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洲经济在自生自灭吗?时至今日,我们对这种千篇一律让人沮丧的标题已经耳熟能详。《纽约时报》近来宣称,“欧洲在全球复苏中落后了。”布隆伯格(Bloomberg)在4月报道说,“在经济竞争力研究方面美国超过了正在扩大的欧洲。”一位美国经济学家在2003年9月嘲弄说:“期盼看到经济复苏的大部分欧洲人将不得不在电视上观看它。”(是的,这就是身为国  相似文献   

2.
未来在心中     
三个人在砌一堵墙。有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人没好气地答:“没看见吗?砌墙!”第二个人抬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幢楼。”第三个人边干边哼着歌曲,他的笑容很灿烂:“我们正在建设一座新的城市。”十年后,第一个人在另一个工地上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中画图,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呢?他  相似文献   

3.
新安全结构 克林顿总统曾在一年中4次前往欧洲。总统对此花这么多时间和精力,是为了强调一个客观而很少被认识到的事实:从超越美国对欧洲承担的传统“义务”的意义上说,美国已成了一个欧洲大国。半个世纪来,美国参与欧洲事务,一直是欧洲大陆保持均势的必要条件之一;在21世纪,欧洲仍需要美国积极参与其事务。反过来,一个不  相似文献   

4.
美国梦曾经让人神往.如今,美国梦已风光不再.就像一轮落日的余晖,美国梦正在悄然溜走.到了我们重新审视与思考美国梦的时候了.我们要在批判美国梦中发现中国梦的未来,即:中国梦需汲取美国梦的合理内核,又要反思美国梦的理论与实践路径,以避免出现困境.中国梦将会在修正美国梦中崛起:从人与自身的关系看,中国梦以多向度的梦修正单向度的梦,既强调见物,更强调见人;从人与社会的关系看,中国梦以集体主义修正个人主义,是他人的幸福梦;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中国梦以均势“对话”修正强势“独白”,是自然观的反转.  相似文献   

5.
“盐”格要求有益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美国前任总统里根先生已经辞世了,但他风趣幽默的性格让人难以忘怀。就目前来说,在曾经担任美国总统的人中,里根是寿命最长的一个。里根在任美国总统时,有好事记者问他长寿的秘诀,里根不假思索地说:“少吃盐。”谁知这一“脱口秀”竟引来了当地盐商的反对,有关里根的“食盐  相似文献   

6.
中学时代我就由衷地敬佩袁隆平先生 ,不只是他让我吃饱了饭 ,更重要的是他那一脸纯朴而极具亲和力的微笑。每次看到他的微笑总会产生一股强烈的欲走近他的冲动。多年来 ,我无数次地进出各大书店 ,每当看到琳琅满目的各种名人传记 ,心里就犯嘀咕“怎么就没有一本袁隆平传呢 ?”直到 2 0 0 3年 5月我才意外地得到一本《禾下乘凉梦———袁隆平传》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2 0 0 3年 5月版 )。“禾下乘凉梦”我轻轻地念着这个书名 ,一股清凉而优雅的诗意扑面而来 ,顿觉进入了让人迷醉的童话世界 ,还来不及打开书页 ,只是看着它那充满袁隆平梦幻色…  相似文献   

7.
唐君毅先生强调研究文化问题不能只从已经完成和实现的结果去看,而应切入文化现象的精神根源。由此对中西文化精神进行比较,他提出了“道德艺术精神”与“科学宗教精神”、“自觉地求实现”与“自觉地求表现”、“圆而神”与“方以智”的几种差异说。在第三代新儒家手上这又进一步演绎为“内在超越”与“外在超越”的对举  相似文献   

8.
“父亲一定要是个负责任的男子汉!”杨格萍是个美籍华裔,家住美国洛杉矶。女儿玛丽10岁时,一次因病需输血,让玛丽意外得知了一个秘密:爸爸昆汀并不是她的亲生父亲。昆汀先生是洛杉矶市郊附近一个森林公园的看林员,他身材魁梧,皮肤黝黑,是个沉默寡言的人,每个  相似文献   

