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赞美姐姐(波兰)维·希姆博尔斯卡我姐姐不写诗,看来她也不大可能突然有兴致写诗。她像婆婆一样,她不写诗她像公公一样,他也不写诗。在我姐姐家里我感到安全:没有什么可触动我姐夫写诗。而虽然听起来有点像亚当·马切东斯基的一首诗,但我的亲戚们确实都不写诗。  相似文献   

2.
朋友     
我有一位真真正正的好朋友,她能在思想上给我启发,行动上给我引导;学习上给我帮助。她是严冬里的一盆火;她是我痛苦时一声亲切的问候;她是我深陷泥沼中时的一只援助之手。她虽然比我小一点,但却很懂事,每当我心情不好,闷闷不乐的时候,她总能首先看出我的心思,从而和我谈心,我就会把自己遇到的不快,一股脑儿地说给她听。她每次都耐心地听我诉苦,还与我一起分担,同时引导我凡事都要往好处想,也会不时的给我安慰,使我感到了无比温暖。在学习上,她的成绩比我好,尤其是数学,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可以不摆“架子”。我有弄不明白的题目,就经常拿去…  相似文献   

3.
《阅读与作文》2011,(5):18-19
每个人都想去空间站玩玩!那一定是一次奇妙的旅程。 2006年7月,美国女宇航员、海军上尉莉莎·诺瓦克乘坐"发现"号航天飞机前往国际空间站。她说:"航天飞机像一只猎鹰冲进太空。我就像一只猎鹰的蛋,在里面一点感觉也没有。突然,我生出来了,在太空。”莉莎是个很幽默的人。当记者问起一位男宇航员是不是她的情人时,她非常清晰地定位:”  相似文献   

4.
德拉·霍尔1994年在辛辛那提“好前程”婚姻介绍所登记时,其个人档案中有一栏这样写道:“我很温柔,也很敏感、有时百依百顺、有时又很放肆。”然后,她又挑逗性地补充道,“我是一个不可预测的女人”。 现已45岁的德拉娇小而娴静,这个白肤金发碧眼的离异妇女成了介绍所最引人注目的人物。“很是令人感兴趣”,一位约会对象回忆说,“她面带愠色,谈话时带有孩子般的稚气”。 通过婚姻介绍所,德拉为自己又找到了新的丈夫,55岁的胸外科医生达里尔·萨特瑞斯。他是美国  相似文献   

5.
论冰心早期儿童散文的抒情性——读《寄小读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心(谢婉莹)是我国五·四以来第一个有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家。她的文学创作始于“五·四”时期。她在小说、新诗、散文等方面都很有成就。比较而言,冰心最喜爱的还是散文,而且自认为了解孩子们的心理甚于了解成人的心理,因此写了不少给孩子  相似文献   

6.
第一美德     
赵海平 《社区》2009,(35):26-26
那天我去商场购物,人不多,队伍却始终停滞不前,我向前望去.看到一个衣着整齐的年轻女孩站在柜台前刷卡,她刷了很多次.可是每次刷卡机都无情地拒绝她。  相似文献   

7.
谭濛濛是民航上海中等专业学校三年级的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任班长的她,做任何事都很有责任感。我希望努力做好每一件事。谭濛濛笑着说。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现在已是校学生会主席的她.因今年上半年在虹桥机场担任机场大使表现出色而被评为最佳机场大使。  相似文献   

8.
1994年,当梅琳达·弗伦奇(Melinda French)与比尔·盖茨在夏威夷一个高尔夫球场举行的一次私人仪式上结婚时,她是微软公司一名29岁的管理人员。此后她一直刻意避免出头露面。西雅图当地人看到她就像你乐于看到的那样送孩子上学,或者在食品杂货店购物——似乎她不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女人。梅琳达仅有一次迟疑地走上全国性舞台,同意通过电子邮件回答《新闻周刊》高级编辑杰弗里·考利(Geoffrey Cowley)的问题。以下是他们交谈的要点。  相似文献   

