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尊敬的江平老师、王家福老师、夏勇所长、陈甦副所长,女士们、先生们: 能在这样一个仪式上致辞,我感到非常荣幸.在这里我有多重的身份,但最重要的身份是江平老师的学生.作为学生,我们都应为自己的老师在74岁的时候被聘任为法学研究所的荣誉研究员表示由衷的祝贺,想跟江老师说:祝福您!  相似文献   

2.
2009年是我国著名法学家江平先生八十华诞,国栋老弟嘱我写篇贺寿文章,理由是我进中国政法大学后,与江老师多有接触;不久前厦门大学出  相似文献   

3.
我与著名法学家江平教授之间,存在着比较深厚的渊源与交往,多年来承蒙恩师的器重、栽培、教导与提携,尤其深受江平教授的思想熏陶和耳  相似文献   

4.
承蒙陈夏红先生惠寄他所整理的江平先生的《沉浮与枯荣——八十自述》(江平自述,陈夏红整理,法律出版社2010年9月版)一书,一段时间以来,我把大部分精力用在了细读该书以及相关文献方面。循着江平先生的历史足迹,力求走进他那深邃而复杂的心灵。  相似文献   

5.
在2007年12月12日暨南大学举行的"饶芃子教授从教五十周年庆祝大会"上,饶芃子教授深情地说:"我人生中最明媚的春光在讲台上,最有活力的形象是学生的形象"."我深知自己是平凡的,说到底,我只是学生们的老师."平凡的话语显示出饶教授不平凡的心性与追求,这是她对自己身份的定位,折射出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相似文献   

6.
张弘(新京报文化副刊部记者):最近读到你的新书<我所能做的是呐喊>,这个书名是否与你过去所受挫折太多有关? 江平(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其实,这本书根本不是我主动提出来要出版的,是法律出版社想搞一个法学家讲演集.  相似文献   

7.
江平教授是当代中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法学家之一,关注国家改革命运与法治进程,坚持市场经济、权利本位与依法治国,是他长期以来的标志性学术观点和基本定位。中国的改革已经持续了36年,当初改革的受益者逐渐步入"暮年","继承与接班人问题"也再一次困扰执政者如何选择未来的制度建构,于是人们再一次讨论政府与市场、再一次讨论政府与企业、再一次讨论改革与法治的关系。为了让读者能够进一步理解江平教授对上述问题的核心思想和见解,尤其是近年来他关于改革瓶颈与法治出路的思想观点,近日,云南大学法学院赵忠龙博士受本刊杨文德编辑的委托,在北京对江平教授进行了深度访谈。在访谈中,江平教授回顾了自己与中国法制进程的点滴故事,分析了当代中国改革的瓶颈,对改革与法治的关系、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景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法治精神"、"权利本位"、"爱国情怀"是理解江平教授学术志业和基本思想的一根主线。  相似文献   

8.
记得去年听了一位教师上历史《改革开放》这一课的时候,有一位学生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其实是中国走上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开放"。这样一下子打断了老师正在讲课的思路,毫无思想准备的老师一时张口结舌,支语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最后老师很愤怒地说:"你就懂得钻牛角尖,你是不是中国人?"老师的回答使这位学生非常难堪,红着脸扑在了课桌上。  相似文献   

9.
我们需要清静的绿洲记者(《科学时报》记者温新红。以下简称记):您在上海交通大学组建了国内第一个科学史系,所以建立之初在全国就有很有名了。现在已经有了六年成功运作的历史,能否谈谈您当初是如何设想的?江晓原(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科学史系主任、人文学院院长。以下简称江):我的想法就是弄一块绿洲,把那些想做学问的人弄来,我的原则是清静,让系里的老师清静地做学问。到了高校之后才知道,各种评比、考核、申报等等特别多,不过我尽量让我们系里的老师清静。记:老师清清静静做学问,学生也会安心读书学习吧?江:是的,大学是从西…  相似文献   

10.
江平,1930年12月28日出生于大连,祖籍浙江省宁波市。现任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民商法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北京政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前身)副院长、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校长;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比较法研究会会长。年届八旬的江平先生一直是深受学界敬重的知识分子。他坚持为中国的法治化进程鼓与呼,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着当代中国的现实问题。他秉持知识分子的良知和勇气,每每在重要关头为私权呐喊,被称为中国"法学界的良心",其标志性名言"只向真理低头",已成为其人生的真实写照。日前,江平先生接受了本刊特约记者张弘的专访。  相似文献   

