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向孩子学习     
从女儿出生开始,我一直向她学习。她两岁半时,我带她出国旅行,要坐六个多小时的飞机。我以为她会烦,但飞机上天后,她兴奋地看着窗外说:"妈妈,我们到外边去吧。"我说:"不能到外边去。""我们坐飞机不就是为了到外边去吗?"我才知道她是把飞机当"神七"了——上天是为了出舱行走。我们把飞机  相似文献   

2.
张小启是一个聪慧美丽、温柔恬静的女子。合作伙伴和员工们却都喜欢称她"启哥",或直接叫她"哥",并给她起了个外号"钢铁侠"。她大学毕业后从最底层打工做起,几年时间里从白领到金领,直至创办广州能率教育科技有限公  相似文献   

3.
奶奶的星星     
正我是奶奶带大的。不知有多少人当着我的面对奶奶说:"奶奶带起来的,长大了也忘不了奶奶。"奶奶则会紧紧地把我搂在怀里,笑笑说:"等不到那会儿哟!"仿佛已经满足了的样子。奶奶最喜欢的是让我给她踩腰、踩背。一到晚上,她常常腰疼、背疼,就叫我站到她身上去,来来回回地踩。她趴在床上"哎哟哎哟"的,还一个劲儿地夸我。我可是最不耐烦干这个,踩她的腰和背可真是够漫长的。  相似文献   

4.
《社区》2007,(21)
退休28年之后,黄少英已经基本没有什么需要她本人和社会打交道的事务了。这个广州老婆婆,每月固定一次从银行取出国家发给她的社保"养老钱"。她每天下楼一次,只为参加她最喜爱的社交活动——到离家几十米的茶楼,和一帮老街坊喝早茶。但前不久,这笔"养老钱"出了问题,她不得不费尽周折,向政府有关部门证明:她还活着。  相似文献   

5.
吴迪 《新天地》2013,(6):18-19
"穷也要美"暮春时节,我和77岁的婚纱设计大师陈富美相约在一家日式小馆子见面。她穿了一件藏蓝色的粗布褂子,红色、绿色、黄色的装饰边让我立刻联想到藏族妇女的五彩围裙——"帮典"。她走了  相似文献   

6.
<正>因为爱孩子,她选择了做一名幼儿教师;也是因为这份爱,她几经周折,负债创业,开办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幼儿园。从1996年到今天,从只有28个孩子的幼儿园到如今登陆澳洲上市的大型教育集团,她用十四年执着的追求和永不放弃的精神,带领她的团队走出了一条"笑笑"特色的成功之路!她就是童永榕,杭州笑笑教育集团的董事长。  相似文献   

7.
正她是一名普通的社区工作者。说到她,社区里没有谁不竖起大拇指:每天清晨,她会带领志愿者们一起打扫小区卫生;邻里间有矛盾了,她第一个到场调解,比"柏万青"还管用;社区里的大小活动,不少是她张罗的;一些孤老的家里,总会有她"路过"买来的水果、蔬菜,或是一把娇艳欲滴的鲜花。小时候,我是个大大咧咧的  相似文献   

8.
地衣 《华人时刊》2013,(5):70-73
你悲摧了吗?"悲摧"在这里既是"被催"之谐音,更指因"被催"而"悲摧"(悲惨)!即是"悲惨地催人泪下"的缩略语。那么你悲摧了吗?四月的节气走得婉约、阳光而惊艳,春就这样在枝头闹着了,灵动的过于调皮与热闹。然而就在这生机蓬勃的背景里,却有这么一群年轻人过早失却了"春的风采",李燕就是其中的一个。面对笔者,李燕连说了几遍"真是烦死了!"。"好不容易有个五一小长假,又是催、催、催!"原来李燕的父母又"催婚"了——催她恋爱、催她相亲、催她结婚!她都被催怕了,以至于犯上了"假日烦躁症",只要一到假日,她下意识地烦躁不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一位亲戚打电话向我诉苦,说她都快让儿子气疯了。她跟我讲,一次,儿子吃饭时掉了不少饭粒在桌子上,吃完饭,竟随手就将饭粒全都掸到了地上。她批评儿子:"你不想收拾就放在那,怎么把饭粒都掸到地上了?"儿子立即朝她瞪眼睛:"不服?不服你把它舔掉!"亲戚说,儿子都已经初  相似文献   

10.
张帮俊 《老友》2014,(9):45-45
正老妈虽到了退休年纪,心却依然年轻着。在周围人眼里,老妈可称得上是"潮"。她不仅穿着时尚,更重要的是,人老心不老,对新鲜事物特别感兴趣,并且愿意尝试。智能手机、微博、微信……这些她早就玩腻味了。前些天,她问我:"最近有什么新鲜玩意,让我也尝试一下。"对于没接触过的东西,老妈天生有好奇  相似文献   

11.
在波兰上大学期间,她选择了汉学,原因是喜欢中国的历史:从唐诗、宋词到乾隆、康熙都是她的最爱,甚至说起《离骚》也充满了激情。后来到北京大学再次攻读中文专业的时候,她承认她已经跟中国分不开了。这个有着浓厚中国情结的波兰女人,用极其标准的普通话介绍自己:"你好,我是吴倩……"  相似文献   

