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图、洛书是中华文明中的最为古老的文化标志之一。《周易系辞传》是最早记载“河图洛书”的著作.原文是:“天生万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可见,易经系辞将河图归为“天生万物”之类。后世关于河图之传说很多。有伏羲、大禹说:伏羲氏根据河图画出八卦。大禹依据洛书制定出九畴。也有黄帝说:黄帝受河图,作《归藏易》。  相似文献   

2.
千古之谜“河图”,“洛书”破解苏开华河图、洛书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两个千亩之谜,由于均与《易经》有关,这就使它们更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学人皓首穷经,试图揭开其中的奥妙,然而始终未能如愿,以至有人干脆断言,认为它们属于外星文明。笔者以为...  相似文献   

3.
《河图》与《洛书》解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试图回答:“天地自然之易”是什么?文王笔名为什么叫彖?周公笔名为什么叫象? 战国时《河图》《洛书》之名,与宋代发现之图是否一致? 《河图》《洛书》是什么?《周易》为什么需要《河图》与《洛书》? 如何理解“神龟负文而出列于背,龙马负图出于河”? 《河图》《洛书》总的价值是什么?  相似文献   

4.
千古之谜“八卦”破解苏开华八卦与太极图、河图、洛书一样,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千古之谜。由于与《易经》有直接的关联,且又长期被用于占卜,所以在它身上始终笼罩着一种神秘的光环。那么,八卦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笔者经过长期深入的研究,现在终于揭开了它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5.
《河图》《洛书》一直被看作是《易》的来源和组成部分。其图式简单、涉及广泛、内涵深奥、源远流长,为历代学者所重视,潜心研究者甚多。尽管如此,人们在研究探索中尚未探消《河图》《洛书》内涵之粹要和其历史之渊源,这一千古之谜迄今仍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本文以探索求源为旨意,粗陈己见,求教同好,以促进易学研究的再深入。 一、河洛溯源 系辞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历代研究者对这句话的理解不一,大体上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1、《河图》《洛书》不是自古有之、而是宋人假借古人之名而造。2、伏羲氏得《河图》而画八卦,夏禹氏得《洛书》而制《九畴》。3、伏羲氏效法《河图》画  相似文献   

6.
解河图、洛书与八卦图刘正英一、河图、洛书与八卦图究竟是什么河图、洛书与八卦图,是我们的祖先在没有文字的时代创造出来的,但绘有河图、洛书的实物以及这些图的真实用途却未能流传下来,直到宋代,一些研究《周易》的著作中才出现各种图式。而这些图式在上古时代是否...  相似文献   

7.
《光明日报》于1996年后半年,连载了一则通讯和四篇文章,介绍“北京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与《科技智囊》杂志社共同组建的易学课题组,对《周易》及其源头——《河图》、《洛书》作出的重大破译”。它们是:1996年7月15日第二版的本报讯《科学理解易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8月1日第八版署名“关穆”的,《易经柱:周易六十四卦的立体展示》,8月24日第八版署名“华明”《〈河图〉与金字塔存在统一关系吗?》和署名“关穆”的《易经柱背后的数学奥秘》,10月10日第八版署名“华和”的《太极易经柱、“和合”数表与中华和合精神》,11月20日第八版署名“北京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易学课题组”的《易学研究的突破性进展——千古〈河图〉与八卦关系的解译》。  相似文献   

8.
<正> 《周易》是殷周之际出现的一部占卜之书。起初,书中并无太极、“河图”、“洛书”之说。战国时期,《周易》研究者撰写了一组学术文章,阐述《周易》的来历、书中的要旨、八卦的卦象,六十四卦的次序等,是为《易传》。《易传》作者把太极、河图、洛书、大衍之数,说成作《易》的根据和占卜的方法。开始把《周易》引向“象”和“数”的推衍。“太极”是一个抽象观念,当时还未有图象。“太极图”是后来的人绘制的。大衍之数,即五个天数,(一、三、五、七、九)同五个地数(二、四、六,  相似文献   

9.
最近,有文章提出;“关于河图、洛书的产生时代,清代的考据学家们早有答案:它出现于宋代,但思想内容则渊源于汉.这是个正确的结论.在没有充分的新材料的情况下,它不能被随便推翻.”对此,本文将以新的材料再次论证河图、洛书的产生时代,现评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河洛神话产生真相新探朱桢(一)"河图"、"洛书"大约从西周春秋之际,就在古代典籍中开始出现,到战国秦汉之际演说为盛。终于造就了千古流传的河洛神话。各种典籍不但分别详记了上古之时河图洛书出现的具体场景,而且还对河图洛书本身的形态、大小、色泽、包装、纹饰...  相似文献   

11.
“天人感应”在中国古代政治生活和大众心理这些领域里居有重要地位,发生过重大影响。其中,人们对星象与天命之间的神秘联系寄予了特别的关注,占星术因之成为影响政治的手段。星占之中“五星聚宿”现象被方士和政治家们视为天命德运转移的征兆和王朝更替的根据。千古之谜《河图》、《洛书》其实是被神秘化数术化了的上古星图。本文试对这类心态演变作一番历史的追溯和解析。一、汉之兴,五星聚于东井古人相信国家权力是天赋的,君权的继承或转移表征着天意,天人之际存在某种神秘的交感作用  相似文献   

