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文学本文与文学作品既是同一关系,也存在着差异性。文学本文与文学作品首先是父子式的血缘关系,其次才是所处时代相互作用的社会关系。本文话语性质的定位,对于梳理文学互本文之间的关系,了解各个不同的本文之间的联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理解的基础。本文阐释学上的定位,对于阐发读者阅读作品的意义、价值大有裨益。以大文本的思路看待文学,也许可以比较全面深刻地认识文学。  相似文献   

2.
对于文学活动的界定人们多是从虚构上着眼的,即认为文学是对现实的虚构.但是这样的界说是不周全的,虚构并非是对文学的唯一界定.从心理学意义上说,文学不是以摹写对象的物理性征见长,而是以叙写出对象给予人的心理感受见长.把文学本文当成现实存在来思考,文学首先是现实存在与文学本文的对话关系.笔者认为,文学存在本文内部与本文互相关系的对话关系,本文创作与接受上的对话关系,本文历史语境与现实的对话关系,本文与文化审美图式的对话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诗学是诗学的原初形态。当前诗学的哲学化倾向导致了理性诗学的严重危机,使它从根本上脱离了文学文本自身,因而重建回到文学本文的诗学是诗学建构的当务之急。重建本文诗学有三种基本的途径:文本细读法、本文批评法和兴辞诗学的方法。重建本文诗学一方面可以服务于作家的创作,另一方面又可以恢复理性诗学的诗性,使诗学真正回归到文学自身。  相似文献   

4.
按照FSAE比赛要求,本文设计了一种桁架式车架,并对其进行了理论设计和刚度分析。本文采用CATIA软件对桁架式车架进行了三维建模,再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车架进行刚度分析。结果表明,本文车架最大变形量为16.05mm,小于最大允许变形量25mm。本文设计的赛车车架为FSAE赛车的加工制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论物流的概念、功能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分析了关于物流定义的基本内涵 ,指出了当前关于物流的定义存在几个方面的不足 ,并对物流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义 ;其次 ,本文对物流的运输、保管、装卸、包装四个基本功能进行了分析和界定 ;最后 ,本文对物流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本文希望能促进学术界对物流理论的思考与研究  相似文献   

6.
2008年是西周穆王西巡归来三千周年。本文主要回答有关此结论的三个问题:一、本文认为《穆天子传》是西周实录而非战国小说家的编造。二、本文赞同贵州大学张闻玉先生的观点,认为穆王西巡时间为公元前994——公元前993年。三、关于穆王西去昆仑山和归来的路线,本文认为不经河西走廊,更不在青海,而是在内蒙居延海至河套一线。  相似文献   

7.
作为文学作品的叙述本文是一种重要的交流手段。叙述本文形成的交流是多层面的。第一个层次存在于真实作者与真实读者之间,属于超本文层次;第二个层次存在于叙述者与受述者之间,第三个层次则存在于人物与人物之间;后两个层次均属于内本文层。无论在哪个层面上,这种交流都不是单向的传动,而是一种动的双向交流过程。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各种不同自由现金流量界定的差异主要在于对随意性支出和非营业项目的不同处理。并且基于应用的目的,提出了本文对自由现金流量的界定。为进一步理解自由现金流量,本文还分析了几个常见的自由现金流量命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指出教学策略是教师解决教学问题时所进行的智慧活动及由此而产生的智慧技能。同时 ,本文也相应地探讨了教学策略的特点、教学策略的结构、教学策略的类型 ,以及教学策略发展特点。本文的认识成果有助于师资培训 ,提高教师素质水平 ,提高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丁玲早期小说移置到女性话语语境内进行其外本文层次的阅读,探讨丁玲早期小说本文叙事的欲望及叙事风格。认为推动丁玲进行现代女性写作/叙事的本因是丁玲对女性自我的关泣及性别受压迫、欲求解放的现代意识焦虑,而丁玲执着女性性别的叙事与现代叙事系统即男性神话的差异,则赋予她早期小说本文鲜明的个人化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戏曲在《红楼梦》由小说文本,向一种社会性文化现象的传播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对清代道光年间泰州人仲振奎创作的《红楼梦传奇》,以及由之引发的其他清代红楼戏曲最终能够蔚为大观的现象进行了论述。进而全面阐述了仲振奎《红楼梦传奇》在红楼戏曲改编史上的地位与影响,说明其在《红楼梦》改编与传播史上的地位显著,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2.
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提出的交际翻译及语意翻译理论为翻译实践提供了有益的指导.两者方法的根本分歧是交际翻译法强调表达效果与原文和谐统一,而不是语意的对等.本文以杨宪义、戴乃迭夫妇翻译的《红楼梦》中的文化语汇的翻译为例,简要分析了语意翻译及交际翻译在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纪永贵 《南都学坛》2000,20(1):30-34
《红楼梦》书名之寓意与秦可卿这个人物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秦可卿即警幻仙子的幻形;秦可卿之名为贾府的秦氏与仙境的可卿的合称;秦氏(可卿)托梦给王熙凤与贾宝玉之所即天香楼;天香楼即红楼;秦氏(可卿)所托之梦即“红楼梦”;《红楼梦》之名有多重寓意;《红楼梦》应是该书本名。  相似文献   

