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画艺术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极具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有着颇为深厚的历史积淀,而"书画同源"也是我国历来就有的说法。中国绘画与书法是关联性极强、密不可分的艺术,书法作为一门抽象艺术,将其笔墨线条与内在精神与绘画相融合,以书入画、书画结合成为我国传统书画艺术的一大发展方向,尤其自文人画兴起以来,书法艺术在传统绘画中的运用日益受到画家的青睐,书法对文人画的影响日益增强,文人画的书法化倾向逐渐萌芽、发展、深化和拓展,两者的完美融合使得文人画逐渐由写实转变为写意。本文通过分析书法与文人画的关系以及我国文人画的书法化倾向的发展历程,探究中国书法艺术对文人画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文人画的了解,文人画与传统绘画的比较分析,论证了传统文人画教育理论的产生、发展及其特征,和对中国绘画教育史的影响,并结合宋元代文人画实例解读了中国古代文人画艺术表达形式及教育精髓,为研究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史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文人画作为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阶层特有的绘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它在宋代得到了集中发展。伴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佛教中的禅宗思想也对传统文人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深刻的影响具体反映在文人画创作的艺术表现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两个方面。它促进了南北分宗的产生,给予创作者心灵的愉悦,充满玄机的智慧。同时,影响着当时这个社会普遍的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4.
徐曦 《现代交际》2010,(6):67-68
陈师曾是20世纪中国绘画及理论研究的名家,其艺术主张对中国绘画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尤其是对文人画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在继承和发扬民族美学的精神及绘画史论的建树、美术创新的探索、美术教育的提倡、团结新老画家、筹建画社画会、开展中外美术交流等方面,其贡献更是不可磨灭的。其中很多见解至今仍闪烁着真理的光芒,在研究中国画如何创新等问题上,仍有借鉴和学习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于中国文人画的真正特点,可谓众说纷纭.知名画家、书画理论家了庐先生对此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一直有着深入的思考.他认为,传统中国绘画将"气韵生动"的艺术境界作为作品的第一审美要求,最有意味的是它是一种特别强调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东方绘画,要求绘画中的文化含义大于绘画本身的意义,注重作品气息.在绘画中,文人画其实是以诗人的思考方式,把表现的对象提升到诗的艺术境界,即苏轼所说的"士人画",也是后人习惯称的"文人画".  相似文献   

6.
宋代文人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人绘画教育在中国绘画教育史中占有重要的比重。本文通过总结文人绘画教育的几个特点,可以让我们对文人绘画教育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倪瓒的绘画开创了水墨山水的一代画风,在画法构图上,他突出个人风格特点,采用平远构图,独创两段式章法,使画面具有辽阔旷远的特殊艺术效果。绘画多借枯索之物寄情寓意,画风疏远萧散、荒寒静寂。提出"逸笔"、"逸气"之说的艺术主张被视为文人画审美品评的标准。倪瓒著有《云林诗集》、《清闷阁集》。他的作品为元代绘画和中国古代绘画增加了奇异的光彩,对后世的绘画发展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理论中,提倡"简约"的精神无处不在。中国绘画中,文人历来将"平淡自然"和"返璞归真"作为最基本的审美标准。最早出现的"一笔书"、"一笔画",体现了中国绘画尚"简"的风尚,以及宋朝出现"马一角"和"夏半边"的构图形式,还有梁楷的以《泼墨仙人图》为代表的减笔人物画,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绘画对"简约"的要求从未放弃过。到了元代,"元四家"之一的倪瓒,似乎看到了这一内在艺术实质,以其超乎简淡的笔墨,简练至极的艺术形象,以及独特的"一江两岸式"个性构图形式,形成了个性鲜明的"简约"艺术风格,达到中国文人画"简约"风格的顶峰,也将文人画艺术发展到了空前完美的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9.
范蕊 《现代妇女》2013,(12):356-356,330
综合材料绘画,是用于界定现代绘画中那些非传统材料的绘画作品的。比如画面上粘贴报纸、麻袋、金属,然后再用颜料作画的,还有一些绘画技术和装置技术结合但是偏静态绘画的,不一而足,难以一概而论,也没有既成的传统和体系,多半带有即兴色彩。  相似文献   

10.
一、“浪漫主义运动”的艺术品质开始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欧洲浪漫主义运动,首先是在文学和艺术领域中表现出来的,因此,通常所说的浪漫主义思潮,一般都是指欧洲文学和艺术领域中的一个“流派”。在音乐、绘画、小说、戏剧、诗歌等各个领域都曾出现过浪漫主义思潮,它们在内在的精神特质上分享着同样的思想根基。  相似文献   

