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重华同志在《<呼兰河传>是<生死场>的姊妹篇——略论<呼兰河传>的思想性》一文中说:《生死场》和《呼兰河传》是肖红创作前后期的代表作。《呼兰河传》描绘的是人们“甘愿做传统思想的奴隶而又自怨自艾”、刻板、单调的生活。这和《生死场》描绘的“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的社会现实没有区别,只是作者思想感情较之写《生死场》时又“忧愤和深广”了。它所表达的仍然是作者写《生死场》时急欲希望改变中国人民的生活状态的美好的心理要求。  相似文献   

2.
肖红是因小说《生死场》而驰名中国现代文坛的.其实,她同时又是一位散文能手.在她短暂的、不到十年的文学生涯中,除了小说创作,还发表了数量可观的散文作品,先后成集的有《商市街》、《桥》、《回忆鲁迅先生》、《肖红散文》等.  相似文献   

3.
肖红是三十年代最重要的左翼作家之一,曾以《生死场》等小说斐声文坛,过去对肖红小说的评价多注重于她对东北沦陷区人民身受的苦难以及他们的反抗精神,却多少忽略了肖红小说中一些涉及精神启蒙等更为深层的意蕴,本文意在指出这是其小说具有超越价值的基础,也是更为令人珍视的精髓。另外,肖红小说又以善于刻划女性著称,这里显示出肖红某种独特的女性主义立场,,既不同于西方女权主义的激烈,也完全跳出淑女佳人的旧套,其中包含的历史价值与审美价值不仅成就了肖红的小说,也为今人引发出有益的思考,此外,文中对肖红小说文体的独特性也结合其创作个性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三十年代,有一套《奴隶丛书》,共出了三本,这就是叶紫的《丰收》,肖红的《生死场》和肖军的《八月的乡村》。前两个“奴隶”早已离开了人间,唯有这肖军长寿,至今健在。但长寿也并不容易,从叶、红死后,肖军的日子也不好过,真可谓遍尝了人世间的艰辛。年轻的读者们也是近来才知道肖军的名字的——他的沉寂文坛算来已有三十个年头了。  相似文献   

5.
作家肖红一再咏叹的思想与情感的主轴是“忆旧情结”。肖红的忆旧有三个精神支点.即忆旧情结中的家园意识、历史意识和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6.
鲁迅一贯重视培养青年作家。二十年代中期,他支持并亲自领导“未名社”、“莽原社”,后来又亲自组织并领导了“朝花社”等,都是他在这方面所做出的成绩,特别是后期,出于对敌斗争的需要,他更加重视培育进步的和革命的文艺青年。鲁迅对肖红的关怀和培育,就是一个较为突出的例证。肖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曾用名悄吟,鲁迅在给肖红等的信中常爱用这个称呼,或略写为“悄”、“吟”。一九一一年,她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封建地主家庭。  相似文献   

7.
鲁迅曾赞赏萧红的《生死场》,说她把“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描绘得“力透纸背”。萧红创作的这一思想艺术特色,在成名作《生死场》中固然表现得酣畅淋漓,其实,创作伊始,即露端倪。明显的例,就是《夜风》。  相似文献   

8.
<正>成功的艺术形象,毫不例外,总是时代的产儿,凝聚着时代的光泽.正是这样一些从丰厚的时代土壤中孕育出的摩肩接踵的艺术典型,构成了中外文学史上灿烂辉煌的人物画廊.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和肖红的《生死场》中的人物,就是各自同中国这个特定历史时代血肉相连的.无论两个作家的生活道路、艺术风格如何不同,也不论两个作家中作者所着力塑造的人物,其生活情趣,理想追求,以及气度、心理有多大的差异,但是两个作家都忠实于自己的时代,从自己的时代出发,摄取这些人物在特定条件  相似文献   

9.
肖红是一个女人,她有着极不幸的家庭与婚姻的悲惨遭遇;肖红又是一位女作家,她有着极短促的文学生涯。本文从肖红所经历的生存不幸中,寻找构成肖红女性意识的精神支点;从肖红作品的艺术魅力中,阐释肖红女性意识的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一、对鲁迅《生死场》序言的再认识鲁迅先生在为《生死场》写的序言中谈及到作品的艺术审美价值时,作过以下的表述: “……这自然还不过是略图,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然而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  相似文献   

