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认为 ,私有制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而以公有制取代私有制将经历一个长期的渐进式的过程 ,而且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 ,社会化大生产和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是私有制消亡的物质前提。由于社会变迁的极端复杂性和不同国家间存在的巨大差异 ,决定了社会主义社会所有制模式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2.
关于正确理解马克思"消灭私有制"理论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认为,私有制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而以公有制取代私有制将经历一个长期的渐进式的过程,而且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社会化大生产和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是私有制消亡的物质前提。然而,由于社会变迁的极端复杂性和不同国家间存在的巨大差异,决定了社会主义社会所有制模式的多样化趋向及经典作家始料不及的诸多特质。  相似文献   

3.
正确理解马克思私有财产理论的科学内涵,对于认识马克思早期思想形成和发展,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和体系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通过对国民经济学所涉及劳动、工资、资本、地租等经济要素进行分析和批判,揭示出一个重要的理论核心即劳动的异化现象与私有财产的关系。马克思阐述了私有财产作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特定历史现象,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过程,在对其道德性批判的同时,也肯定了私有财产的历史价值。资本主义私有制为过渡到更高的社会形态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私有制的消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反映了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3.国家是分层次的,不能通通打碎   如果前述的认识是合乎逻辑的和可取的,那么,我们必然要得出下列结论:   (1)“阶级国家”是国家本质的层次之一,“公共国家”也是国家的一个本质层次。阶级国家或国家的阶级本质、阶级层次,起源于私有制及阶级产生之后和必将消亡于私有制及阶级消灭之后。阶级层次会和其他层次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它会在其他层次上打上自己的烙印,但不能代替其他层次,更不能取消其他层次的本质和规律。而公共国家或国家的公共本质、公共层次,则起源于私有制及阶级产生以前和必将继续存在于私有制及阶级消灭之…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私营经济存在与发展的长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证了私营经济存在与发展的长期性。其主要依据是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 ,我国不具备消灭私有制实行单一公有制的条件。消灭私有制任务的长期性决定了私营经济存在与发展的长期性 ;从世界各国的发展看 ,私营经济适合现代生产力的发展 ,仍有较强的生命力 ,不会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很快消亡 ;私营经济的长期存在、发展也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微观基础 ,以私营经济为主体的非公有制经济必然会长期存在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生产与所有制的关系。指出所有制产生于生产,并随着生产方式而演变;私有制在生产方式发展到一定高度而消亡;一定的所有制形式对一定的生产具有促进或阻碍作用;正确认识生产与所有制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如何认识现实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纵向分析了中国改革开放2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与发展私有制经济是分不开的;从横向分析了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是私有制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提出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发展私有制经济才能加快西部经济的发展步伐,并提出了发展私有制经济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个体经济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是生产力有所发展但还没有充分发展的产物,它在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上产生,也将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而消亡。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分工和私有制的出现,氏族公社逐步解体,于是游离出了一批个体经济。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个体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尤其在封建社  相似文献   

9.
人性在私有制产生和消灭过程中的作用朱新山国内几乎所有政治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方面的教科书在回答私有制如何产生时,一般这样来解释:在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开始出现剩余产品。氏族首领等少数人利用职务之便,将其据为己有,这样就逐渐产生了私有制。人们不...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私有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私有制及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思想理论是最严正、最科学的,至今仍是我们认识和对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有制经济的指南。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是他对私有制认识的一个重大转折,是从拘泥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主义消灭私有制论,转到现实的社会主义存在私有制论。毛泽东曾过急地主张“让资本主义绝种”,但实践又使他清醒认识到,只要社会需要,搞一点资本主义也可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允许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构成了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邓小平结合中国实际,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私有制的思想和理论。  相似文献   

11.
第一,关于私有财产的问题。马克思在公有制的前提下是承认私有财产的,他在《资本论》(第一卷)关于资本积累的趋势中认为,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次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自身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建私有制,  相似文献   