11.
绘画是世界上另一种无声的语言,它的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在学术上,关于中西方绘画的流派、技法和历史衍变等专业研究已经相对成熟,但是在对绘画的好坏评判标准以及市场的治理等方面,绘画界仍然是混乱而不成系统的。所以,作者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访问与电话采访以及阅读相关书籍,将艺术领域的专家和相关画家对中西方绘画优良的评判标准的见解进行整合,从而对中西方的绘画评判标准进行简单的介绍和对比,然后对中西方绘画评判标准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此弥补学术界对绘画评判标准的欠缺。  相似文献   

12.
杨羽 《公关世界》2016,(14):57-58
近日,纪录片《南宋》在央视热播,其中第四集《宋画江山》更是引起了书画界的关注。一般艺术史区隔历史绘画都说某某朝代的绘画,对于宋朝的绘画,却常被称为“宋画”,其代表了中国绘画的最高水准。  相似文献   

13.
底色     
林采宜 《中外书摘》2007,(12):76-77
在绘画语言中,底色是一幅画的精神。是画的基调,光影、线条是色相。底色自始至终影响着画者的情绪,色与相或许是主题,或许是点缀,它总是写在底色上的叙述。  相似文献   

14.
小议文人画     
在中国传统的审美文化中,中国的文人画美学思想是非常丰富的.中国文人画是中国古代文学、美学、书法等多种文化形态所滋养的一种特殊的艺术,本文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全方位地考察了它的审美本质和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画,是我国古老传统的绘画形式。据大量考古和史料记载,远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画在丝织品上的绘画。如春秋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御龙图》帛画,就已显现中国画的雏形。中国画在长期的发展、衍变中逐渐成熟、定型,成为具有鲜明特征的绘画艺术形式。在题材方面也有了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的分类分科。  相似文献   

16.
在本文中我们着重分析在单视角和多视角的绘画作品中,视觉的方式和动觉的方式如何参与我们的审美运动。在单视角的绘画中:1.在景深度很小、凸现外在形式的作品中,视觉的方式和动觉的方式在我们的艺术审美中共同起作用,以视觉的方式为主。2.在写实绘画的一些类型中,主体通过透视形变,明暗变化,空间位置和向背诸因素引导我们的视线在空间中游移,由于主要是眼睛肌肉参与了视觉审美运动,所以在审美过程中动觉方式是主要方式。5.在抽象绘画中,视觉方式和动觉方式参与视觉审美运动,以动觉的方式为主。在多视角的绘画作品中,观者眼睛参与审美活动时,先前的视觉经验会使眼睛的运动有了预见性,而先前视觉经验对运动的判断又是处于同一阶段的运动形态,所以,当目光游移到运动两个阶段的交界处时,发现了相异的现象,产生了矛盾。这种心理上和视觉上的巨大落差把视觉运动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
绘画的创新是艺术大师突破传统的绘画形式而毕生追求的境界。笔者在本文中讨论的"超扁平绘画"艺术的语言是绘画创作中很鲜明突出时代性的一种艺术形式。超扁平绘画语言实现了对架上绘画在思想观念上的突破及对其他艺术学科的融合。本文鞭辟入里地分析超扁平绘画语言的特点、规律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18.
文人画小议     
文人画是中国古代文学、美学、书法等多种文化形态所滋养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最初东晋顾恺之的以形写神到被称为文人画之祖的唐代的王维,乃至北宋苏东坡、明代董其昌等,文人画经历了萌芽、发展、高潮与西画融合这样漫长复杂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画中有很多关于建筑物的风貌绘制,不管是写意画文人画还是工笔画,甚至是界画这一种独特的画法,都对建筑进行了表现。这些画中有的是以建筑为衬托环境或表现意境,有的是以建筑为主题进行叙事或是载体,有的是以建筑为真实中的范本进行现实生活中的建造工作的依据。作为中国传统绘画中所表现的主要对象之一的建筑,发展到今天而言,已经不再需要太多传统的技法给予现实的建造实践指导了,但是在进行传统画创作的时候我们一样需要对建筑的表现与描绘,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于高质量生活的追求以及艺术作品的收藏与赏析都在呈现上升的趋势。木刻版画是运用刻刀在木板上进行绘画,通过多种不同的雕刻方式刻画出事物的整体画面,然后再拓印到纸张上面的一种美术绘画形式。它通过灵活地运用刻刀集中在木版上展现了雕刻、构图、绘画、印刷的主要特点。中国现代木刻版画已经存在了一千多年的历史,其经历了从古代木刻到现代木刻的发展过程,在经历过多次的创新与突破以后,中国现代木刻版画拥有了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与艺术赏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