12.
陈抟 (约公元 871— 989年 ) ,字图南 ,自号扶摇子 ,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五代末宋朝初的道教大师 ,著名易学家 ,数术学家。中国易学的先天易 ,太极图 ,河图 ,洛书等都是经他传播于世的。《宋史·艺文志》著录 ,陈抟有《龙图易》一卷 ,可惜此书已佚。在吕伯恭编《宋文鉴》中收有陈抟的《龙图序》一文。顾名思义 ,不论是《龙图易》还是《龙图序》两书都是解说“龙图”的。那么 ,陈抟所著两本书为之解说的“龙图”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 ?按照朱震所描述的陈抟易学传承谱系 ,“陈抟以先天图传种放 ,放传穆修 ,修传李之才 ,之才传邵雍 ;放以河图洛…  相似文献   

13.
庹永 《兰州学刊》2014,(9):47-51
蔡沈的象数易学著作《洪范皇极》中蕴含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他借助宋代图书学的两个基本图式河图、洛书,建立起辩证法的基本框架,其中河图表征矛盾的静态结构,洛书表征矛盾的运动发展.他通过自己创作的“九九数图”、“范数之图”等图式,以“数”的方式阐明天地万物运动的具体过程.其辩证法以朱熹理学之“理”为本体范畴,而更深层的理论基础则是人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其辩证法阐明的是宇宙的秩序,即“礼”,其价值旨归是实现伏羲时代的“皇极之世”.  相似文献   

14.
《山海经》详于言山、言水,略于言海,谓之“山海经”名似不正,故辨之。(一)由《山经》五方山系的走向状况及所述山名可考可知者,可以肯定《山经》所载之地域为今之南起江、浙,北至豫、晋,西起陕,东至鲁的多山丘陵地带。而《海经》并非言“海”,所谓“海外”、“海内”之“海”是被作为欲述主体的“位置”的“座标”,其本身并非“主体”。《山经》、《海经》所载“山北海南”的地貌特征符合中国“西北高而东南低”的地理特点,此实为远古先民对我国古代疆域原貌的真实记录,非“虚构的神话”。(二)古人关于“方位”有三类体系,即“四方体系(东南西北)”、“五方体系(东南西北中)”、“《河图》、《洛书》体系(北东中西南)”,其中,“四方体系”、“五方体系”乃东部初民“天象观感”的“自然主义”产物,“《河图》、《洛书》体系”是从哲学义理角度对人类文明所作的精辟概括。《山海经》采用“四方”“五方”体系,尤其是《大荒经》用“东南西北”体系,可征《大荒经》为《山海经》的最初文本。(三)《山海经》之“始态”只是“图”,是太古初民之岩画的摹本。“文”后图而作,是对“图”的直观的描述与解释。《山海经》成书的历程是:初“由图生文”(“图文异处”)、“图”亡“文存”;复“由文生图”(“图文异处”)、“图”再亡而“文犹存”;再“由文生图”(“图文合壁”)。  相似文献   

15.
河图新探     
《周易》是一部伟大的哲学巨著,成书于殷周.《内经》是中医的奠基,成书年代与《周易》较近,深受《周易》的影响,《周易》的许多哲理、易理都渗入《内经》.河图洛书是《周易》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与《内经》中的脏象学说的关系尤为密切.探讨河图洛书的奥义,对于认识《内经》理论的渊源也是非常必要的.笔者试就河图的数字排列,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6.
何新同志在其大作《揭开<九歌>十神之谜》(载《学习与探索》1987年五期,并收入《神龙之谜》一书。以下简称《揭谜》)一文中,将《九歌》诸神编入一个极为整齐的序列中。为证实该神系的合理性并以此为出发点,《揭谜》对《九歌》诸神的神格进行了独特的考证。虽然何新自己说:“限于篇幅,  相似文献   

17.
刘勰在 《正纬》 篇中认为,谶纬起源于河图、 洛书,然而,所谓河图、 洛书,不过是我国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而已.谶纬在汉代的形成自有其思想渊源和社会基础.《正纬》 篇提出的"义非配经",指出了纬书与经书的关系,说明了纬书的功用在于"事以瑞圣".然而,实际上纬书的内容又极为丰富复杂.刘勰认识到谶纬的"有助文章",因而认为,"后来辞人,采摭英华".谶纬对于文学创作的影响,不仅在其事类和辞采上,更在于其特性和特点使明清小说家将其转化为一种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18.
河图洛书之考,久而未得其解。古来阐易者各家不一,以致说图也就众见纷纭。河洛之秘,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史或者说哲学史、科学史上一个极有探索价值的课题。本刊1988年发表韩永贤同志《对河图洛书的探宄》一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见解,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同时也收到来稿,对该文之论见提出质疑和不同的考释意见。本刊赞同并支持这种学术争鸣和探索精神,有助于推进我国传统文化之研究。现发表苏洪济同志持另一种不同意见的文章,继续开展一些讨论,冀能再有新作新见问世。  相似文献   

19.
在我的长达30余年的歙砚艺术生涯中.两方“国礼歙砚”的创作经历是刻骨铭心、永生难忘的:1997年。我创作的歙砚《黄山胜迹印痕砚》,被选作李鹏总理赠送给日本明仁天皇的国礼:2004年,我创作的另一方歙砚《中国龙砚》,又被选作胡锦涛主席赠送给法国总统希拉克的国礼。从而创造出“两件国礼歙砚,出自同一位砚雕家之手”的奇迹,使我有幸成为“中国第一国礼砚雕家”,被《人民日报》海外版、《经济日报》、《安徽日报》、《今日安徽》等诸多报刊宣传,并入选《江准时报》的“政协委员风采录”。  相似文献   

20.
《新疆社科信息》2009,(5):11-11
乌鲁木齐“7&#183;5”事件发生后,我院专家学者迅速行动起来,先后有40多名专家学者接受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国际广播电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新疆电视台、《新疆日报》以及《新加坡经济旱报》、香港《凤凰周刊》、土耳其国家电视台、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土耳其晨报》、德国广播协会驻上海记者站等多家国内外媒体的采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