14.
薛蟠是"红学"研究中为大家所忽略的一个角色,在他身上,承载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呈现出绚丽多姿的美学元素,具有深厚的社会心理基础。也正是以上因素建构了这一角色在《红楼梦》中的价值,让读者在接受文本时能感受到一个鲜活的、真实的、独特的薛蟠。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问世以来 ,关于“红楼”出典和《红楼梦》命意的索解 ,除了索隐派若干奇异的猜测 ,出现了一些会心的领悟和一个荒谬的循环。全面考察曹雪芹的生活经历并审视《红楼梦》文本所得七大证据表明 ,曹雪芹曾经寝食《全唐诗》 ,浸淫《全唐诗》。《全唐诗》中 60例“红楼”意象 ,所含九种含义可归为五类意蕴 ,与此对应 ,《红楼梦》命意可作由浅入深、由面到点、由实写到哲思的五重索解 ,小说的主人公、背景、情节走向、主导线索、哲理追求一切都可以由《红楼梦》这一书名化入或展开。二百年来特别是2 0世纪末有关《红楼梦》书名命意的肤浅和乖谬之见可以去矣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从信息差的角度考察了《红楼梦》的语言艺术和写作技巧。在《红楼梦》中,既有说话人另有深意的信息差,也有听话人无意而成的信息差。信息差不仅可以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思想情感,也可推动情节的发展。善用信息差可以说是《红楼梦》的重要特色。  相似文献   

17.
论秦可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塑造了秦可卿这位女性。秦可卿是曹雪芹心目中最完美的女性,兼有薛宝钗、林黛玉的优点,而没有她们的缺点。薛宝钗、林黛玉是秦可卿幻化出来的人物。正因为这样,整个《红楼梦》的始终,秦可卿早已预示,她的言行导演了一出悲剧。《红楼梦》的意义,也只有从秦可卿的形象中获得真正的诠释。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成为文学经典常青树,离不开不断改进和创新的传播技术的促进,尤其大众传媒使《红楼梦》的传播和扩散达到空前的高度。探索《红楼梦》的文本演变和传播规律,对当代传媒如何使现存的文学经典焕发新的生命力、树立新的经典,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序跋作为《红楼梦》流传的重要“副文本”,促使序跋者承担起文本生产与读者身份的双重角色时形成了一种熟知《红楼梦》创作原委的阅读特权,并予以多角度的文本意义建构,进而对版本、流传及创作倾向进行主动式阅读推介。同时,序跋者试图从自身的经历与处境品悟《红楼梦》文本,以便从中获取一种“主体间性”式精神体验与心境解脱。序跋者突显《红楼梦》意义建构的普遍性诉求,乃至尝试代入文本而凸显品评主体精神活动的能动性行为,构成了清代中后期《红楼梦》阅读史迹的一种独特演进路径。因此,基于阅读史视域探讨《红楼梦》的接受,有助于深化其流布的诸多细节,进而在不同读者群体的阅读选择中挖掘不同读者群体的心理认知,合理定位其“文学感受力”与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堪称巨著的《红楼梦》,一千个读者有一千种读法。文中所要解读的是《红楼梦》中的“中性”意义,无论作者在潜意识还是显意识里的“中性”意义编码,对于读者而言,都是探究《红楼梦》的一个新的视角,从而得到关于现代女性的发展、现代女性与社会的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