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李大钊的美学思想徐良李大钊是中国现代思想的先驱者,也是五四时代精神的主要倡导者和中国一代美学思想的先行开创者。正如叶朗在《中国美学史大纲》中所说:“李大钊的美学是中国近代美学与现代美学的分界线。”李大钊以其崇高的美学理想,朝气蓬勃的美学实践精神和刚...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瞿秋白文化思想的发展历程及其相关背景为经 ,以贯穿于各时期的四方面特色为纬 ,企求全面体认瞿秋白革命文化观的来龙去脉、主要内容和精神品格 ;并在与李大钊、鲁迅、毛泽东文化思想的比照中确立瞿秋白革命文化观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从客体性到主体性到主体间性--西方美学体系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西方美学体系的历史演变,以相应哲学范式的历史演变为基础.古代西方哲学关注实体本体论,具有客体性特征,古代西方美学因而表现为客体性;近代西方哲学关注认识论,近代西方美学表现为主体性;现代西方哲学关注生存论,现代西方美学表现为主体间性.从客体性到主体性再到主体间性的范式转变,勾勒出西方美学体系的发展脉络,是今天建设中国现代美学的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美学思想史的研究中,对近代美学思想的研究是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近年来,随着近代文学研究冷落局面的改观,在近代美学思想的研究方面,也出现了新的势头。中国近代美学思想是绵延数千年的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向现代美学思想发展的过渡时代,是中国美学思想发生历史性变革的胎孕期,它在美学思想史上处于一个独特的地位。因此,深入开展中国近代美学思想的研究,开创近代美学思想研究的新局面,是使中国美学思想史的研究向纵深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浅谈中国共产党人与中国现代美学杨兆平本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是中国古典美学向中国现代美学嬗变、转进的历史时期,是一个从封闭的古典美学走向开放的中国现代美学的转折时期,也是一个在建树现代美学过程中最终接受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重要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如李大钊、陈...  相似文献   

6.
李大钊的早期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近代西方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中国传统文化对李大钊早期思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李大钊的早期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和文化思想上。传统文化并没有妨碍李大钊的进步,相反赋予了李大钊思想前进的内在积极因素,并使李大钊的早期思想更富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7.
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开创是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后中国学术发展的必然。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 ,李大钊就阐发劳动创造美的思想 ;他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不仅引进马克思主义的美学原理 ,而且在中国介绍西方的美学思想 ,并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美学理论对美学的诸多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李大钊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开创者  相似文献   

8.
五四时期不仅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现代”的转折点,也是中国美学精神从“古代”到“现代”的转折点。新的美学精神以科学化、民主化、民族化和大众化为特征。体现在新艺术形象上有三个特点:高扬典型化,摒弃类型化;高扬平民化,反对贵族化;强调科学化,摒弃神秘化。而这些,不仅是属于古代范畴的“近代”与属于现代范畴的“现代”的历史分界线,而且还是中国现代美学思想的真正起点。  相似文献   

9.
李大钊的早期思想是近代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西方政治体制模式促进了李大钊对民主政治的孜孜追求;西方民主精神塑造了李大钊作为民主斗士的精神风貌;西方文化的进化论根基给予了李大钊以进步的社会历史观。然而,李大钊通过对西方文化的观照和接纳,既表现出引进西方文化的开放心态,又表现出很强的民族心理选择机制,这又进一步促进了李大钊以开放性为特征的民主主义思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瞿秋白狱中文本既是他个人的思想原点,也体现了传统知识分子在转折期遭遇思想资源困境和身份转换的尴尬。瞿秋白的驳杂与坦诚使我们认识到古典与现代在思想承接上的同体共生,也引发出对中国文艺思想现代化进程这一历史难题的思索。  相似文献   