12.
《老友》2003,(11)
——"我跟太太认识的时候,她才十六岁。"——"是我已经答应了赵四,我堂堂做司令的,说话不算数?没有别的办法,我只有自杀!"——"我让你牺牲的东西太多了!"我跟太太认识的时候,她才十六岁。后来,我生病了,她到奉天来看我。她临走时,跟她爸爸说了,说要到奉天看我,她爸爸当时也没吱声,后来,老爷子登了报,把她赶出了祠堂,这样她就回不去了。所以,我说,天下事情就是这样,姻缘之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10月,我应聘到一家日企工作,需到总部大阪培训三个月。在大阪结识了江口纪香,她是个活泼热心的女孩,她知道我的住处离公司较远,就主动邀我和她一起住。一天早晨我发现她很奇怪,去厕所时,在进门前轻敲两下门,还会恭敬地说:"早上好。"闲聊时我问她:"纪香,早上厕所没人,你为啥总说早上好?"她说:"向厕神问好呀。"我惊讶地张着嘴巴问:"厕神?"她认真地跟我讲,厕神是日本众神仙当中最美艳的一个,谁家厕所时刻保持得干  相似文献   

14.
因为时间上与《物权法》出台接近,"最牛钉子户"有了不一样的意义"在维护个人权益这个层面,我已经尽了我最大的努力。"吴苹愉快地为自己的2007作着总结。到了年底,她的日子格外地忙碌。"所有帮助和支持过我们的人,我们都要感谢。"吴苹说,她对打来的电话向来来者不拒。对她来说.2007年3月堪称人生经历中的重大关口,她炼成了"史上最牛钉  相似文献   

15.
"傻"嫂嫂     
我的哥哥娶了一个"傻"嫂嫂,净干"傻"事。 嫂嫂刚来的时候,我就瞧她不顺眼。你看哪,扎着两条松散散的发辫,穿着农村里常见的衣裤,也不像别人家媳妇那样喜欢梳妆打扮,看上去一副傻里傻气的土样子。 嫂嫂刚过门,就和她的婆婆抢着刷锅、洗碗、做饭,忙里忙外,一刻也不消停。我说她新媳妇过门有福不会享,真"傻"。吃饭的时候,总该稳当会儿了吧?可她不!她总是让我们在桌边坐好,她自己去掀锅,然后把饭、菜、汤一样一样端到爸妈面前,我故意对  相似文献   

16.
船舷 《新天地》2012,(4):24
曾经家喻户晓的"著名知青"邢燕子今年已经71岁了,一脸的岁月沧桑,步履也有些蹒跚。唯一不变的是她对美好往昔的追忆,和对今天国家发展进步的欣喜。如今,心如止水的她每到毛主席、周总理的诞辰纪念日总会心潮澎湃,她不能忘记国家领导人对她的爱护和关怀。尤其是多  相似文献   

17.
如丧手机     
《北方人》2008,(6)
那天目睹了一位"80后"白领的状态,她脸色发白,失魂落魄,慌乱不堪,痛不欲生……哎呀,莫非是她父母出了什么问题吧?后来才明白,她是把手机弄丢了!等她飞速地补购到一个新款手机,抓在手里又是通话又是发短信以后,只见  相似文献   

18.
顾德惠 《新天地》2017,(6):38-39
国事家事与时进 陈 奇 曾 获 上 海 市1978年"三八红旗手"、"海利杯"1988-1989年度全国电影制片厂优秀电视剧"最佳演员"特别奖……荣誉证书数不胜数.漫谈《海棠依旧》剧情选取西花厅的布景地,话题自然引申到了北京城.陈奇告诉笔者,她与这座城市从小就有缘——原来,她的父亲原在北洋水师学堂求学,在开滦煤矿从事设计长车头机械设备制造,也在旧名"北平"的这座城里工作过,陈奇小时候随同父母生活.新中国成立后,她又因工作关系多次到北京短期居留,眷恋之情特浓.她以感恩新中国新社会的激情,在《海棠依旧》这部"献礼片"中全身心投入,塑造了虽然出场不多却也时发亮点的配角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9.
欣慰 《华人时刊》2013,(7):20-21
邓亚军是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司法鉴定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十七届全国人大代表。非典期间,同事相继辞职,她冒着生命危险在P3实验室坚持了三个月。印度洋海啸国际救援,她率领中国团队从被看低到获赞"超级明星",为祖国争得了巨大荣誉。她还作为首席科学家,从事包括亲子鉴定在内的司法业务近十年,目睹了诸多人间悲喜剧。让我们走近这位从古都西安走出的优秀女性。从西安"走"到中科院邓亚军出生于古都西安,从小学习成绩优异,高中毕业,她填报了西安医科大学法医系,被顺利录取。毕业后,在西安灞桥区公安分局干了  相似文献   

20.
我的一个女友,有一颗浪漫的心。分别十年后的一天晚上,我酒醉后打电话跟她说:"我想你了,想见见你。"我们相距200公里。几个小时后,我听到敲门声,门外站着她和她老公。她说:"只为你那句话,我要来看你。当时已经没有到这里的公共汽车,老公为我租了一辆车。"仅仅因为我酒后一句话,她就来了。我抱住她,好久好久,流下泪来。感动,是因为朋友的真诚,有时也是因为那种震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