9.
盖茨比——美国梦的牺牲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美国著名的小说家弗·司各特·菲兹杰拉德(F.Scott Fitsgerald)于1925年发表了他的杰作:《伟大的盖茨比》.这部长篇小说的问世,受到了文艺批评界的赞赏和推崇,被著名的诗人兼批评家托·斯·艾略特(T.S.Eliot)誉称为“自亨利·詹姆斯以来美国小说迈出的第一步.”它被讨论,被赞美的次数不逊于20世纪任何一部美国小说.许多批评家一致认为《伟大的盖茨比》的主题是关于美国梦的幻灭.美国梦的幻灭是20世纪以来美国文学中的一个传统的主题.德莱塞的《嘉丽妹妹》、杰克·伦敦的《马丁·伊登》及本文所讨论的《伟大的盖茨比》都是表现这一主题的力作.这三部作品中的主人翁都是美国梦的牺牲品.但是,“嘉丽妹妹”和马丁·伊顿是被美国梦中的物质层面的东西异化了,而盖茨比更富于浪漫主义的理想,他并不希罕毫华的生活,他向往的是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享受——纯洁的爱情.为了爱情,他牺牲了自己的一切,他的追求与毁灭极具有悲剧性,因此本文将着重分析美国梦的腐朽性和盖茨比追寻它的盲目性,从而得出盖茨比是美国梦的牺牲品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0.
“差不多先生”,1942年诞生在胡适笔下(见《差不多先生传》)。他是懒人的代表,办事粗枝大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思想却很不细密”,办事很“不认真”。让他买红糖,他买成了白糖;让他记账,“十”字写成了“千”字;要他请“人医”王医生,他却请来了“牛医”汪医生……在他看来,“红糖”与“白糖”,“十”字与“千”字,“人医王医生”与“牛医汪医生”,都是差不多的,无碍大局。“差不多先生”虽然早已寿终正寝,但他却子孙满堂。今天仍有大大小小男男女女的“差不多先生”。北京某医院的一名医生就是一个“差不多先生”。他给一位患了…  相似文献   

11.
人的奥秘在于精神——高清海哲学思想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清海先生毕生致力于哲学思想变革,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人是哲学的奥秘”、“实践是人的奥秘”和“精神是人的奥秘”这三个命题中。高先生晚年通过对实践与精神之间关系的反思,最终以“精神是人的奥秘”否定和扬弃了代表着他所创立的实践哲学理论核心内容的“实践是人的奥秘”的哲学论断。  相似文献   

12.
高清海先生毕生致力于哲学思想变革,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人是哲学的奥秘”、“实践是人的奥秘”和“精神是人的奥秘”这三个命题中。高先生晚年通过对实践与精神之间关系的反思,最终以“精神是人的奥秘”否定和扬弃了代表着他所创立的实践哲学理论核心内容的“实践是人的奥秘”的哲学论断。  相似文献   

13.
早春时节,黄柏龄女士出现在江苏省政协会议的大厅里,这位新增选的江苏省政协香港委员受到了新闻记者的注意。她身着套装风衣,神情从容专注,给人自然开阔的感觉,一如春风宜人。 世界景泰蓝大王陈玉书先生的《商旅生涯不是梦》揭示了他成功的奥秘,黄柏龄,这位被陈先生称作“掌握他事业的钥匙”的夫人,她成功的奥秘又在哪里?她是怎样一个风格的人呢?记者产生了探访的强烈愿望。 如约来到黄柏龄女士下榻的金陵饭店,她刚刚从南京“总统府”回来,会议间,黄柏龄单独去游览了当年孙中山就任临  相似文献   

14.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对文艺复兴概念的使用,与他1919年的欧洲之行有关。必须把此书与蒋百里的《欧洲文艺复兴史》和他本人的《欧游心影录》对读,才能对其中的某些论述获得更深入的见解。胡适对梁启超将清代学术比作文艺复兴表示不满,认为只有正在进行中的“新思潮”才称得上这个名号,不过胡、梁双方的主张后来也都有向对方靠近的趋势,表明他们对“文艺复兴”的认知主要还是在象征层面展开。文艺复兴的概念不仅塑造了梁启超对清学的认知,也参与了他对当代文化运动的构想。在他的方案中,后者既是对清学精神的承继,也是对其不足的弥补和超越,从而被赋予了一种“后文艺复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尝试从总体上,探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英美两国小说的异同。 本世纪前提出这样的研究课题,也许没有多少价值。因为美国尽管早在一七八三年就开始从政治、经济上独立,但在文化、文学上却长期处于对欧洲、尤其是英国的依赖地位。这种状况可以从十九世纪英国评论家锡德尼·史密斯(Sidney Smith)那里看到,他问:“在我们地球的各个角落,谁会读美国的书呢?!”那时的美国文学不过是欧洲文学的一个分支,美国的文学作品似乎只是用欧洲、英国的旧瓶装上美国的新酒。美国自己的评论家爱默生(Donald Emerson)也说过:“本世纪以前,虽然有许多美国作家具有了广泛的声誉,其中有些人还受到褒奖,更有少数对世界起过局部的影响作用,但是美国文学一直处于从属地位。它不过是以本国题材为内容的欧洲文学的一个分支。”  相似文献   

