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圣福 《江汉论坛》2005,4(7):91-94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主要有:利用资本主义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提倡和奖励私人资本参加根据地经济建设;合理调整劳资关系;引进和利用外资等。毛泽东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领导中央苏区的经济建设及所形成的经济建设思想,较之井冈山斗争时期的经济建设思想更为系统、更为科学和完整。他的中央苏区经济建设的思想,是在同党内“左倾”错误的斗争和反对国民党经济封锁,领导根据地军民开展经济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毛泽东中央苏区经济建设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与经济关系学说的创造性发展,它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原理与中国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实际紧密结合,丰富和发展了党关于红色政权和根据地建设的理论。  相似文献   

3.
试论毛泽东对外经济开放思想的历史发展黄钧达,任斌(一)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和形成的毛泽东对外经济开放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毛泽东的对外经济开放思想萌芽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当时提出的对外经济开放指的是革命根据地对根据地以外地区的贸...  相似文献   

4.
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资本主义”思想,所谓“新民主主义的资本主义”是指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或政权下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它不是泛指中国的一切资本主义经济,并不包括帝国主义国家在华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而是特指由中等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所代表的资本主义经济,即“不能操纵国计民生”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第一,“新民主主义的资本主义”具有生命力和革命性。这是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的资本主义”性质和作用的界定。毛泽东认为,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处在社会主义向上高涨、资本主义向下…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经济建设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和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本文拟就毛泽东经济建设思想的萌芽阶段——土地革命时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思想试作探索。土地革命是一场摧毁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耕者有其田”的革命;武装斗争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要坚持长期的武装斗争并最终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就必须把落后的农村变成巩固的革命根据地。因此,根据地建设特别是根据地经济建设,就成为革命  相似文献   

6.
中央革命根据地斗争时期,毛泽东在用主要精力抓军事斗争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在此期间,他不仅阐明了经济建设在革命战争中的重要地位,而且还提出了要有计划地发展根据地的商品经济、扩大根据地的对外贸易以及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等重要思想.这些思想对当前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有着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毛泽东对发展新民主主义商品经济的探索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商品经济思想,是毛泽东探索中国革命道路过程中,根据地经济建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初步形成于本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1928年至1930年,毛泽东通过对根据地圩场经济的深入调查和研究,得出了两个符合实际的重要结论:第一,圩场繁荣与否是检验党的政策是否正确的重要标尺之一。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后,认为根据地传统的圩场贸易业,事关国计民生,应重点扶持。1928年7月,他亲自主持创建了第一个红色圩场──大陇圩场,逢二、五、八为赶场日。同…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中国化的产物。它不仅具体表现在毛泽东的著作中,而且还表现在他的经济建设实践及其产生的深刻影响之中。为了认真学习和贯彻十四大精神,为了加快改革开放,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全面回顾和正确理解毛泽东的经济建设思想是必要的。近年来学术理论界对此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现概述如下。一、毛泽东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一种意见认为,毛泽东经济思想有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个时期,毛泽东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理论;二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史上,毛泽东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概念,并对新民主主义三  相似文献   

9.
"战争不但是军事和政治的竞赛,还是经济的竞赛."[1](P1024)经济斗争是井冈山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问题一直是建立和巩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基本问题.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在井冈山领导边界军民积极探索根据地建设的道路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成功地解决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进行革命的经济保障问题,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经济建设思想.文章试就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的经济建设思想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深刻地洞察到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 ,科学地确立了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模式。在正确分析和评价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及继承毛泽东等学习利用资本主义经济思想的基础上 ,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相似文献   

11.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宝库中,毛泽东的经济思想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因此,加强对毛泽东经济思想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中国国情,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提高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都有着重大意义。本文试就毛泽东的经济思想及其历史地位作一探讨。一、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三大贡献 (一) 毛泽东关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殖民地学说的创造性发展。马克思的巨著《资本论》,列宁的名著《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和《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殖民地的状况都作过一系列论述,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殖民  相似文献   

12.
吴学东 《学术论坛》2006,1(6):154-157
毛泽东的根据地发展战略思想,是民主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建设的十分重要的战略指导思想,是毛泽东及共产党人在实践的探索中逐步形成、发展以致完善、成熟的。它在中国革命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瑞娟 《中州学刊》2002,2(5):110-112
毛泽东关于争取中间力量的思想是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的。抗日战争时期 ,毛泽东总结各根据地斗争的经验 ,进一步提出要争取中间力量 ,必须发展进步势力 ,孤立顽固势力 ;必须扩大中间力量的对象 ;必须实行正确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政策。自此 ,中间力量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日趋活跃 ,逐渐成为一股在共产党领导下的重要的政治力量 ,为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四清”运动问题上,当时毛泽东和刘少奇两位领袖人物之间存在一些分歧。刘少奇认为应确立新民主主义秩序,割除封建主义尾巴,允许发展资本主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生产力。而毛泽东则过早地否定了新民主主义,要割资本主义的尾巴,以阶级斗争为纲,与资产阶级进行残酷的斗争。从中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5.
如何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经济,是中国现当代无法绕开的重大现实问题。毛泽东对这一问题做过有益的探索,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理论成果,认真梳理三个历史时期毛泽东的资本主义经济思想,总结其得失,对于今天我们正确认识与处理资本主义经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四清"运动问题上,当时毛泽东和刘少奇两位领袖人物之间存在一些分歧.刘少奇认为应确立新民主主义秩序,割除封建主义尾巴,允许发展资本主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生产力.而毛泽东则过早地否定了新民主主义,要割资本主义的尾巴,以阶级斗争为纲,与资产阶级进行残酷的斗争.从中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7.
刘少奇利用资本主义思想是伴随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探索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体现了党对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对资本主义进行了重新认识和思考,从对生产力社会性的认识,利用资本主义的范围、内容、形式等方面,实现了对刘少奇利用资本主义思想的继承和超越,对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的两制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是在学习俄国十月革命经验的基础上,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深入和根据地政权的巩固和发展,逐步创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根据地政权建设理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发表,标志着毛泽东根据地政权建设思想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苏区银行是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武装斗争的条件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1927年冬,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开创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3年4月,毛泽东同志领导的工农革命红军和朱德、陈毅同志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根据地进一步扩大,形成了武装割据的局面。同年五月。成立了湘赣边界苏维埃政府。与此同时,为了适应革命战争和开展经济工作的需要,根据地创办了自己的造币厂——井冈山上井银元造币厂。1929年2月,毛泽东同志率红四军进军赣西东固,同年,在中共东固区委的领导下,创建了东固平民银行。1931年秋,第三次反“围剿”战争取得  相似文献   

20.
杨雪芳 《学术探索》2013,(5):134-137
“大生产”和“组织起来”是毛泽东领导陕甘宁边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造的两件大事。为解决财政经济困难,毛泽东号召边区军民通过“自己动手”,达到“丰衣足食”,亲自领导边区的大生产运动。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开展的大生产运动,虽然不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但在当时仍然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也被毛泽东称之为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