9.
阿尔贝·卡缨认为:“文学从来都是形象的哲学。”这种看法完全适合于思想家让—保尔·萨特。萨特1974年8—9月在和西蒙娜·德·波伏瓦的最后一次谈话中说:“我要在提出我对世界的看法的同时,让我的文学作品或随笔中的人物,按照这种观点生活,我是在给我的同代人描述这种观点的。”可见,文学是萨特用来宣传自已的存在主义哲学的工具。1975年,米雪尔·贡塔问他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他的回答是:“政治和哲学。”事实上,文学不仅是萨特参加当代社会政治斗争的武器,也是他的存在主义思想得以广泛传播的重要媒介,萨特毕生对它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波伏瓦在她的回忆录中曾这样写道:“他既喜欢司汤达,又喜欢斯宾诺莎,他拒绝把哲学同文学割裂开来。”(《一个循规蹈矩的女子的回忆录》)  相似文献   

10.
姐姐爱美了     
今年,我姐姐二十芳龄。读大学一年级。姐姐一个月回来一次。每次回来都穿得很华丽。嘿嘿!我发现姐姐最近特爱美。连出去吃顿饭,她也要在镜子前而化装个两三小时。还得洗个头发,梳梳好。如果镜子不够大,她就跑到衣柜那边吧!”我无语。三十六计,走!到了第二天,我醒来,去刷牙。走进卫生间,睁开我朦胧的眼睛。  相似文献   

11.
事情始于1977年。当时苏联驻西德大使瓦连京·法林在雅可勃博士的私人牙科诊所里补牙。一次,他问医生是否可以去莫斯科看一个病人。对于私人牙医来说,其工作都是以小时来安排的,必须要预约一个月,而且要做各种准备,更何况要去的还是他一无所知的、条件极差的莫斯科。  相似文献   

12.
有一次,马克·吐温被邀请到法国的一个城市去演讲,到达的当天,他去理发店理发,理发师非常热情,不一会儿就和马克·吐温聊了起来。理发师问马克·吐温:“您不是本地人吧?”他回答:“我说过了,我还是第一次到这个美丽的城市。”理发师很高兴地告诉他:“你真走运,马克·吐温马上就要来了。他的演讲精彩极了,您晚上一定要去听吧?”他也很高兴地回答:“对,我一定要去。”理发师又问:“您已经有了入场券了吗?”他说:“不,还没有哩。”“可惜,太可惜了。”理发师替他惋惜道,“那您只能站着听了,坐票早就没有了。”马克·吐温很幽默地回答:“我与这…  相似文献   

13.
    
有一件事情搁在心里,堵得慌有一天,一个叫凌的女孩很兴奋地对我说:“老师,明天我爸爸就要回来了!”她爸爸在深圳打工,很少回家。“你来我家玩好吗?”我摸着她的头问:“想爸爸吗?”她很用力地点点头说:“当然想啦,爸爸一年才回来几次,我天天都梦见他。爸爸很爱我,每次回来都一直亲我,给我带好多玩具。”接着她开始  相似文献   

14.
玛丽·劳     
那时候我正上7年级,刚到哈格劳夫小姐班上。过去的经验告诉我,我我绝立的滋味可不太好受,所以我急于跟同学们搞好关系。午餐的时候,所有的女孩都围到我的桌旁问这问那,让我有些受宠若惊。她们虽然有些媒谋不休,但都是很友好的,因此我就不那么紧张了。我很快适应了新的生活。不久,有人指着一个人告诉我那就是班上的书呆子,玛丽·劳。实际上,她自称玛丽·劳阿伊斯。她是个有些神经质的女孩,表情死板,总是穿着过了时的衣服,长得并不丑。她有一双忧郁的黑眼睛,橄榄色的皮肤,黑黑亮亮的秀发像蚕丝一样,但是,她的头发是卷曲的,…  相似文献   

15.
当罗切斯特先生热烈地向简谈起他们即将进行的蜜月旅行时 ,他憧憬着“如今我将旧地重游 ,痼疾已经痊愈 ,心灵已被涤荡 ,还有一位真正的天使给我安慰与我同游。”他梦想中的天使与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妇女的职业》一文中提到的“维多利亚后期的岁月中 ,每一个房间里都有这样的天使”相吻合 ,他希望简·罗切斯特“富有同情心 ,十分迷人 ,绝无私心 ,擅长处理棘手的家庭生活艺术。她日日牺牲自我……处处心甘情愿地为他人着想 ,却从不曾有自己的想法和意愿。”①而作为女权主义先驱者的夏洛蒂·勃朗特却让简·爱明明白白的告诉罗切斯特 :“我不…  相似文献   

