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针对色纱织物存在不同颜色,密度检测具有较大难度的问题,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方向光源的色纱织物密度图像检测算法。利用织物的3D表面结构来弱化色纱织物的色彩信号,使用正方形分布的4个定向光源在特定的照射角度下对色纱织物进行照明及采样,再把4个图像进行融合,使融合后的图像集成了每张图像中较清晰的部分。对于局部加权回归算法中宽度系数不能因为织物改变而自适应的问题,提出了自适应算法,让不同织物具有适合的宽度系数去平滑其投影曲线。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准确率可达99.17%,适合在色纱织物密度检测方面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
为了控制产品质量,保障织物的美观和舒适性,针对织物表面的缺陷,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基于L0梯度最小化和K Means聚类的缺陷检测方法。主要分为2个步骤:首先,使用L0梯度最小化将缺陷图像进行平滑,去除背景纹理的影响,保留图像较大的边缘;然后,使用K Means聚类对平滑后的图像进行聚类,从而分割出缺陷区域。将该检测方法用于纺织厂收集的缺陷图像上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地检测出织物表面缺陷。该项研究提高了检测效率,满足织物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采用CCD摄像头拍摄机织物图像,根据其特性进行图像处理,自动寻找条纹方向并旋转图像.通过运用误差处理的方法,得到精确的织物经纬密度.研究结果表明,拍摄一幅图像即可快速得到织物的经纬两个方向的密度,比傅里叶变换和小波变换计算量小,并可以用于实际生产过程中的纺织品密度在线检测.  相似文献   

4.
针对工业零件含噪图像边缘检测,根据Canny算法原理,提出了一些改进策略,形成了一种矩形透镜最大梯度模边缘检测算法。采用中值滤波完成图像平滑,有效抑制了图像噪声;采用5×5邻域一阶偏导有限差分计算图像的梯度幅值,提高了边缘定位的精度;采用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求解了最优区域分割阈值,实现了边缘的自动检测。以磁环和极片工业零件图像边缘检测为例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去噪和边缘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数码印花生产过程中织物上出现的白丝、斑点以及褶皱等表面缺陷问题,课题组设计了基于加速鲁棒特征算法的印花织物表面缺陷检测系统。主要通过加速稳健特征算法(speeded up robust features,SURF)来进行图像配准;采用双向唯一性匹配法减少误配点,实现图像精准配准,并通过差分算法来提取缺陷信息。实验采用多幅图像对改进SURF算法的性能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新系统对印花织物表面缺陷的检测精度达到98%,达到了实际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6.
在纺织加工过程中,经常存在纱线与纱线、纱线与机件之间的相对运动,从而会出现纱线之间或纱线与其它材料的摩擦问题。纱线与纱线之间具有足够的摩擦力是织物尺寸稳定性良好的必要条件,但是过大的摩擦力会造成织造过程中的打纬困难从而影响布面的质量。摩擦系数的大小还会直接影响到织物的外观和风格。例如,纱线间摩擦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织物交织阻力的大小,若交织阻力偏大,织物手感一般偏硬,有粗糙感;若交织阻力偏小,织物在缝制加工和服用过程中易发生畸变。另外,纱线间的摩擦阻力对织物产生剪切变形的难易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做丰满胸部、背部的圆势都需要织物具有良好的剪切变形能力。所以,纱线摩擦系数的测定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对织物疵点的语义分割任务中因数据集规模限制,而导致网络出现的严重过拟合问题,课题组提出了针对织物的语义生成网络。语义生成网络使用随机产生的语义标签生成对应的织物缺陷图像,相较于传统数据增强方法,语义生成可生成全新图像,更贴近实际缺陷分布,并且可通过判别器对生成图像进行筛选;课题组将语义生成的图像作为语义分割网络的输入,相应的随机语义标签作为目标,免去标注过程,扩充语义分割网络的训练样本,提升网络性能;对于语义分割网络,提出尺寸自适应Dice损失函数,解决样本不平衡问题,提升网络对小尺寸的检测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尺寸自适应Dice损失函数使得模型精度提高11.1%,使用BEGAN扩充的数据集相较于传统方法扩充的数据集训练得到的模型精度提高7.4%。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织物结构 CAD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功能 .织物结构 CAD系统由纱线设计、组织设计、图形编辑、工艺设计及模拟显示等若干模块组成 ,可方便地完成织物组织设计、图形外观效果模拟显示功能 ,在纺织厂产品设计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  相似文献   

