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企业知识型员工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我国企业428名知识型员工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首先用因素分析的方法,证实了我国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知识转移动机包括:兴趣动机、个人成就感、个人利益和组织情感四个维度;然后,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影响知识转移的主要因素及其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对我国企业促进内部知识转移的制度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知识型员工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重点,其掌握的隐性知识有助于企业进行创新,实现企业价值。因此如何更好的挖掘知识型员工的隐性知识为企业所用,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知识管理的趋势,本文就知识型员工隐性知识及其特点、知识型员工隐性知识挖掘的障碍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有利于隐性知识挖掘的激励机制、企业文化、交流平台等策略。  相似文献   

3.
在先进的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下,现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越来越快,人类社会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作为企业之间竞争的核心资源,知识型员工对企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都有着重大的影响。企业要提升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是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有效的管理。而如何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成为了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和对企业的作用,进而从人力资源管理全流程提出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策略,以提高知识型人才管理的有效性,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4.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作为知识的载体——知识型员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充分调动知识型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必定能推动企业的发展,激励机制无疑是知识型员工的推动剂,本文分析了国内专家学者对知识型员工激励的研究,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提出我国知识型员工激励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成为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战略人力资源,也成为知识管理(KM)和人力资源管理(HRM)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成为企业面临的具有现实意义和战略地位的问题。本文从知识型员工的知识特质和人力资源特质出发,运用知识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经典理论以整合的视角,提出了知识型员工激励的理论模型,阐述了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代表着企业的竞争力,他们所掌握的人力资本是企业在迅速变化的市场中开展竞争的基础。伴随着把人力资源当作战略资源的认识日益深化,企业必须制定适合于知识型员工的人力配备流程,使企业能够从容应对以知识为基础的竞争。  相似文献   

7.
医院是知识型员工密集的组织,本文在分析知识型员工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医院知识型员工激励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使企业增加了对员工知识的要求,知识型员工成为企业青睐的对象,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知识型员工的支撑,从而如何吸引并留住知识型员工成为企业管理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9.
吴迪 《经营管理者》2015,(1):197-198
现代企业制度下,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尤其是知识性员工,更是企业发展的骨干力量。合适的激励制度能够刺激员工更加努力的工作,能够进一步提升员工对于企业的忠实度。但是在民营企业中,员工激励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对于员工利益的落实以及员工士气的提升,工作积极性的提升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员工的激励制度得不到保障,不仅仅会影响到员工的利益,更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如何科学合理的制定相应的激励制度是企业生产管理中的一大重要课题。本文从知识型员工的定义及特征入手,分析了知识型员工激励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如何在民营企业中激励员工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员工是一个企业的血液,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努力和奉献。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成为关键的资源。作为知识创造者和载体的知识型员工,对企业的发展更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知识型员工作为知识资本拥有者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能否根据知识型员工特征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将成为企业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本文以企业知识型员工为研究对象,对知识型员工的特点进行分析,进而分析目前公司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现状,探索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1.
对高校知识工作者胜任力要素与个人业绩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高校知识工作者胜任力模型中提出的3族36项胜任力要素与个人业绩有紧密的正相关关系。该研究结果通过比较不同的胜任力要素与业绩相关强度的大小,为高校组织和高校知识工作者个人在实践中更加有目的、有步骤地提高胜任力提供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2.
