗”,这部“史诗”是由他毕生创作的优秀的抒情短诗组成的,被诗人命名为诗体长篇小说《人化三部曲》。这部抒情史诗作品运用独特的象征艺术方法,以心理自白的艺术形式,在十月革命时代的宏大背景上,展示了自传抒情主人公的内心的“世界生活”及其发展演变的历史。诗人用这个内心世界生活的演变过程,艺术地概括了旧世界向新世界、旧文化向新文化、旧人性向新人性演变的过程,用心灵的“苦难的历程”表现了历史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论周涛诗的崇高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个诗人似乎都有一种执著的偏好,某种题材、某种主题在作品中总是得到不断地强调和复现,这就构成了他们某一时期乃至全部诗歌的基调,成为他们创作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周涛,这位崛起于70~80年代之交的新疆诗人,似乎特别倾心于对“力量”的赞美。他凭借中国西部独特的自然景观,顽强地挖掘着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专注地锻造着某种“男性精神”,并以独特的艺术传达方式形成了雄浑、犷悍、冷峻、潇洒的诗风,为我国新时期的诗歌添加了形态独具的崇高美的素质。  相似文献   

16.
李益边塞诗独特的审美心理及其艺术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益的边塞诗之所以被人们赞为“绝唱”(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呈现出独特的创作个性和他人无法替代的艺术魅力,是与诗人独特的审美心理对其创作的影响分不开的。诗歌是现实之树绽开的心灵的花朵,诗人对现实的审美把握不能不受其个性特征、心理状态的影响和制约。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通过心灵而且是心灵的创造活动产生出来的艺术作品才能成其为艺术作品”(黑格尔《美学》)。中唐与盛唐截然不同的时代特征,造就了诗人特殊的审美心境,这种审美心境直接影响了李益的边塞诗创作。李益有着与盛唐诗人不同的经  相似文献   

17.
一对某一特定领域的生活有着特殊的艺术敏感,善于从中发掘出与众不同的文学内容,往往会使作家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个性。正如歌德所说:“最大的艺术本领在于懂得限制自己的范围,不旁驰博骛。”艾煊是深谙这艺术的奥妙的,他以自己逐步划定的带着他特殊印记的题材范围,为读者展示出“独创的完全特殊的世界”。艾煊是一位著作甚丰的小说家兼散文家。纵览他从1950年开始走上文学道路以来近四十年的创作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他的小说和散文创作在题材上是有着明确分工的,各有一个独特的、足以显示他创作个性的艺术敏感区。他的四部长篇小说《战斗在长江三角洲》,《大江风雷》、《山雨欲来》、《乡关何处》重在对他亲  相似文献   

18.
写诗,和从事其他文学艺术的创作一样,总得先进行构思.诗的构思,是指诗人在酝酿诗作时认识客观生活并给予艺术反映这一积极的形象思维过程.有人把写诗比喻为造房子,造房子应该先有篮图.诗的构思就是遵循文艺反映生活的特殊规律“绘蓝图”.诗歌的成败得失,往往取决于构思的优劣.诗的构思,是建筑在诗人对社会生活有了真切体验和感受的基础上的.拿当代诗歌创作来说,诗人们生活在伟大的时代,日新月异的四化建设,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无时无刻不在感染和激励着诗人.同时,社会上仍然有不合理的现象,有逆流和阴暗面,  相似文献   

19.
《丁·阿尔弗莱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是艾略特的第一部重要的诗作 ,它不仅确定了诗人今后的创作方向和表现的主题 ,而且艺术手法和风格已趋于成熟。作为诗人兼评论家 ,艾略特的一系列的现代主义的批评原则为理解其作品的精神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本文将用他的“客观对应物”、“诗歌的非个性化”等诗歌创作与鉴赏理论解读其《丁·阿尔弗莱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  相似文献   

20.
李邺嗣是明末清初浙东学派的重要人物和著名遗民诗人,与黄宗羲亦师亦友,交往密切。特殊的时代和丰富的诗歌唱和活动,使李邺嗣对唱和诗的功能有深刻的认识,他强调诗歌唱和的重要性,以“由是知古今诗家,故未有单行者也”为立足点,使诗歌唱和成为甬上遗民诗人构建自我生存空间和获得精神欢娱的独特方式。他提倡的“群”与“和”的诗歌理念,不仅是其唱和诗创作实践的心灵指导,也是他作为遗民诗人社会生存方式的文学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