9.
针对轴承滚子端面目检损害工人视力以及误检率高的问题,课题组基于计算机视觉检测技术设计了轴承滚子端面自动检测系统。首先,设计了图像采集系统采集滚子端面图像,分析滚子端面缺陷类型的特点,通过对图像的滤波处理、最大类间方差阈值法二值化分割,提取了缺陷特征;然后,分别设定相应的感兴趣检测区域(ROI),定义检测目标的最大像素数作为判别缺陷特征的依据;最后,应用LabVIEW软件开发了计算机视觉自动检测软件系统。实践表明该系统能很好地实现滚子双端面缺陷的自动检测,能满足准确、高效、客观的实时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技术的计算机吻合器漏针自动检测方法.该检测系统通过微机控制CMOS摄像机拍下吻合器图像,采用二值化、特征提取和模糊聚类等一系列计算机视觉技术检测漏针.实践表明,该方法准确率高、速度快,比传统检测方法有着更高的可靠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长效型电镀缎面镍工艺 ,采用自行研制的缎面镍WD - 2 0系列添加剂 ,在中温、宽电流、免搅拌条件下 ,得到了外观均匀的缎面镍镀层 .同时 ,对各种工艺参数对镀层质量、镀层表面形貌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添加剂对镀液中镍粒子的电化学形为有一定的影响 .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神经网络非线性观测器的故障检测方法。它是将规范正交的小波函数作为基函数网络中的基函数 ,得到小波神经网络。通过小波的去噪和神经网络的自学习功能 ,获取系统输入输出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 ,进而实时计算出残差并进行逻辑判决 ,可提高故障检测的速度和准确率。对同步交流电机的结构损伤故障进行了仿真 ,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文章研究并设计了一种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DIP)的纺织物辅助设计模拟系统。该系统通过将极大化思想、 K-means聚类以及形态学开闭运算有机结合,成功实现了从实际织物组织图中自动提取组织形态学结构,并提出了一种 全新的组织纱线色彩替换算法,将各种组织结构模拟到纺织物设计图样中。实验证明,该系统能够实现很好的组织模拟 效果。  相似文献   

14.
使用小波分析的图像融合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小波分析实现SAR图像与光学图像的融合和互补性。这种图像融合方法是利用SAR图像小波分解后的近似部分和光学图像小波分解后的细节部分,组成一个新的小波分解系数,再进行逆小波变换(重构),即可得到复合的图像,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图像中文本定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和形态学的图像文本定位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二尺度的小波变换对可能是文本的区域进行粗检测;然后再通过形态学的相关技术去除图像中一些小的虚假的非文本区域;最后对提取的文本区域中的连通区域进行外接矩形标定,从而实现对文本区域的细定位。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实时性、精确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金属疲劳裂纹扩展检测方法存在效率低、操作繁琐、精度不高,不能实现实时性等缺点,文章提出了基 于机器视觉的裂纹检测方法。根据金属疲劳裂纹扩展试验过程中裂纹图像的采集要求,设计了摄像头位置可自动调整 的疲劳裂纹图像采集系统,包括摄像头安装运动装置,裂纹图像采集装置以及摄像头运动控制系统。图像采集装置由高 分辨率黑白面阵CCD摄像头、光学镜头,光源照明装置和图像采集卡组成,前3者安装在摄像头支架上,与摄像头运动 装置相连。摄像头运动装置中的X,Y,,Z轴运动机构由步进电机带动滚珠导轨机构。在基于ARM技术的运动控制系统 的控制下摄像头可沿X,Y,,Z轴作高精度直线运动,实现和试件之间精确位置的调整。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系统可 采集到疲劳裂纹扩展试验过程中高清晰度、高分辨率的试件裂纹图像,满足下一步裂绞尺寸计算的要求;摄像头运动定 位精度可达到0. 02 mm,满足精确的系统聚焦、位置调整、跟踪采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机器视觉系统已成为现代工业生产生活中重要环节之一,为使机器视觉系统在螺钉自动分选机工作过程中能够达到稳定、实时地监测螺钉的头径、头杆等几何参数,该文应用Curvelet变换增强图像边缘以及检测稳定性,减少裂纹及划痕对边缘提取的影响,并使用MMX、SSE指令和IPP函数进行优化处理以提高图像处理速度。经实验验证,螺钉自动分选机机器视觉系统在工业应用中的图像处理速度可达25ms/帧、重复精度为8μm,达到了稳定、实时监测几何参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自动阀值选取是彩色图像边缘检测的难点和关键问题,首先从人类的视觉特性出发,分析了人类视觉系统的亮度感知门限函数,利用数学建模方法和色度学方面的研究成果,给出人类视觉系统对彩色图像边缘所能识别的最小彩色差函数。利用小波边缘检测原理,给出一种能根据不同彩色背景自动选取阀值的小波边缘检测算法. 仿真实验证明算法有较好的自适应性和良好的边缘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