11.
于永正 《快乐青春》2011,(7):151-155
最近,听到这样一句话:“老师要蹲下来看学生。”我十分佩服说这句话的人,佩服他对教育、教学感悟得竞如此之深。是的,在老师眼里,学生之所以“小”,是因为老师站着看他们。老师是大人,个子高,站起来看,学生当然就显得渺小,看他们做什么事都幼稚可笑,甚至于看不顺眼。  相似文献   

12.
我是张远山老师今年出版的新书——《思想真的有用吗》《寓言的密码》的策划编辑,也是天喜文化这部《庄子复原本》的外校.可是我到这里来,第一身份是远山的读者.  相似文献   

13.
正所谓做一个明白老师是指一个老师对自己的身份、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所教的学生以及自己的专业和发展方向等都有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认识,是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的老师。有时候,表面看起来是清楚的,明白的,清醒的,自觉的,实际上并不一定是这样。这就要求我们善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看出问题,并勇于提出问题。依稀记得爱因斯坦说过这样的话,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仅是一个数学上或  相似文献   

14.
《快乐青春》2005,(8):11
高中时学校要求穿校服,有一复读的学生从来都不穿.管这方面的老师天天蹲在门口检查.一日,老师看到此同学没穿校服,问其为什么不穿.此同学大怒,说:我妈又没死,为什么要穿孝服?  相似文献   

15.
杨年保 《云梦学刊》2010,(6):104-104
《沉浮与枯茶:八十自述》(江平口述,陈夏红整理)于2010年9月由法律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五卷:第一卷,似水流年;第二卷,廿载逆境;第三卷,我的教与学;第四卷,大立法时代;第五卷,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以来,叙事身份研究迅速升温,成为叙事学界热议的一个焦点话题。文章从保罗·利科的叙事身份观出发,试图界定叙事身份的三个基本内涵,即身份的叙事、叙述身份和被叙述的身份。在叙事身份这一话题上,最核心的问题莫过于谁的叙事?谁的身份?从总体层面上来说,答案是人类的叙事和人类的身份。在人类学意义上,人类被称为“叙事人”或“讲故事的动物”,叙事使得人类区别于其他智慧物种。从具体层面上来说,叙事之于人类身份的建构有三种方式:一种是“我”在讲述自己的故事,在讲述过程中建构了“自我”身份,这在非虚构性质的传记叙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另一种是“我”在讲述他人的故事,在讲述过程中,辨识或认同了“自我”身份,这在虚构性质的小说叙事中较为常见;还有一种是“我”在讲述关于“我”但又不是“我”的故事,在讲述过程中,建构了亦真亦假的“自我”身份,这在介于传记与小说之间的“自小说”中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17.
导语是引入新课的第一重要的课堂教学环节,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导入法:一、复习导入孔子曰:"温故而知新",意思是说复习旧知识,从中可以获得新的体会或发现。每上完一课,我都指定一名学生,当小老师自制复习题,准备下节课在班上带领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要求该生在引导复习时不用看书,不拘泥于形式,灵活多样。以最简洁有效的方法帮助同学记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及胆量。  相似文献   

18.
当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学生普遍被动地学习,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老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不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大多数学生头脑里只是老师"灌输"的内容,一旦离开老师,就不会学习了,形成了长期依赖老师的不良现状。这种现状是应试教育、急功近利所造成的后果。那么,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循序渐进地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呢?下面,谈一谈我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19.
一年一度的英语节快到了,本以为像往年一样我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场,不料偏偏在这个时候老师对我委以“重任”——给全班同学拍照。“天哪,那我岂不是不能玩了?”我心里一百个不愿意,正不知该怎么拒绝时,老师又发话了:“身为班长,你应该多为班级作贡献,为同学们记录精彩瞬间……”“那我还有时间玩吗?还能兑换奖品吗?”老师就是老师,一下子看穿了我的小心思:“本来是参加完十个活动,才能兑换一个奖品。”  相似文献   

20.
江平,1930年11月出生,陕西商县人。著名的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民商法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批准的有突出贡献、享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