11.
早期李大钊对启动中国社会现代化条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大钊在民国初年至五四前夕就对中国社会现代化有所思考和研究 ,认为倡导现代民族主义精神、强化国家政权力量、培植新的现代化的势力是落后的中国启动社会现代化的条件。早期李大钊对启动中国社会现代化条件的思考是对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现代化的积极总结 ,在中国现代化思想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瞿秋白的审美趣味和批评基准与其思想变迁曲折紧密相连。作为古典文艺趣味纯正的文人,瞿秋白的文艺思想始终夹杂着中国古典的文艺趣味,但他最终仍选择朝向现代文艺思想进行艰难调适,并因此成为中国现代早期的文学家、马列主义文艺理论家和批评家。从贵族到小卒,瞿秋白试图着力完成古典文艺趣味的现代觅渡,其文艺思想历史轨迹对考察中国现代文艺的转折无疑具有重大发掘和体察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传统读书人向现代知识分子转变的历史链条中,父权的缺失对李大钊现代思想的确立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从家庭内部关系来看,父权缺失对李大钊的成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一方面砥砺了李大钊百折不挠的人生追求;另一方面,又促成了李大钊的个性解放。从社会文化方面来看,李大钊之所以能够确立现代思想,既与他所接受的传统文化有关,又与其所接受的西学有关。李大钊既传承了“铁肩担道义”的精神,又汲取了西方科学与民主的现代精神,这使其把人生理想与社会担当有机地对接起来,最终确立了以科学和民主为核心的现代思想。  相似文献   

14.
通过回顾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的历史,以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的革命思想和活动为主线,联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阐述了李大钊认识、传播和实践先进文化的历史过程及特点,说明了李大钊是我党历史上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光辉典范之一,永远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15.
瞿秋白对旧式农民革命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其关于中国革命基本思想形成的重要条件之一。他运用马克思关于农民阶级的理论对旧式农民革命进行科学分析,深刻地总结了它的经验教训,这是其对近代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历史经验总结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6.
早期李大钊不是激江苏省盐城赶有学院学报编辑部想转变过程的.早期李大钊同进步党研究系存在着较密切的关系,只是随着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进步党研究系保守反动的面目逐渐显现时,李大钊才逐渐转向研究系的反面,成为一名民主主义者.李大钊的思想转变的内在动力在于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7.
通过李大钊的文章可以了解到,李大钊一生的思想和政治倾向,经历了前反满清、反满清、资本主义立宪、无产阶级革命等几个时期。一位反对暴力和革命的谦谦君子最终走上无产阶级革命道路,这个历程,浓缩了近、现代中国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近现代文化是从鸦片战争之后形成的 ,西方强势文化的撞击 ,使中国的封建文化体系逐渐解体 ;封建官僚集团里改良派和保守派的斗争 ,逐渐确立了“中体西用”的近代文化思想 ,在改良派受到压制的时候 ,以孙中山为旗帜的在野知识分子的革命派就发展起来了 ,民主、共和的文化思想 ,是中国划时代的文化思想。五四产生了中国独立的知识分子阶层 ,现代文化就从五四开始。独立的知识分子阶层又分化出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马列主义的革命文化 ,以胡适为首的学院派文化和以鲁迅为代表的社会派文化 ,这三派文化都源于科学和民主的现代文化思想。  相似文献   

19.
鲁迅与瞿秋白分属“五四的一代”和“大革命的一代”,他们具有类似的家庭背景及早年经历;在现代中国“革命”路径的选择中,鲁迅一生坚守文化批判和思想革命的入世向度,瞿秋白则由思想革命走向政治革命并为之献身;作为现代中国的两位杰出人物,鲁迅和瞿秋白的主体世界具有勃郁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精神特性,表现出“战士”气质和反思性特征,他们以各自的入世方式承负沉重的社会担当。  相似文献   

20.
李大钊(1888年——1927年)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是中国早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宣传家和理论家,是中国革命史上不朽的战斗者,是一位杰出的历史科学家。李大钊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有着显要的地位,是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他在五四运动前后所写的许多重要的篇章,哺育了五四时期的整个青年一代。他的思想,闪烁着时代的光芒,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从辛亥革命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巨大变化。由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