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代洛学"涪陵学派"的谯定及其川籍门人,兼具伊洛学统和蜀中学统,其学术活动对洛蜀会同、蜀学转型和程朱理学思想体系的构建均曾产生深刻影响,但由于谯定的隐处不显和朱熹的激烈批评而声名不振,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关注评价.本文以考述谯定的生平、著述、学术源流为基础,对此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论浙东学派的事功之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南宋浙东学派的事功之学进行论述。首先对事功之学的理论依据“道不离器”的朴素唯物论作了分析,后依次对讲求实效的“实政与实德双修”的政治教育观、道德与事功相结合的“义利双行”的伦理观、“据往知今”的历史观都给予客观的评述。由此进而说明南宋事功之学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并从中获得某种历史的启示和可供借鉴的东西。  相似文献   

3.
王栋是泰州学派创始人王心斋的一传弟子,著名的思想家。其哲学思想贯通综合王阳明的“致良知之学”与王心斋“格物之学”,提出“诚意修身说”;其政治思想为亲民思想;百姓日用为道,觉民自任;其政治主张为严于限田、封建、肉刑、里选。  相似文献   

4.
论法兰克福学派文化批判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兰克福学派文化批判理论 ,主要批判文化工业的欺骗性和控制性 ,阐明艺术的唯一功用是否定和超越现存的、异化的社会及其艺术生产的理论。它片面强调艺术与现存社会的对立 ,忽视艺术自身的特性 ,带来了理论上的偏差。它虽然对艺术生产的弊病起到了一定的针砭之功 ,但在更大程度上却阻碍着艺术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张可久是元代著名的散曲家。他的作品雅俗互融互渗,雅俗相宜,形象生动,诙谐有味,对元代散曲的表现力有开拓之功。其曲清丽蕴藉,引领了一代曲风潮流,对散曲文学的发展有相当大的贡献,对后世的影响是很深远的。  相似文献   

6.
马致远是元代曲家中卓然一家,他不仅作有人称“元曲第一”的《汉宫秋》,而且散曲创作较杂剧更为丰富。分析研究他的散曲,有助于了解他的生平思想及其艺术创作特色,也有助于进一步研究他的杂剧。一马致远的散曲,《全元散曲》收小令一百一十五首,套数十六篇,残套七篇,明抄《阳春白雪》尚有残存六篇套曲。这些散  相似文献   

7.
乔吉散曲论     
乔吉散曲是一个比较奇特的存在。它与李白、李贺有“不似之似”;它关注女性又疏离她们;它始终融俗于雅,使散曲定位在雅俗兼赅的新层面上。在文化选择不断朝向最广泛传播,俗文学潮流势不可挡、泥沙俱下的今天,乔吉散曲的意义应该超过文学本身。(湖北大学人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62)  相似文献   

8.
沈自晋是明末清初曲坛重要作家,一般认为,其散曲创作以明亡为界分前后二期,前期多为咏物风情之作,风格典丽雅艳;后期则发抒兴亡离乱的痛怀感伤,风格转为雄劲悲凉。事实上,沈自晋自清顺治九年返吴江后,散曲内容及风格便开始向“前期”回归。从理论上分析,便是形成沈氏创作风格的主客观条件两次变易,从而出现其创作道路中的两大转折。本文提出沈自晋散曲创作三期说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张可久是元代著名的散曲家。他的作品雅俗互融互渗,雅俗相宜,形象生动,诙谐有味,对元代散曲的表现力有开拓之功。其曲清丽蕴藉,引领了一代曲风潮流,对散曲文学的发展有相当大的贡献,对后世的影响是很深远的。  相似文献   

10.
南宋浙东学派的学者们 ,在国家陷于分裂 ,民族处于危难之际 ,参考、研究古人用兵的进退得失 ,分析历史 ,立足现实 ,提出了丰富的军事理论 ,为实现国家的统一、百姓免于战火 ,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本文试从他们的战争观及其如何运用军事战略战术两个方面来论述其军事思想。  相似文献   

11.
南宋江湖词派的词学理论主要有三部:《乐府指迷》传吴文英的词法,以清真词作为典范,讲求下字运意的法度。《词源》虽然在字面、句法上,与《乐府指迷》相同,但它更重视词的命意,主张用姜白石的“骚雅”来润色清真的意趣不高。《词旨》强调《词源》的论词之旨,补充修正了一些《词源》表述不清或较为偏颇之处。作为同一词学流派的词法,它们递相祖述,使江湖词派成为一个比较典型的词学流派。  相似文献   

