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清时期,朝廷在湘西土家地区设置了九溪卫及麻寮所、添平所、安福所,以土官为千户、百户,以土民为隘丁,推行“以夷治夷”政策。这些土司、以土官的后裔一般是土家族人。因此,慈利、武陵源、桑植和石门等区、县民族工作部门根据国家民委《湘鄂川黔四省部分群众恢复土家族成份工作座谈会纪要》,恢复了土司地区、卫所地区100多万人的土家族成份。  相似文献   

2.
明初土家族地区卫所设置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明初明王朝在土家族地区设置卫所的时间、地点、名目等情况进行了逐一考述,第一次描绘出明初土家族地区卫所设置的全景。澄清了一些历史谜团,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如:指出明初在贵州思州、思南土司境内曾分别设置思州守御千户所和思南守御千户所等。  相似文献   

3.
湘鄂川黔一批热爱土家族文学的专家们,经过数年的艰苦努力,修纂的《土家族文学史》即将与读者见面了。这是湘鄂川黔四省土家族人民文化生活的一件喜事,作为鄂西土家族苗汉等各族人民自己的大学——鄂西大学,更是倍感亲切与兴奋。在此,我代表鄂西大学二千名师生员工,向《土家族文学史》的问世,表示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4.
土家族竹文化探析王平主要聚居在湘鄂川黔交接处的武陵山区的土家族,种竹历史悠久,并由此孕育了悠久的竹文化,即以竹及其制品为表现对象的文化形式和文化心理的总和。本文将从竹与土家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来对土家族的竹文化作些探讨。一、竹与土家族的物质...  相似文献   

5.
<正> 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定居在湘鄂川黔边境大山区的土家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老的民族。土家族的文学艺术矿藏非常丰富,土家族地区素有“歌的海洋”之称。土家山歌在土家族民间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土家族情歌又是土家山歌中富有特色的珍品。它真挚朴实,优美动人,脍炙人口,久传不衰,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使之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作出应有的贡献,本文现就土家族情歌作一个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土家族是聚居在我国湘鄂川黔交界区的一个少数民族,虽地处我国腹地,但交通闭塞,其历史发展进程较为缓慢。历史跨入近代以后,情况却为之一变,令人瞩目的革命斗争特别是直接推动武昌起义的“川湘鄂黔边武装起义”“令世人震惊”。震惊之余,细细探究,不难发现这场运动与土家族地区知识分子的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土家族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成员,主要分布在湘鄂川黔四省边区,现有人口近三百万,自称“必际卡”(意思为本地人),反映着它的历史悠久。土家族自己的语言,现仅于湘西北永顺、龙山、保靖、古丈等县的某些聚居区内保留较为完整,亦在川东、鄂西等地有所保留,其余大部分土家族地区均巳通行汉语(文)。由于无本民族的文字,汉文献记  相似文献   

8.
清朝末年,是封建统治摇摇欲坠,民主革命蓬勃兴起的时代。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开始走向高潮。随着革命运动的兴起,文学成为革命斗争的武器。这个时期的进步诗人秋瑾、柳亚子等,多是革命家或同情革命的爱国者。湘鄂川黔边土家族地区,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一批进步诗人,温朝钟、席正铭就是土家族地区的革命者和进步诗人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9.
“竹枝”,原是流传湘鄂川黔边的一种民歌.唐代诗人刘禹锡依据这种民歌的格调,创作了《竹枝词》共二十一首,遂成为唐代中叶以后风行的一种诗体.湘西土家族聚居各县,于清雍正五年(1727年)左右,先后改土归流,汉文化大量传入,“竹枝词”这种诗体很快的被土家族地区文人所接受.永顺地区的一些文人(主要是土家族),写了大量“竹枝词”,总名曰《溪州竹枝词》.它的内容主要是介绍湘西土  相似文献   

10.
土家族经济文化研究协作会在四川秀山召开本刊讯土家族经济文化研究协作会第二次会议于1994年5月28日至6月1日在四川省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召开,来自湘鄂川黔四省的民委领导同志、民族工作者和研究者共7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总结了1991年10月协作会第...  相似文献   

