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关于翻译中信的标准在译史上一直是争论不休的话题。到底怎样才算信,各人的看法不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事实上,信的标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因文体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本文根据文学作品、科技作品及政论作品中对于词汇意义、修辞手段的不同需求来阐明信在不同文体翻译中的不同标准。  相似文献   

2.
针对翻译界对严复翻译理论"信、达、雅"所存在的偏见进行了反驳,提出严复翻译三标准存在的合理性.并指出对待这一理论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3.
受后现代翻译理论的影响,"信、达、雅"这一经典翻译标准遭到解构和质疑。本文重新对"信、达、雅"这一翻译标准进行分析,指出其在提出百年后仍适用于当代翻译实践。另外,本文认为,"信、达、雅"可以随着时代的得到进一步的补充和阐释。在"信、达、雅"的基础上"发挥译语优势"使"信、达、雅"更有现实和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信”、“达”、“雅” 之间的辩证关系。“信”是“达” 和“雅” 的基础。“达” 和“雅” 是“信” 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5.
从颜色词翻译例译说明:严复标准与功能对等标准各有其适用范围及各自亦存在解释力问题。  相似文献   

6.
根据严复所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结合中医学英译的实例,探讨中医英译实践和教学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7.
数字在不同的语言中都存在,但是,在翻译时却不能完全套用"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及不同的语境中,数字的语用意义不尽相同,若以功能对等的标准来衡量,则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一“洪荒造塔语言殊,从此人间要象胥”。由于多数民族、国家所采用的语言系统不同,使得翻译往往成为人们交际、交流中不可缺少的中介手段。正如法国当代比较文学家伊夫·谢夫莱尔(YvesChevrel)在《比较文学》一书中所指出的:“为了让具有不同理解模式、不同世界观的人得以沟通,翻译便是不可或缺的活动。”钱钟书先生对翻译的这种媒介功能也曾有过很形象生动的比喻:“它(翻译)是个居间者或联络员,介绍大家去认识外国作品,引诱大家去爱好外国作品,仿佛做媒似的,使国与国之间缔结了‘文学因缘’,缔结了国与国之间惟一的较少反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翻译的历史出发,结合日语翻译的实际例子,探讨了在日语翻译中的两个重要标准,提出了在日语翻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如何理解信、达、雅作为翻译标准的问题进行了阐明,说明了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1.
翻译标准一直是翻译理论界争论的焦点问题,学派众多,众说纷纭。国内翻译界,从严复的“信、达、雅”,到林语堂的“忠实、通顺和美”,再到许渊冲的“信、达、优”,都以“忠实”为前提。而国外译界推崇的“泰特勒三原则”和奈达的对等理论,也万变不离“信”。译者在翻译时要考虑的因素众多,但是准确是唯一标准,忠实是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2.
翻译不仅是把一种文字用另一种文字表达出来,而且还是两种不同的文化的融合。因此在英译汉时务必要注意一些翻译技巧,来使两种不同的文化进行交融,其中较为重要的是词类的转译;本文通过大量的例句说明了在英译汉时词类的转译法的一些技巧运用,特别是不同词类转译成动词的用法,强调了词类的转译法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信、达、雅”是翻译的基本原则。“信”指忠实原文 ,是翻译的基础 ;“达”指通顺明白地表达原作的思想 ;“雅”指通过生动的语言展现译著的文采。只有严格地遵循这些原则 ,才能使译作充分体现原作的风格  相似文献   

14.
从广义上将对外传播的翻译问题划为两类:误译和过于直译,诠释对外传播翻译中"信、达、雅"三字标准的含义。并辅以实例指出,如果译员能将"信、达、雅"正确贯彻到对外传播的翻译实践中去,就能得到既有效度又有信度的对外传播译稿。  相似文献   

15.
现代翻译操控理论认为翻译是译者在一定权利人或机构设立的意识形态体系内完成本人诗学追求的过程。通过阐述社会诗学因素与严复"信、达、雅"的关系,表明社会诗学因素对严复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严复认为,"译事三难信、达、雅"."信"是翻译之前提和基础,"达"是翻译之目的,"雅"是翻译之语体选择.在这一百多年时间里,对"信、达、雅"的阐释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其评判也是毁誉参半,莫衷一是.同时,在翻译实践中严复并没有严格遵守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这主要源于其西学救亡的翻译动机和当时官僚士大夫对西学的排斥.  相似文献   

17.
在界定翻译原则的基础上,比较了中西翻译理论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三家翻译原则,即中国严复的“信达雅”、英国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和美国奈达的“功能对等”原则,揭示出一条共同的翻译总则。  相似文献   

18.
文体对等是翻译过程中所要求达到对等的一个层面。本文通过统计正负文体成分在语篇中的比值,来量化评估译文与原文在文体上是否对等,通过实例评估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为量化评估译文质量开辟了一条道路。  相似文献   

19.
英语的词、词组、句子及段落在汉语里可能有几个同义而结构不大相同的语言形式 ,因此在翻译中就需要有所选择。选择的结果要使译文得体 ,很大程度上与文体密切相关。译文得体与否要以两种语言间的转换遵守同一律为前提。本文从词、词组、句子、语段和篇章等不同的语言平面讨论了科技英语翻译中的文体得体。  相似文献   

20.
厉鹗的诗词理论有重文轻道的倾向,他对诗词的艺术分析有明显的辨体色彩。传统的文体分析注重文体的共性,厉鹗的诗词文体注重的是文体的个性,他认为诗词文体的共性是建立在个性差异基础之上,没有个性便不会有共性。诗词是文人雅趣的表达方式,作为传统的文人,厉鹗认为雅是诗词的本性,反对粗豪和低俗的语体,诗文的话语方式要能体现文人的审美趣味。厉鹗还认为作家应该创造富于个性的诗体或词体,这是一个作家在创作上成熟的表现,创体要从学识的积累和品性的修炼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