12.
南宋浙东学派的学者在教育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教育和教学的理论和观点 ,形成了具有朴素唯物主义色彩的比较系统的教育思想 ,其中有不少精辟、独到之处 ,对于今天的教育实践仍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北欧学派     
一概說北欧学派的别名,有瑞典学派(SwedishSchool),斯德哥尔摩学派(Stockholm Sch-ool),斯堪的那維亚学派(Scandinavian Sch-ool)等。这个学派是受卡塞尔(Gustav Cass-el)和維克塞尔(Johan Gustaf Knut Wicksell)两个著名学者的影响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經济变动理論方面有着特别显著的贡献。这个学派常常吸收消化和綜合其他学派理論  相似文献   

14.
哈贝马斯之前的法兰克福学派政治哲学的突出特点是通过技术批判、文化批判、消费批判,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总体统治,个人日益被社会总体所吞没,追求个体解放是他们政治哲学的主题。哈贝马斯之后,法兰克福学派更多转向了政治伦理批判,这既反映了当代西方社会的变化,也反映了他们受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巨大影响,而越来越远离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5.
爱丁堡学派反对传统科学哲学对科学知识的理性主义理解,提出了系统的科学知识社会建构论。爱丁堡学派试图把"社会建构论"普遍化、绝对化的做法是值得批判的:一是它对科学知识不加区分,致使其没有充分考虑科学知识社会建构的程度问题;二是它不注重考察不同学科领域科学知识的特征,而认为"社会建构论"适用于一切学科领域;三是它的经验主义研究方法并不能为普遍化的社会建构论提供强有力的方法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卢前是一位蜚声中外的曲学理论家 ,他第一个明确提出“散曲史”概念 ,其散曲美学观新旧兼容 ,体现出极端的矛盾性与复杂性。同时卢氏还是一位业绩卓著的散曲文献学家。  相似文献   

17.
张可久散曲风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或选择与内容相适应的形式以突现个人风格,是中外文学创作的一个惯例。屈原为抒发忠而见疑的苦闷,上下求索的激情,突破了《诗经》的四言格式,创造了单句加“兮”字的七言骚体。李白生性豪放、飘逸,喜欢在束缚较少的古体诗中挥毫泼墨,呈现一派盛唐气象。杜甫作为唐代忧国忧民的诗圣,则更多采用抑扬顿挫的律诗,显现沉郁顿挫的风格。据说《钦差大臣》的题材是普西金推荐给果戈理的,因为普西金认定此题材适用于讽刺喜剧而不适用于抒情诗。  相似文献   

18.
《舞论》(Natyasastra)是印度最早的关于戏剧与表演艺术以及相关主题的一部著作,在印度的文化中相传为一位叫婆罗多(Bharata)或婆罗多牟尼(Bharatamuni)的人所作,成书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2世纪。《舞论》确切地应翻译为《剧论》或《戏剧论》。在梵语中,Natya一词原始意义指舞蹈,衍生义为戏剧,兼有舞蹈和戏剧的两重含义。该著作并非舞蹈学专著,只是部分涉及作为戏剧表演组成部分的舞蹈。《舞论》对戏剧艺术的起源、性质、功能、表演和观赏进行了全面论述,虽然说这部著作有戏剧百科全书之称,是东方戏剧学的经典,但迄今为止,中国还没有一个全译本,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学创作方面。  相似文献   

19.
冯梦龙编著的<太霞新奏>是晚明一部重要的散曲选本,它最突出的特点是将吴江派散曲家推上了晚明曲学领域的前台,使之成为晚明散曲家中新的生力军.同时,<太霞新奏>通过具体作品较为系统总结了吴江派散曲理论,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曲学意见,丰富了沈璟、王骥德的曲学理论.  相似文献   

20.
元初散曲作家卢挚,生于蒙古太宗窝阔台十二年(公元1240)左右,卒于元仁宗皇庆初年(公元1313年)前后。其字处道,又字莘老,号疏斋,又号嵩翁,祖籍涿州,家居河南。卢挚少年得志、一生当官,仕途较为坦顺,于文坛曲苑名声尤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