16.
都说美国人性格直率、出手大方,但是我认识的一位叫约翰·韦尔特的商人却是一位十分抠门儿的先生,他的一分钱当几分钱花的精神改变了我对当今美国人的看法,吝啬的美国人大有人在。 韦尔特几年前来中国经商,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他一改做设备引进行当而改为做玩具出口生意。要做玩具,必须要找准厂家,获得样品。而样品费通常是个敏感的问题,为了降低成本,韦尔特通过查询当地的电话号码本,取得了一些玩具厂家的电话、传真地址,然后,分别向这些玩具厂发去  相似文献   

17.
江亚平 《21世纪》2000,(3):36-38
作为一名音乐家,“奏响编钟,与2400年前的声音一起吟唱,那是我最深的梦……” 蜚声国际乐坛的大提琴家马友友在1997年香港回归之前曾说,作为一名音乐家,“奏响编钟,与2400年前的声音一起吟唱,那是我最深的梦……”1998年8月初的一天,当中国旅美作曲家谭盾先生携带他的作品《交响曲1997:天地人》和马友友以及中华编钟乐团一起来伦敦进行在英国的首场演出时,我有幸见到了这位大提琴家,并设法在他排练的间歇抽空进行了2个小时的专访。“我是中国人”马友友1955年出生在巴黎,1962年随父母迁居到美国…  相似文献   

18.
一位四川“诗人”最近告诉大家说:“美国人是我们最好的朋友,中国人在全世界唯一最好的朋友是美国人。”(《文摘周报》2006年1月27日转天津《老年时报》)“诗人”到底是“诗人”,竟然用了一个回环的修辞格反复强调美国人是中国人的好朋友,足见“美国人”在他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了。如果“诗人”仅仅对某些“中国人”说,我们由他说去;如果对全体中国人说,那就是强奸民意了。“美国人”是个大概念,其中确有好人,不可一概而论,应作具体分析。那么,“诗人”文中列举的“最好的朋友”是何种“美国人”呢?仅仅是帝国主义时代的美国政府和美国大兵!“…  相似文献   

19.
有一个美国人,42 岁了仍一 事无成,他认为自己倒霉透了: 离婚、破产、失业……他变得古 怪、易怒、脆弱,不知道人生 还有什么意义。他看到一个吉普 赛人在街头算命,就凑过去,让他给看看手相。他没有想到,吉 普赛人会对他这样说:“您是一个伟人,您很了不起!” 他一惊,随后一笑:“开什么玩笑?我怎么会是伟人!” 因为您就是华盛顿的化身!” 吉普赛人接着说:“您知道 此后,他对华盛顿产生了浓自己是谁吗?” 厚的兴趣。他找来许多与华盛顿 我是谁?我是个穷光蛋、倒 有关的书籍看起来,并开始不…  相似文献   

20.
1946年诺贝尔奖得主赫尔曼·黑塞把“俄罗斯灵魂”阐释为原始基督精神的体现,即爱、信仰和受苦的精神。他认为这种精神正是欧洲理性和物质文明发展到极致之后的精神故乡,是欧洲走向新生的老师。黑塞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未来人”形象身上看到原始基督精神,也看到对传统道德和旧秩序的破坏力量,它们促使旧欧洲的没落,也意味着新欧洲的诞生。黑塞出于对现代文明的反思,主要把俄罗斯文化理解为欧洲的拯救者,虽然对政治国家意义上的俄国持否定态度,但他能以宽容之心接纳它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