12.
私有制与私有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私有制与私有化胡培兆改革开放过程中,特别是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中,理论上常常牵涉到私有制与私有化问题。可能因为思想方法混乱,或者言不由衷,因而理论界对此含糊其辞者有之,说话模棱两可、似是而非者有之。于是,我写此文提出讨论。一、私有制的内涵与复出途径马克思...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宗教思想轨迹是:信奉、批判、反思.在第三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对宗教消亡的看法发生改变,认为宗教不会随着私有制的灭亡而消亡;他们对宗教的文化价值也有了新的认识.宗教的文化价值包括工艺和技术的进步、理性的有限发展、大学的形成以及对自由思想的培植等.提出了任何一种信仰体系所必然具有的宗教性的存在这一概念.马克思主义在求善的价值追求上与宗教有相似性;对未知的承认和无限的追求,同样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否则人们会因为在此生不一定看到美好的未来而放弃自己的信仰.  相似文献   

14.
理论与实践中关于所有制问题的论争,一定程度上是对马克思所有制思想认知上的分歧。为厘清论争的焦点与分歧,需要回到马克思所有制思想生成的逻辑理路当中:从马克思第一次遇到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题,使其认识到建立社会主义所有制的目的是维护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从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剩余导致分工产生了私有制,使其认识到未来建立社会主义所有制的依据是现实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从对资本主义私有制产生、发展、消亡历程的整体把握,使其认识到未来社会主义所有制是所有、占有、支配、使用关系的总和。追溯马克思所有制思想生成的逻辑理路,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所有制思想的内涵,是将马克思所有制思想精准应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实践的理论归旨。  相似文献   

15.
周建明 《社会科学》2006,2(11):19-28
“社会”、“社会伦理”、“社会主义”这些概念都是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产物。这些概念在推进以扬弃私有制为目标的社会进步和指导社会革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中文的语境里,对社会、社会伦理的理解还没有清晰的界定,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也还在不断根据实践的发展而予以检验和总结。在面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时,考察这几个概念的起源以及在历史过程中的发展变化,对于理解社会主义的含义应是扬弃私有制,而不只是简单地废除私有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于家庭的研究,在我国的理论界尚属薄弱环节。家庭社会学在我国的兴起,大约是始于本世纪八十年代初,而这一学科在国外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近年来,国内也出了不少研究家庭的论文、专著,这些论文和专著对于揭示家庭的演化过程及其发展规律,无疑是起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奇怪的是,这些文章在论及“家庭是否会消亡”这一问题时,大多是避而不谈,或者含糊其辞,有“勇敢”者,也只是把“家庭必然消亡”作为一个观点提出来,并未作详细论述。究其原因,大约有二:第一,“理论根据”不足。国内研究家庭问题者,大都以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的观点为主要的理论根据,因为该书是马克思主义家庭社会学的经典著作。恩格斯在书中论及家庭是否会消亡时有这样一段话。  相似文献   

17.
试论“劳动者共同所有制”黄顺基私有制和公有制是一对矛盾,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如何实现从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化,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与实际问题。1994年4月,开封博达电机(集团)公司,以2600万元购买原属...  相似文献   

18.
家长制家庭是从对偶家庭向一夫一妻制家庭的过渡形式,它又是从以血统关系为纽带的民族向以地域关系为基础的村社的过渡形式,因此它与父权制相始终。而父权制时期并不是阶级社会,它是原始社会的一个阶段,是向阶级社会的过渡阶段。故家长制家庭在其发展过程中,对阶级的产生,私有制的形成和国家的出现,准备了前提条件。在这个阶段,私有制并未确立,因为私有制是阶级社会的基础,而家长制家庭阶段,原始共有制尚未被彻底摧毁,但私有制正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在家长制家庭阶段出现了财产的二元化。私有财富的逐渐增多,不断蚕食共有制,最终取代共有制而确立了私有制,阶级社会产生了。  相似文献   

19.
“精神文明”概念探微徐秋原一精神文明是标志社会文明进步的动态概念。是一种历史现象,因此,应当首先从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加以考察。社会文明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曾对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作过周详的描述。在...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民主发展阶段的划分问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难度很大的问题。要想尽可能地划分得合理、科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特别是其中关于国体和政体的原理、关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能原理、关于国家消亡的原理为依据,以社会主义的现实发展为基础。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过程,是政体和国体逐步相适应的过程;是国家逐步社会化的过程,即马克思所说“社会把国家政权重新收回,把它从统治社会、压迫社会的力量变成社会本身的生命力”①的过程;也是国家走向消亡亦即民主走向消亡的过程。这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漫长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主义的民主大致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