16.
有关作为整体的社会的情况又如何呢? 玛格丽持·撒切尔作过一次我认为属于最出色之列的演说。你们将发现,它只刊登在《华尔街杂志》上。这篇当代最出色的演说是两年半前在苏格兰教会发表的。玛格丽特·撒切尔说的是兼容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传统的真相,她说的话是十分珍贵的,这不仅因为我相信她所说的是真实的,她表  相似文献   

17.
辛西迪 《社区》2014,(17):26-26
一次同学聚会上,见到了自毕业后就音信皆无的宇舒。酒喝得多了点,情绪很是兴奋,我拉着她的手拼命找话题聊,一时间提到她的初恋,那是一水的曲折心酸、虐恋情深。我每次想起都替她心疼难受,何况是她自己呢。不确定她能走得出来,话一出口,立刻酒醒后悔,仔细观察宇舒的脸色。宇舒貌似不在意说那么久的事了,很多细节和情绪都已模糊了。  相似文献   

18.
沉石 《人生与伴侣》2006,(10):24-25
2003年秋天,我大学毕业进入一家大型企业。按规定必须下车间实习一年,带我的师傅叫王梅,只比我大一岁,长着一张漂亮的鹅蛋脸。她似乎对我的到来非常兴奋,每天都会问一些在我看来很无知的问题,比如你们大学时几个人住,如何去食堂买饭,逃课要不要紧,经常去舞会上泡帅哥吗,等等。每次看到她的大眼睛里闪着白痴的光芒我都忍不住别过头去。我天生不喜欢跟低智商的人打交道,尤其是一个长着如此漂亮脸蛋的低智商女人。晚上九点,我们把电炉开关打开,就去休息室聊天吃饭。休息室很大,坐满了人。大家谈的无非是米粉蒸肉的做法、股市行情及工资上调和下浮情况。对于如此恶俗的话题,我是丝毫没有兴趣听的。于是带小说去看。王梅悄悄对我说,别看书,被管劳动纪律的人抓住,不仅你要扣工资,我们都要连带被罚钱。我白了她一眼,说“许你们聊天就不许我看书吗々看书好歹还是学习知识,聊天简直就是浪费生命。”她愣愣地看着我不说话。料她那智商也听不懂。每次我看小说,她总是一副很紧张的样子。用瘦瘦的小身子挡在我前面。我说你别遮我的光线。她便笑笑,移开一点点,慢慢地,又遮了上未。一次我忍不住说,你怎么胆子这么小,不就罚点钱嘛,至于吗々她说你上班不就是为了赚钱,那干吗非要被罚钱呢々真是实用主义。我懒得跟她争辩。  相似文献   

19.
托马斯·哈代在其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书名下另加上了副标题,称谓“一个纯洁的女人”,由此可见作者对苔丝的立场观点。在哈代描绘的女性画廊里,苔丝是塑造得最优秀的女性形象。她不象朵荪·姚伯、伊丽莎白——杰恩,玛蒂·索斯那样甘受寂寞、安于环境、不与命运抗争,而是敢于自我牺牲,勇于自我反抗,对生活抱有美好的愿望。她的短短一生都是压迫和暴力的牺牲品。社会和法律当时却认为那些侮辱和迫害她的人是正当的,因为她不能自卫。而当她有生以来第一次进行自卫的时候,刚刚二十一岁的苔丝却被资产阶级法律推上了断头台。作者称苔丝为“一个纯洁的女人”,是对  相似文献   

20.
校园编辑部     
如果能重来,我想好好对待同学小吴。小吴平时独来独往,在班级里没什么朋友。我以为她天生内向,不爱社交,因此从不与她主动交流,也不了解她平时喜欢什么、关注什么。有一次,我与班上几位熟悉的同学组织了一个小型聚会,小吴也来了,大家都很惊讶。可惊讶过后,我们很快聊起了自己感兴趣的事,没怎么关心小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