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秀的小说、戏剧文学等叙事性文学作品总是着力于创造典型人物。例如《水浒传》所以几百年来流传不衰 ,为人们称道 ,就在于它比较成功地塑造了许多典型人物。既然典型是优秀文学作品的标志 ,那么究竟怎样去认识文学典型呢 ?金圣叹是清代一位大批评家 ,以其对《水浒传》的评点 ,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小说理论体系 ,特别是其中的小说人物塑造理论。在他之前 ,叶昼、李贽等人虽都有论述 ,但不及金圣叹。本文从金圣叹对艺术典型的主要问题的论述 ,来探讨他的人物典型塑造理论  相似文献   

2.
金圣叹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小说批评家 ,他对《水浒传》的评点堪称古典小说批评的典范。本文主要探讨了两个问题 ,一是金圣叹对《水浒传》的基本看法 ,二是金圣叹对《水浒传》叙事艺术的评价。此两方面的探讨 ,能使人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到金圣叹在中国文学批评史、尤其是通俗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他在作品中体现出的独具匠心的叙事技巧受到了众多文学评论家的关注。近些年来,从人物的叙事视角解读作品的研究已经很多,但是从叙事模式的角度对作品作出细致分析的还不多。从叙事模式的角度看,菲茨杰拉德在作品中变革了传统的全知的叙事视角,采用了以内聚焦的叙事模式为主,同时辅之以恰当的全聚焦和外聚焦的多元化叙事模式把内容与形式比较完美地统一起来,使得主要人物性格特征及内心世界得到进一步的表现,更好地刻画了人物、深化了主题。  相似文献   

4.
玛拉沁夫在小说创作中,按不同题旨的需要,有意识地拉开真实的作者与叙述者的距离,在作品中扮演了一种角色,创造出多种稳含作者。这不仅为读者提供了可供再创造的艺术空间 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反映广阔的草原生活,而且也昭示着玛拉沁夫重视与读者的沟通等清醒的艺术创造意识;玛拉沁夫在小说创作中,对叙述者君临其上 叙述者切近人物、叙述者介入人物三种叙述位置的选择都颇具特角,有时,他还展开多功能交叉叙述,来弥补单一叙述位置对整个叙事活动完整性和立体性的消减,同时,对多种叙述视角的选择和运用,也显示出玛拉沁夫的艺术功力;在人称与视角关系的处理上,玛拉沁夫不拘泥于内视角和外视角两种形式,还运用了固定人称与变动视角、变动人物与固定视角、变动人称气变动视角等多种人称与视角的配合方式,来增强作品的表达能力和叙述功能。  相似文献   

5.
依据后现代历史叙事学的眼光观照金圣叹的史传文评点,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其评点中蕴含的叙事思想。金圣叹在评点中肯定了"文"对历史事件的加工、重构和渲染,强调了"文"在史传叙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文人通过"文"参与历史评价、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主体精神,揭示出作为文人的史传叙事应具有的观念:文人不只是客观地"再现"一个过去的世界,更是借助历史叙事投射出他对未来世界的构想。  相似文献   

6.
《围城》中叙事视角的运用颇具匠心。据热奈特的叙事视角理论来看,呈现出零聚焦型、内聚焦型及外聚焦型等多重视角综合运用的特点。而且,叙事视角的运用还有效地参与到文本建构之中,在丰富“围城”意蕴、表现人物方面,达到了恰如其分的艺术效果。文章通过借鉴热奈特的叙事视角理论,从叙事视角的角度切入小说文本,解读作者于作品中营构的“围城”之意蕴,体味作者的人物表现之匠心。  相似文献   

7.
多重的叙事视角是<红字>的一大叙事特色.传统叙事模式常采取单纯化叙事视角,多用全知式或人物式,少见多重复合式.霍桑在<红字>中运用多重可变叙事视角,在编辑性全知叙事的同时,使用戏剧式全知叙事和人物叙事,通过视角的变化来调动读者的鉴赏能动性.  相似文献   

8.
烟花子用一系列内生于民族传统的理论术语,沿着金圣叹等人开拓的小说评点道路继续前行,总结了清末小说《萤窗清玩》的叙事艺术。主要通过从出人意表的折变叙事论、意脉畅通的照应叙事论、顺风吹花的省笔叙事论、由虚入实而愈入愈深的人物叙描论等方面,归纳烟花子叙事理论的关键性词汇和命题,勾勒出他在看似散漫随意的评点中搭建起的一套有着内在理路的完整的理论体系。从中可以看出,在展现中国叙述学独特话语之原生态风貌上,烟花子有着不容忽视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从《大宗师》和《天地》中两则重言对《论语.微子》的叙事模仿可以看出,《庄子》部分重言在叙述视角、叙述者类型、叙述情节、叙述人物、叙述结构上对《论语》叙事进行了有意的模仿,但《庄子》重言在对《论语》叙事模仿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创造和扩充,从而超越了《论语》叙事。  相似文献   

10.
奥地利学者F.K.斯坦泽提出了叙事情境的概念,我国学者罗钢对这一术语的内涵提出了修正。根据罗钢的观点,叙事情境是对传统意义上的叙事人称和叙事视角概念的综合。哈代在其小说中运用了“编辑者全知”型、“中立的全知”型、人物叙事情境等多种叙事情境,有些段落甚至采用了重合的叙事情境。这种叙事情境的多样化,创造出多样化的文体效果,增强了小说的悲剧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