11.
在作家肖红的文学评价中,一般比较重视她的长篇创作的意义。美国汉学家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在所著的《肖红评传》中说:  相似文献   

12.
纵观萧红的全部作品的主角几乎都是女性,给中国现代文学画廊留下了一系列负着时代和社会最深重灾难,在“生死场”上呼喊着人生、诅咒着的“萧红式”女性,她们在“生的坚强”、“死的挣扎”中寻求到了生命的火花,寻求着人生的价值,表现出反封建和谋求女性解放的女权意识。  相似文献   

13.
死亡,是一个永恒的主题.20世纪中国文学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存在--"生死场"."生死场"的形成受到社会时代、文化哲学以及作家个性心理的影响.多角度的探讨"生死场"中文学对死亡的艺术表现规律,为审视20世纪中国文学提供了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14.
《生死场》作为萧红的成名作,文学史上一直被当作“抗日文学”题材的小说进行阐释。当我们重新进入《生死场》的文本世界的时候,发现了一个与所谓的文学史阐释之间的差异。在这个文本中,萧红对于女性身份过分关注,并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和情感体验进行文学书写。在小说的书写过程当中,她对男性的权力话语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因此,重新进行文本的阅读,并进而对萧红的文学史评价作新的梳理和阐释,就显得非常有意义而且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生死场》是萧红在民族兴亡关头 ,通过对生与死的探讨 ,从而进一步展示对人类生存境遇的探究 ,对民族自立潜在障碍和落后文化心态的历史反思。在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中 ,融汇了作者本人超越时代的审美情绪与精神立场。  相似文献   

16.
文学史谈论女作家萧红,总是首提其成名作《生死场》,并视之为“代表作”重点评介。其实,从思想性与艺术性俱佳而又具有独特性而言,萧红后期的《呼兰河传》则更能真正“代表”她小说创作的水平和风格。  相似文献   

17.
肖红的作品,人物性格大多带有不同程度的悲剧色彩,艺术手法上不拘一格,笼罩着淡淡哀愁的稍偏冷色的诗美意,感伤和痛苦中交织着思索、反抗和理想追求。时代环境和作家特定的悲惨遭遇、独特的女性气质形成肖红的感伤风格。  相似文献   

18.
优秀的文学作品译作离不开“创造性叛逆”。文章以中国现当代文学首席翻译家葛浩文的《生死场》译作为例,通过对葛浩文在进行“创造性叛逆”翻译时采用的“异化归化”“增补明言与删减”“结构重组”“语气转换”等策略与方法的分析,说明“创造性叛逆”对于搞好文学翻译、赋予文学作品第二次生命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从《呼兰河传》看肖红的创作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红的《呼兰河传》在四十年代初发表后,文学评论界对它的评价历来众说不一。有的说这是肖红在“悲壮的斗争的大时代”,由于在香港时的孤寂“无力”而转向“私人怀旧的抒情”。也有甚者说《呼兰河传》是一大退步之作,是文学上的败笔,并且说作者完全脱离群众和斗争。而比较具有权威性的是茅盾先生的评价,但茅盾先生在赞美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之后也指出:“如果让我们在《呼兰河传》找作者思想的弱点,那么,问题恐怕不在于作者所写的人物都缺乏积极性,而在于作者写这些人物的梦魔似的生活时给人们以这样一个印象:除了因为愚昧保守而自食其果,这些人物的生活原也悠然自得其乐,在这里,我们看不见封建的剥削和压迫,也看不见日本帝国主义那种血腥的侵略。而这两重的铁枷,在呼兰河人民生活的比重上,该也不会轻于他们自身的愚  相似文献   

20.
现代女作家萧红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当属《生死场》和《呼兰河传》,《呼兰河传》与《生死场》有着主题意蕴上的对应关系.作者的写作意图其实是一以贯之的,由揭示苦难到寻求解脱之道,从观照现实到回归自我.荒原的苍凉、幽径的深邃中都积淀着作者对生死两极之间"人"的思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