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晁福林 《人文杂志》2000,(3):98-105
周代的国人与庶民是最主要的社会劳动者,其身份的研究对于探讨古代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有重大意义.本文从社会历史变迁的角度,力图说明在不同历史时期国人与庶民的身份特征的变化,说明国人、庶民与宗族的关系.西周春秋时期所谓的"国人",皆为宗族之人.换句话说,游离于宗族之外的国人,在那个时期是找不到的.在我国古史上,族和国人几乎同时退出政治历史舞台,其间的微妙联系是颇为耐人寻味的事情.  相似文献   

2.
斯皮瓦克是庶民学派①的核心成员之一。她扩展了早期庶民学派所使用的核心概念,修正了庶民学派早期的批评方法,有效勾勒出了庶民经验被擦除的历史踪迹及其背后的权力运作,进而挖掘了庶民反抗所具有的政治意义,为建构包含庶民经验的知识生产范式创造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矣义国是之不可不定也。邪正之不两立也。黑白之不可淆也。冰炭之不相容也。薰莸之不同器也。国是不定则民之视听乱。心志惑视听乱心志惑而望宇内清和咸理无有邪氣姦于其间者是求焰之熄而益其薪。觊水之清而投以濁也鸟可得哉。孟子闢杨墨世称好辨而七篇将终有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之语是何意耶。  相似文献   

4.
经义二篇     
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矣义嗟夫。世道之衰。人心之坏也。人心之坏。正道之微也。正道者帝王圣贤之大经也。经维(?)天下万世之庶民也维(?)天下万世庶民之世道人心也。经不正则邪慝起焉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也。道所为是者而邪慝或以为非道所为非者而邪慝或以为是是非之颠倒孰有甚于此哉。愚庶民之耳目猶浅愚庶民之心思实深左道之  相似文献   

5.
中国封建地主阶级始终在政治身份和社会地位上,存在着缙绅与庶民的严格等级划分。所谓庶民地主系指地主阶级中非身份性的阶层,其中尤以中小地主居多。清代前期,保定地区的土地关系中,庶民中小地主滋生发展的社会现象十分突出,清楚地反映出封建社会后期经济、政治发生深刻变化的基本特点。本文对此试加论述。  相似文献   

6.
唐末五代的战乱摧毁了六朝以来的士族门第,泯合了士庶界限,形成文化的庶民化转向。北宋庶民士人群体的日益壮大及儒学复兴潮流造成士人的群体自觉,使之形成不同于唐代的新型人格形态。与之相应,士人的文化趣味也因其庶民背景及政治地位的上升而呈现出士、庶冲突的矛盾性,宋代士人对词的雅化正是对这种矛盾的调和。随着功利价值的甚嚣尘上,士人的审美趣味与庶民文化趋于合流,士人进行俗词创作,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士、庶合流的最终完成。  相似文献   

7.
古代小说被轻视的历史境遇实质是权力文化和文人文化对民间文化排斥的结果,表明了广大庶民在政治、经济不平等之后的文化不平等的历史事实。小说观念上,因其远离“大道”和“街谈巷语”而被权力文化与文人文化分别从政治、道德层面和艺术层面排斥。在小说主题上,其“忠义”的政治倾向其实并不一致。忠是以皇权为中心的政治意识的伦理化,义则是个体化的人格境界。后者往往构成庶民社会破坏社会既定秩序的道德依据。小说内容的传奇性是以庶民的“尚奇”意识为导向的,是其对自己存在状态的一种人生物想和心理体验。由神怪、侠义、公案、性爱小说所表现出来的奇物、奇人、奇事、奇情不仅是庶民的道德需要,也是审美需要,完整地体现了庶民社会的宗教、道德、政治和婚爱价值观。以奇为是的叙述显示出古代小说美学形态的幼稚和商业机制的早熟。而叙事的大团圆结局与其说是一种审美原则,莫不如说是一种具有宗教色彩的庶民世界观。  相似文献   

