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中国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来自英语的借词日益增多。借词俗称外来词。它对汉语言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好的外来词不仅可增加译文的可读性,使译文贴近原文,而且是翻译理论和词汇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社会符号学翻译法作为比较科学、全面的方法应用到借词的翻译中,可以为新的外来词译名的规范化提供依据。好的借词的译名应与源词在功能上相似,在指称,言内,语用意义上相符。 相似文献
2.
手机短信是伴随手机兴盛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语言现象,具有多元化,兼容并蓄的特征,凸显了时代风格和文化风范,反映了普通大众心理,日渐成为新的社会文化现象.文章以语言符号学思想为指导,重点研究了幽默手机短信的言语交际形式,揭示了该类手机短信的象似性符号学特征及其反映的普遍社会文化心理动因,以便正确理解、恰当使用乃至健康发展此类手机短信. 相似文献
3.
以符号学的观点观照,一切人类的文化现象和精神活动都是在运用符号的方式来表达人类的各种成果及人类存在的意义。语言文化研究与符号学密不可分,二者的接缘和碰撞是一种趋势,以文本研究为基础,以信息的传递过程为关注点,以两个模式化体系的同构性特征为参照,以广泛的对话为立场,以符号域的动态平衡观为依托,寻求符号学切入语言文化研究的契合点,进而从符号学的角度探索语言文化研究,必然会使语言文化研究获得理论支撑和视域拓展。 相似文献
4.
5.
改革开放以来,汉语类词缀不断增多,派生式新词语大量涌现,语言接触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动因。语言接触对于汉语派生构词的影响表现在多个方面:外来音节语素化后演变为类词缀;外来类词缀的引进;促使汉语原有类词缀化等。其中,英语作为一种强势语言对于汉语的影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7.
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巨大变迁给汉语词语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社会的经济、政治、社会心理及文化等无一不影响着汉语词语的发展变化,现代经济的发展使得汉语新词语中经济词语占据主导地位;政治环境的变化使汉语新词语体现出更符合现代精神的时代色彩;社会心态的多样化形成了新词语的丰富多彩的语义风格;不同亚文化的相互影响进一步体现出现代社会开放的多元局面。当代社会本身的急剧而深刻的变化是新词语变化的最直接动因。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符号学的发展谈到符号与设计的联系,图形作为视觉空间设计中的一种符号现象,在平面设汁中起着信息的传播作用。因此,我们要发掘更多的符号特性,运用符号语言来深化符号的类型和层次,从而更准确地运用于图形语言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现有符号学既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研究成果,也存在一定的局限;而真正有批判、扬弃意义的借鉴工作正有待于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符号概念的进一步研究.事实上,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前提下,符号的诞生过程就是一个人类对工具的否定之否定过程,符号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是作为人类文化及其创造活动的普遍中介存在的.为此,符号学相应地亦是作为人文科学研究的工具性存在;这样一来,把其置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之下进行跨学科研究将是我们所要坚持的研究态度,亦是我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语言包容性是语言在发展过程中必需具备的特性。本文从音译法、意译法、音意结合法和中式英语法等四个方面探讨了英语中的汉语借词;指出英语之所以成为现代世界强势语言,是因为其所具有的较强包容性。 相似文献
11.
电影、电视领域的新词语,随着媒体功能的逐渐发达,广泛地影响着人们的语言表达形式及言语交际。本文从外部结构分析影视领域新词语的音节结构、缩略形式,从内部性能方面分析影视领域新词语的性质、构词法及其功能。通过具体分析,希望能对新词语的分类研究以及影视领域词汇的语用研究的进一步探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近20年汉语外来词的发展变化及原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来词在现代汉语词汇中占有重要地位 ,近二十年来 ,汉语“外来词”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本文对近二十年汉语外来词的发展变化情况加以总结并对其原因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刘刚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2):88-91
俄罗斯在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法律保障、机构设置、教育内容和形式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借鉴俄罗斯的经验对提升我国全民国防意识和国防素养将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汪成慧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21(3):122-124
体态语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不仅是有声语言的辅助手段,有时甚至是必要的、惟一的、最佳的表达手段。体态语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语言的一部分.与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关系密切。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的体态语各有特色,为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造成歧义,体态语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文章从民族心理、日常生活、审美现点、民族差异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超越西方治理与走向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治理理论兴起于西方政府与市场“双重失灵”的历史背景,它不仅具有强烈的西方色彩,渗透着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而且也面临着新的“治理困境”。从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来看,治理与统治具有本质同一性,只是前者表面掩盖了统治职能而突出了管理职能。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概念,国家治理植根于中国国情与改革实践,是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它不仅是对转型时期各种社会问题的主动回应,还是对政府、社会、市场关系的深刻反思与重构,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最新发展。对比中、西方治理模式,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具有优越性,更具改革价值。要超越西方治理,必须牢牢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开辟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16.
王丽萍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26(2):151-153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不同的文化背景形成人们语言的方式或习惯不尽相同,在交际中常产生理解上的冲突和障碍,达不到应有的交流效果。因此,对语言文化进行对比,了解文化差异,解决跨文化交流中所产生的困难和障碍,才能达到满意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刘佐艳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1):105-108
程度范畴在语言中占重要地位,它能够加强情感表现力、增强话语表达效果。程度意义的产生有着深层的认知心理基础。俄语中表示程度意义的手段非常丰富,表示程度的词语具有模糊性和民族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传统文化内核与特点造就了其独特的音乐艺术,而音乐又是一个民族固有文化最为鲜明的特征之一,具体体现在精神、语汇、节奏、性格等各个方面。俄罗斯巴扬艺术在其所处文化语境中发生发展而产生的表征,可以清晰的展示音乐现象与其文化背景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弘扬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是我国思想文化建设领域的重要课题。在社会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高潮以及意识形态建设不断加强的新形势下,必须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弘扬传统文化的关系自觉意识。在社会思想文化建设中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弘扬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必须走出传统与现代、激进与保守的对立局面。就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而言必须在把马克思主义转化成为人民群众自觉追求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而又超越传统文化,进而引导人们投身于发展中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而言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更新自身发展,进而成为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需要的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20.
赵淑贤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23(2):134-135
数量意义属逻辑、语言学范畴,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经过人们概括、抽象而产生的某一类事物在数量上的共同特征。从俄汉对比角度研究数量意义中的一种——大约数量意义,目的在于揭示其相异和相同之处。本文遵循从意义到形式,从俄语到汉语的原则,通过大量的例证,对比俄汉语大约数量意义的表达手段,揭示俄汉语大约数量结构构成规律和语义差别,解决俄汉语教学中学生在翻译此类问题时的模糊认识,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