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当前我国区县基层干部规模庞大。据统计,现期我国公务员队伍的90%是科级以下干部,60%在县级以下机关工作。在当前的行政体制下,区县工作面对基层,事务烦琐,环境复杂,是否具有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心理,直接影响基层干部的工作状态和服务能力。而当前,在基层激烈的职位晋升中,基层干部普遍表现出的焦虑心理和行为,更是值得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激励是调动基层干部积极性的关键因素。“找活干”的基层干部行为主要体现在:找活找得具有主动性,所找的活具有时代性,活干得具有全过程性。基层干部“找活干”的行为习惯,与其强化能力素质、获取成长机会和提升价值意义的需要有关。在基层实践中,把握政治激励与思想激励相结合、制度激励与环境激励相结合、学习激励与家庭激励相结合的原则,实现动力式激励措施与平衡式激励措施的平稳推进,有助于引导和激发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3.
李圣华 《领导科学》2012,(33):50-51
推进干部交流工作科学化,关键在于把握好干部交流的度量衡。把握好干部交流的度。一要加大交流力度,实现多层次、宽领域、多形式的有序交流,促进人才合理配置。二要明确交流限度,注意把握交流的时机和时限,保证干部队伍的相对稳定性和工作连续性;适当控制干部交流比例,并实现提前介入、尽早磨合。三要拓展交流跨度,注重纵向交流、轮岗交流、专业部门交流、条块  相似文献   

4.
50岁正是“知天命”时,然而,目前我国基层干部队伍中却存在着一种所谓的“50现象”。“50”对基层干部而言是一把双刃剑,既意味着其步入阅历丰富、处事成熟的阶段,又无奈地遭遇了晋升的“天花板”困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干部交流工作已成为锻炼干部、优化结构、反腐倡廉的一项重要举措,成为干部队伍建设中的一出"重头戏",干部交流的力度不断加大、方法不断丰富、  相似文献   

6.
<正>"地板干部"是对一些基层干部的称谓。因基层干部升职空间狭窄,大多只能长期在基层工作,就像在地板上原地踏步,故被戏称为"地板干部"。"投身乡镇英勇无畏,工作生活极其琐碎,各种检查屁股紧追,日不能息夜不能寐,身在其中方知其味……"这首出自基层干部之手的"打油诗"极其生动地反映了"地板干部"的生活状态。基层干部是我国干部队伍的主体,是直接与公众打交道的群体,但由于各种原因,  相似文献   

7.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干部队伍只有加强交流,才能保持干事创业的精神,增强领导科学发展的本领,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才能合理配置人才资源,优化领导班子的整体结构,增强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才能激活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改善领导干部工作环境,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8.
<正>基层干部长期工作在矛盾多、问题多、任务重的地方,承担了几乎所有直接面对群众的纷繁复杂的工作任务,但往往出力不讨好,经常受"夹板气",成为"出气筒"。这些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和应对日常突发事件疲于奔命、焦头烂额的基层干部,在工作中稍不注意就被领导认为是能力不够、党性不强,被群众指责为作风不实、感情不深,得到媒体舆论"能力低""素质差""贪污腐化""媚上欺下"等负面评价。长期处于"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状态和艰辛的付出却无法得到各方面的理解和应有的回报,这种"污名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正>基层干部是我国干部队伍的主体,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基础性依靠力量。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上级各项部署要求,都是通过基层干部传递到千家万户的。但令人忧虑的是,近年来,基层干部不同程度地被误读、误解甚至"污名化",影响了基层干部的形象。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干部形象被误读,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谨防基层干部"污名化"的"破窗效应"。一、基层干部"污名化"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0.
<正>推进干部任职交流,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加强干部监督管理的重要措施。从培养锻炼干部的角度看,推进干部任职交流是促进干部成长成熟的有效路径;从关心爱护干部的角度看,推进干部任职交流是防止和遏制干部变质异化的重要举措。长期以来,人们对干部交流的"提升功能"认识比较趋同,而对干部交流的"保护功能"认识相对模糊。在干部工作的实践中,许多地方对那些有发展前途的干部,或实行"空降"培养,或实行交流任职,旨在通过多岗锻炼  相似文献   

11.
换届工作涉及一大批领导干部的进退留转,历来被看做是对各级领导干部党性观念和组织纪律观念的一次重大考验。领导干部是换届的当事人,能否正确对待进退留转,关系到换届风气和党的形象,考验着领导干部的党性觉悟和胸襟气度。当前,换届风气总体上是好的,  相似文献   

12.
<正>干部"天花板"现象是干部队伍中的一个真实现象,也是一种正常现象。从编制体制结构和职数设置看,官员的职级呈金字塔状,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职级越高,编制人数越少,"天花板"干部就越多,这是体制编制设计的一种必然结果。笔者认为,"天花板"现象不容小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各级干部的焦虑心态愈加引发关注。探索防治干部焦虑问题,营造风清气正、心和气顺的干事创业环境,成为摆在组织人事部门和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一项崭新课题。一、诱发因素基层干部患上"焦虑症",其诱发因素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侯巧红 《领导科学》2012,(11):59-60
在我国,干部队伍作为国家公共事务管理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官德和官风如何,将直接影响民风、世风和党风的建设大局。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的急剧转型期,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加强领导干部的  相似文献   

15.
《决策》2010,(8):10-10
根据中组部干部任命新举措精神,各部委及中央直属机构将派出60名正局级干部到地方任职锻炼一任职地方副市长或副书记。  相似文献   

16.
最近几年,全国各地大量出现30多岁的厅局级干部。翻阅这些年轻领导干部的简历,不难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他们虽然年纪很轻,但是履职经历却非常丰富,在大学毕业  相似文献   

17.
良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这是我国古代用人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在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立来自基层一线党政领导干部培养选拔链,大力选拔经过艰苦复杂环  相似文献   

18.
闵杰 《领导文萃》2012,(14):72-75
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副主任戴焰军教授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如何将年轻干部破格提拔制度化、规范化是一项新的挑战,应该避免对‘干部队伍年轻化’的机械化理解,导致在干部年龄问题上的‘一刀切’和盲目跟风。中组部肯定破格选人从2011年起到2012年上半年,全国省市县乡四级党委集中换届。在这一时期,随着一批年轻干部尤其是80后干部的迅速上位,社会舆论对破格提拔的关注和争议也在持续升温。这种关注在今年年初的焦三牛事件上达到了最高点。  相似文献   

19.
正【政策背景】为了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湖南省委结合自身实际,于7月31日印发《关于全面贯彻好干部标准强化正确用人导向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从如何识别好干部、选拔好干部、培养好干部以及营造培养选拔好干部的良好环境四方面作出17条规定。  相似文献   

20.
干部的“天花板”困境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干部的"天花板"困境,是对达到一定级别的干部在晋升方面无望状况的一种描述。干部的"天花板"困境不仅会对干部个体的内心和行为产生强烈的冲击,而且还会造成广泛而深刻的负面影响,必须引起广泛的关注。干部"天花板"困境的负面影响是全方位的,从干部个体到干部队伍,从思想领域到实践行动,波及各个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