11.
土家族节日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节日是—个民族生活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该民族的历史和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并随着该民族历史的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革,构成该民族区别于他民族的重要特征.居住在湘鄂川黔边界的土家族同其他民族一样拥有自己的节日风俗.这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传说神奇的节日风俗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土家族节日文化,对于发掘土家族民族文化遗产,促进土家族地区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土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由于土家族没有文字,古代社会生活,一直没有记载下来。汉文献的记载又零星分散,特别是音独提到土家族名称,史书上一直没有看到,直到宋代和宋代以后的史书上,才把居住在湘鄂川黔边境的土家族人称做“土人”、“土丁”、“土民”或所谓“土蛮”。所以,土家族的族源问题,至今还议论纷云。众说不一。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土家族是古代巴人的后裔;一种意见认为:是以居住在湘鄂川黔边土著居民为主体,融合了巴人和乌蛮中的一部分而形成的人们共同体;再一种意见认为,是古代乌蛮的后裔。这里,我就土家族的族源问题,谈点自已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湘鄂川黔交界地带位于祖国西南部,这里山环水绕,景色秀丽,从很早的古代起土家族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块广大的土地上。唐代在这里设立羁縻州县,宋代是西南溪洞诸蛮的一部分。长期以来,土家族人民不断与自然作斗争,用勤劳的双手和聪明智慧开发这块美丽富饶的山区。清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版图奠定之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边疆的措施,特别是清代前期的“改土归流”直接波及到土家族地区,使其经济、文化得到更好的开发。清代前期土家族地区的“改土归流”土司制度是封建王朝对西南地区实行的行政管辖制度,起源于元朝。元朝统治者经过东征西讨,  相似文献   

14.
土司时期土家族原始婚姻形态残余探微朱世学土司统治时期,湘鄂川黔毗邻的土家族,虽较早地受汉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但因“重峒重岭”、“地僻山深”,加之“蛮不出峒、汉不入境”的民族隔离政策,生产力发展依然十分缓慢,刀耕火种是当时赖以生存的主要耕作方式,“临渊捕...  相似文献   

15.
<正> 绪论湘鄂川黔四省毗连的广大地区,是我国土家族的主要分布地区。土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自称“必际卡”。现约有九十多万人,其中湘西六十多万,鄂西二十多万,川东、黔东约二、三万。几千年来,他们在这一带繁衍生息,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古老的文化。他们以刻苦耐劳称著于世,在缔造统一的繁荣富强的伟大祖国的事业中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关于土家族族源的问题,目前有几种说法,现将我们的观点摆出来供专家们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土家族的“白虎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聚居于我国湘鄂川黔接壤地区的土家族,其悠久的民族文化可上溯到远古时期。这种文化的一个鲜明的特色就是:以“白虎”事象为民族文化网络建构的一个基本历史内核,并形成一种笼罩于土家族历史演变各个阶段的独特的“白虎文化”。几千年来,在土家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白虎文化”也随之而发展演变,有力地影响着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人们的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景观上,都打上了不可磨灭的烙印。这种烙印,直到今天  相似文献   

17.
关于聚居在湘鄂川黔边土家族先民的社会形态,《土家族简史》(1986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简史》)有过概括性的论述,认为唐宋时期土家族的经济是“封建领主经济”,实行农奴制;元末明初,土民私人占有土地已经出现,明末清初,土地买卖更加盛行,封建领主经济逐渐“向地主经济转化”。土司时期,土家族聚居地区所建大小土司数十,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各个土司,必然各有各自的个性。那么,容美土司的社会形态是怎样的呢?由于前史未详载,本文对容美土司社会形态的考察,主要只能拘限于清代康熙、雍正年间。  相似文献   

18.
聚居在今湘鄂川黔交界地区的土家族是以古代巴人的一支为主体,融合汉、僚等多个民族而形成的单一民族,土家族文化则与巴、汉、僚等多族文化有着天然联系。本文拟就土家族文化与土家族先民巴人文化的关系作总体考察,探讨巴文化对土家族文化的影响和土家族文化发展的特点。一、巴人和土家族“巴”最早见于甲骨文,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巴方”的记载。巴人最早生活于今陕西、甘肃一带。“西南有巴国,太皞(伏羲)生咸鸟,咸鸟生乘(放厘),乘(放厘)生后照,后照始为巴人”。他们在那里渡过了漫长的母系氏族社会时代。母系社会末期,巴人迁居到今湖北长阳一带,过着“未有君  相似文献   

19.
“撒尔嗬”是土家族源远流长古老独特至今仍在流传盛行的丧葬祭祀歌舞仪式。土家族有语言无文字,“撒尔嗬”是汉语音译,又译“散忧儿嗬、“三友儿嗬”等,音意兼译为“跳撒尔嗬”,意译为“跳丧鼓、“打丧鼓”、“闹灵歌”等。形式上有坐丧(文丧)、跳丧(武丧)、绕棺(转丧)等。现在主要分布在湖北清江流域的长阳、巴东、五峰、鹤峰、建始、恩施等土家族聚居区,在湘鄂川黔毗邻地区土家族聚居区也有程度和形式不等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明清年间土家族地区社会经济实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明清年间土司时期湘鄂川黔边土家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还是不够高的,大面积靠刀耕火种,兼营渔猎为生,水田甚少.包谷还是在乾隆年间才传到湖北鹤峰县的南部,很长时间主要种的是小米和(米产)子.(米产)子又名鸭脚稗,其壳有甲,不堪食用,在清代后期逐渐废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