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马克思描述和肯定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情况,肯定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是吸收西方文明成果的产物,肯定地论述了中国社会向资本主义制度演进的趋势.列宁形成和提出了利用现成的经济形式的思想,形成和提出了给小农经济发展以推动力的思想.新中国建立之初毛泽东就利用私营工商业的作用阐述了重要的思想.在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关于利用资本主义作用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如何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经济,是中国现当代无法绕开的重大现实问题。毛泽东对这一问题做过有益的探索,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理论成果,认真梳理三个历史时期毛泽东的资本主义经济思想,总结其得失,对于今天我们正确认识与处理资本主义经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3.
樊文娥 《学术论坛》2001,19(5):20-22
马克思在东方社会发展理论中提出了吸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切肯定成果,以发展社会主义;列宁把这一理论首次运用于社会主义实践;而毛泽东、邓小平把这一理论赋予中国特色,实现了理论的跃迁.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的字里行间充分展示了他作为忠实的马克思主义者,运用马克思唯物史观对待传统文化科学、理性的态度:肯定传统文化的价值,否定对待传统文化的两种错误倾向,坚持继承与批判的辩证统一。虽然历史条件发生了变化,但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所显现出的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必须深化对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树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不忘本来,立足当下,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对国家资本主义这一经济形式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其性质给予准确的定位,对其积极作用给予充分的肯定,对其实践形式给予大胆尝试和探索。认真分析学习毛泽东这一理论,对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6.
建国后毛泽东资本主义观的演变历程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在如何对待资本主义,如何处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的问题上,毛泽东的思想观念不断发生变化,大致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研究和关注不同阶段转换的特定背景,分析这些观念转换的内在机制,既可以深化我们对历史的理解,也可以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借鉴和启迪。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对于资本主义认识的历史轨迹经历了三个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对资本主义地位和作用是充分肯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提出利用资本主义主张的同时交织着瓦解资本主义的思想;1957年后,毛泽东消灭资本主义的思想不断加剧,最终在中国大陆彻底扫荡了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 ,指出了东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吸收和利用资本主义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并且在中国成功地实践了这一思想 ,他特别指出要用科学态度对待资本主义 ,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 ,中国不能也不会走向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私有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私有制及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思想理论是最严正、最科学的,至今仍是我们认识和对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有制经济的指南。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是他对私有制认识的一个重大转折,是从拘泥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主义消灭私有制论,转到现实的社会主义存在私有制论。毛泽东曾过急地主张“让资本主义绝种”,但实践又使他清醒认识到,只要社会需要,搞一点资本主义也可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允许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构成了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邓小平结合中国实际,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私有制的思想和理论。  相似文献   

10.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 ,毛泽东依据马列主义关于利用资本主义的基本理论 ,对于如何利用资本主义发展进行了可贵的探索 ,并形成了利用和借鉴资本主义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我们已经看到,当代人的行为引起了资源消耗、核废料、环境污染以及基因改变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后代人的利益,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威胁。一种超越时间纬度的未来世代权利因此出现,其核心是“当代人有责任使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要和利益受到充分的保护”。现在,对于作为一种新型权利的未来世代权利如何保护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法哲学问题。人类共同体理论能够为未来世代权利提供坚实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2.
我国社会学自恢复学科建制以来,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在研究方法上仍然存在缺乏统一规范、不够本土化等问题,这就阻碍了学科内的沟通,影响其解决实际问题的效力。通过对483篇有关社会学研究方法论文的统计和分析,可以发现十年来我国社会学研究整体层面的一些优势和不足。  相似文献   

13.
少数人作为道德王国的成员,其尊严也应得到尊重。伦理精神与少数人权利保护存在于统一的社会秩序之中,我们要在善恶因果律中把握少数人权利保护,在价值合理性中彰显少数人权利保护,在生态整合中体现少数人权利保护。在道德哲学层次,少数人的权利保护已不再仅仅是道德规范的实现,也涉及到伦理精神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作者的生平事迹、著作等论述中存在着某些疏误乖违。本文依据地方志、别集序跋、小传等相关的文献资料,对《提要》所论及的作者,如陈轼、彭师度、姚菱、储掌文、汤斯祚等,从他们的科第、仕历,到作品的著录、版本、卷数、存佚等,均一一作了订正和考辨。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真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在从相对走向绝对的过程中发展 ,在同错误的斗争中发展 ,在对真理颗粒的整合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化的哲学生存论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而又岐义纷呈的概念。文化研究的前提性、基础性工作是从哲学生存论上对文化进行解读。在生存论的视域中 ,人类文化是在特定的生存境遇中产生的 ,它直接源自于人在应对自然环境的活动中“显”生“隐”死的生命意识和生存取向 ;文化标志着人与自然和自身既“逆”又“顺”的双重关系 ,有着“显”与“隐”的结构和功能 ,具有本体和功用双重属性。所以人类文化也具有自我矛盾的性质。人经由文化的创造而提升于动物之上 ,形成具有内在张力的有意义的生存方式 ,但同时也导致人类内部高下 ,贵贱的区分。要卓有成效地研究并解答当代的人类文化问题 ,首先要做好这一哲学的解读工作。  相似文献   

17.
经营城市:提高城市竞争力的新理念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城市的发展不能长期依靠“负债经营” ,要逐步实现“以城养城”。经营城市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理念的创新 ,我们不但要善于建设、管理城市 ,而且要善于经营城市。提高城市竞争力主要是指提高城市经济竞争力和城市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根本条件取决于城市的软、硬环境 ,更重要的是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降低交易成本 ,建设法治经济和信誉社会。  相似文献   

18.
“日常生活美学”批判与“超越性美学”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美学发生了日常生活美学与超越性美学的对立。日常生活美学肯定大众文化,主张审美回归日常生活,建立以感性快乐为本质的新的美学原则;而超越性美学则主张审美超越日常生活,应该对大众文化进行审美批判。现代性分裂为世俗现代性和反思现代性,世俗现代性沦为感性异化,而审美属于反思现代性,是对世俗现代性的批判。因此,要吸收后现代主义的合理因素,重建超越性美学。对大众文化,应持一种辩证的态度:一方面,肯定其合理性,承认日常生活审美化丰富、美化了人们生活;另一方面,警惕感性异化,坚持审美的超越性,开展对日常生活的审美批判,建设精英文化。  相似文献   

19.
福柯的美学主义涉及到人自身及其生活领域中的一切"美学态度"。此一美学无疑就是一种把人自身及其生活视作艺术品来看待并实践的"精神性"的、实践的美学。其植根于人自身的自由生存实践,或"自我技艺学"之实践之中,因而亦可称之为"自我技艺学化的美学",就是"‘自身的文化’的生存美学"。  相似文献   

20.
执政价值观是执政主体对执政活动的一般价值的政治伦理判断,其内容主要包括对执政活动的价值目标、价值标准和价值模式等的认识或评价。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价值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党的执政基础的合法性、执政活动的有效性和执政行为的规范性是评判党的执政价值的三个最为重要的量度。“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价值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