8.
批判西方女性主义的帝国主义意识形态,分析庶民主体意识构造的复杂性,关注全球化时代的庶民权利是斯皮瓦克后殖民理论的主题.在借用各种异质性思想的同时,斯皮瓦克体现了后殖民知识分子反霸权和追求正义的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9.
晚近以来,印度庶民学派的崛起令国际学术界瞩目。庶民学派主要从"精英主义"取径和民族国家史模式两个方面,集中对民族主义史学进行批判,通过底层立场、跨学科方法和文本批判性的话语分析,努力构建一种在西方话语和模式之外的,能够展现第三世界历史发展差异性和多样性的非西方历史书写新范式。庶民学派的经验颇具理论价值和借鉴意义,并由此引发了对后殖民史学和全球史的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0.
朱熹在《家礼》中为庶民祭祖设计的一套制度,为明清宗族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首先,《家礼》中的祠堂是为庶民设计的具有家庙功能的祭祀场所,明代嘉靖"大礼议"之后,逐渐在民间社会普及开来。尽管明清祠堂与《家礼》中的祠堂有所不同,但《家礼》祠堂制度无疑是重要的理论来源。其次,朱熹在祠堂制度中谈到的"置祭田"观念为后世宗族发展共有经济提供了理论基础,以祭田为核心形成的族产是明清时期商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再次,朱熹在《家礼》中的小宗法设计与程颐提出的大宗法理念共同成为后世宗族祠堂运作、经济管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钱聪 《南方论刊》2013,(11):42-44,39
五四时期,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平民教育运动蓬勃兴起,探其原因则关键在于精英知识分子的倡导,庶民主义"民主"观的生成以及"主义"学说的泛滥而导致注重"实行"的凸显。然而随着实践的深入,这一运动却呈现出由平民教育运动向工农教育运动转变的发展走向,并对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句脍炙人口的古语,至今仍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传统“法律原则”。从这古语中,可以窥测到中国封建社会法律文化所特有的内涵及中国封建社会某些特征。一、试析“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相似文献   

13.
两宋时期,无论性别、季节、昼夜、风格、恋爱、失恋,羁旅、贬谪、国破、家亡,词人们皆爱登楼.楼是他们情感的发源之处,亦是他们抒发情感的出口.总体而言,宋代女性楼意象词的比例远大于男性,但其内容的涵盖面却远小于男性,且无论男女,楼意象词所抒发的情感皆以伤感为基调.  相似文献   

14.
王毅 《学术界》2004,(5):174-190
中国皇权社会赋税制度与西方宪政税制的根本区别在于其法理基础不同.中国皇权社会赋税制度的法理基础是"编户齐民"制度,否认庶民的人身权利和财产私有权,"衣服饮食,悉自于皇恩",百姓纳税服役是报答"皇恩",所以无论是赋税或劳役,都根据皇家的需要,具有专制性和掠夺性.西方宪政税制的法理基础是承认公民的人身权利和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国家制税权的取得必须遵循一套法律程序,具有严格的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15.
城与郭都是中国古代都城的重要建筑。然而,最初的城堡与城市,常常只有一道夯土城墙,并无城郭之别。其作用既卫君又守民,是各族贵族和庶民共同防御外敌的设施。春秋战国之时,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迅速扩大。而城市居民身份的混杂,迫使贵族把自己与庶民百姓分隔居住在不同的城区,从而形成了卫君之城与守民之郭的区别。但此时的城郭大多并列而置,并未形成内城外郭的回形布局定式。只有在封建社会专制皇权唯我独尊的思想指导下,才逐渐形成内城卫君,外郭守民的布局格式。  相似文献   

16.
灵台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圃,(鹿匕)鹿攸伏。(鹿匕)鹿濯濯,开始筑灵台,经营复经营。百姓来建造,不久即完成。开始莫着急,来者更欢腾。王到灵圃里,母鹿多安逸。母鹿体肥泽,  相似文献   

17.
明清时期的徽州地区逐渐流行的奢侈风气引起了官府和士绅的高度重视,促使他们积极从事革除奢侈风气的努力。对于官府禁令来说,禁止奢侈风气中的僭越,建立一个尊卑有序的社会是其主要目标,而士绅的改革而言,他们期望直接面对庶民大众,他们的禁奢是从自我到宗族乡村的过程。官方和士绅的作用往往是交互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社会结构方面考察了汉代商人群体的社会构成问题。作者认为,汉代商人的社会构成主要包括官僚贵族,庶民地主、贩运商人和市籍商人等,其中庶民地主、贩运商人和市籍商人是汉代商人社会构成的主体。汉代商人社会构成较复杂,这是当时商业发展的结果,同时也反映了汉代社会结构进一步开放,商人社会地位的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9.
论顿挫美     
“顿挫”美的类别“顿挫”美是具有多种类别的形态类,不限于诗歌、散文,而且普适于小说、戏剧。这就可以看出,“顿挫”美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美学形态,涵盖面甚为广泛。现分类探讨于下: 情景的顿挫美在文学作品中,不同形态的情景具由不同的美学结构和审美效应,孰优孰劣,不可妄加轩轾。诚如王国  相似文献   

20.
李艳 《天府新论》2013,(4):128-132
道教劝善书的基本思想集中体现在劝善戒恶、阴骘观念、因果报应三个方面。晚明以来,文人知识阶层加强了通俗文学的劝诫功能,看到善书与戏曲,传播与受众的主体都在民间,即广大庶民阶层,于是辅教风化,劝善于戏。道教劝善书在明清时期广泛流布,由于它在文义内容上的通俗性、操作上的简易性,使其与有高台教化传统的传奇戏曲共同成为维系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结构及道德秩序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