运用知识转移理论、网络组织理论的分析方法,提出了知识网络中知识离散性问题。构建了基于知识转移的知识离散性演化路径模型,按照知识转移速度和势差两个维度,将知识离散性分为4种类型,得出了知识离散性是沿着两条非线性路径演化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已有关于知识转移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如何激励知识源促使其进行知识转移,并假定知识接收方能够接收来自于知识源的知识.为克服此种偏见,基于知识接收方视角,在分析社会资本对知识转移作用的基础上,以6家广东省企业的7个研发团队为样本,运用多层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实证研究知识接收方社会资本、知识接收方与知识源间的对偶关系对于知识转移的影响,检验知识接收方社会资本在对偶关系与知识转移间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知识接收方社会资本3个维度中信任水平显著促进知识转移,公司任期对知识转移存在负向影响,而网络中心性对知识转移的作用不显著;对偶关系方面,知识源专业知识感知和关系强度对知识转移都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知识接收方网络中心性在对偶关系与知识转移之间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知识员工定义、特征及分类研究述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廖建桥  文鹏 《管理学报》2009,6(2):277-283
尽管知识员工这个概念在半个世纪以前就被提出,但至今人们仍对其内涵缺乏清晰和统一的认识.通过文献梳理发现,研究者主要从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工作性质和员工特征4个视角来定义知识员工;频次统计分析表明,研究者认可度较高的知识员工特征包括自主性、受教育程度高等8种;大致存在3类知识员工分类标准,分别是知识员工(或人力资本)的战略特征、知识工作的性质和职业类型.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尝试性地提出了一个新的知识员工定义,并对知识员工特征及分类作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15.
知识转移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软件行业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总结国内外已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物理-事理-人理(W-S-R)"系统方法论,对以往学者提出的知识转移的阻碍因素和解决方法进行了归纳,提出并建立了针对组织内部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模型.通过向国内软件企业发放问卷的方式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在对问卷数据充分分析后,得出了现实中影响我国软件企业知识转移绩效的关键因素和其他一些新颖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技术联盟知识转移特征基础上,运用委托代理理论构建技术联盟知识转移激励模型,并提出相关研究假设,以技术联盟中知识转移方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探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知识转移方特质和外部不确定性对激励的影响以及知识转移方努力水平的影响因素,使用SPSS 16.0对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运用线性回归统计方法验证研究假设。研究结果表明,在知识转移方特质中,努力对产出的影响程度与激励呈正相关关系,知识转移方的风险规避度与激励呈负相关关系,外部不确定性对激励的影响不显著;知识转移方努力水平的影响因素中,知识价值与知识转移方的努力水平正相关,努力对产出的影响程度与知识转移方的努力水平显著正相关,显性激励与知识转移方努力水平的相关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基于知识位势的组织知识转移与共享的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组织知识转移与共享过程中存在员工知识向组织知识转移以及员工与员工之间知识共享的囚徒困境。文章通过组织中知识转移与共享的过程和障碍分析,探讨了知识转移与共享的博弈模型,指出针对不同知识位势的员工应该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通过对激励机制中委托代理的分析,在激励机制设计中对影响知识转移与共享的关键源高知识位势员工引入股权激励方式从而产生无限次重复博弈,这样使得打破知识转移与共享的囚徒困境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8.
中国知识员工反生产行为分类的探索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维尺度法,通过4项探索性研究,探讨知识员工反生产行为的分类。子研究1系统地梳理知识员工反生产行为的表现形式,得到66种反生产行为;子研究2运用多维尺度法对66种反生产行为进行分类,得到反生产行为的空间分布图;子研究3运用专家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对反生产行为分类维度的命名依据;子研究4通过聚类分析,确定对4种反生产行为进行命名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知识员工反生产行为可以从危害程度、不道德程度两个维度进行分类,包括针对他人、针对组织、消极式针对任务、激进式针对任务等4类反生产行为。比较简洁、清晰地梳理了知识员工反生产行为的总体层级体系,不仅能丰富反生产行为理论研究,而且也对中国知识员工反生产行为管理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企业内部知识传播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企业中知识只有被员工传播和使用才能充分体现它的价值.探讨企业内部知识传播产生的基础,提出知识势能的概念,并用其衡量个体所拥有的某一特定领域知识的量的大小;分析知识在企业内部得以传播的动力,并对传播过程中涉及到的因素进行划分和描述,进而提出企业内部的知识传播概念模型;此外,引入系统动力学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对企业内部的知识传播进行量化模型构建,提出3个量化模型.模型描述了知识在经过传播后被知识接收者接受的过程中知识接收者的知识势能变化过程,结果发现知识接收者的知识势能变化曲线主要是由S型增长曲线构成,S型增长曲线可以被划分为3个阶段,并且影响每个阶段曲线的主要因素不同,因此企业可以通过适当调整一些因素得到所期望的知识接收者的知识势能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