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利用自回归分布滞后(ADL)模型,结合我国1983到2006年的有关数据,对我国FDI对三次产业的影响作用作出实证分析,得出结论,FDI在短期内对我国经济增长起了较大的促进作用,但长期作用不显著。并结合我国经济现状分析了原因,提出要充分发挥其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需调整FDI在三次产业之间以及产业内部的投资结构。  相似文献   

2.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巨大增长,政府逐步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力度,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在教育财政投入总量逐步增长的条件下,如何进一步优化教育财政投入结构、进一步加强教育财政经费管理,是促使我国教育事业持续协调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提出政府要强化教育财政投入的主导作用,引导社会资源,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教育投入格局,同时合理分配教育财政投入经费,促使教育事业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我国海洋产业结构在海洋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文章以我国1996—2016年的海洋三次产业与海洋经济增长的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VAR模型与Granger检验对海洋三次产业与海洋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中国海洋三次产业与海洋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海洋第三产业与海洋第一、第二产业互为格兰杰原因;海洋经济增长与海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互为格兰杰原因。政府应立足海洋第一产业、继续扶持海洋第二产业、重点发展海洋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4.
经济增长与教育发展水平之关系——一个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投资对于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采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和Lucas生产函数,对我国大陆地区经济增长与教育发展水平之间关系进行的实证验证表明: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结构差异,高等教育对于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明显;中等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对经济增长作用显著,且中等发达地区物质资本投资作用突出。因此,各地区在选择教育发展战略时,应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特点,选择“优势教育”重点予以投资。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农村产业融合影响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分别构建农村产业融合和乡村振兴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对其进行测度,利用2010—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农村产业融合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及运行机制。结果表明,农村产业融合对乡村振兴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并且这种推动作用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其运行机制是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增长,进而推动乡村振兴。因此,要统筹衔接农村产业融合与乡村振兴,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和利润分配机制,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因地制宜制定政策措施,以更好地发挥农村产业融合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2000—2016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差分GMM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人口老龄化与健康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健康投资(包括政府和个人)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人口老龄化则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不论是增加政府还是个人健康投资,均能有效削弱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负向经济影响,但健康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会随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而被弱化。因此,应继续加大政府对健康保障领域的财政投入,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和健康保障制度,同时鼓励和引导个人健康投资,以实现经济增长与健康老龄化的双重平衡。  相似文献   

7.
从双向FDI的角度分析OFDI和IFDI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选取双向FDI对经济增长的3个主要影响因素,分别对双向FDI与GDP、投资、净出口和产业结构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双向FDI对于GDP和投资都具有拉动作用;IFDI对投资的影响滞后4期才能产生,对净出口的增长起到正向促进作用;OFDI的扩大不利于净出口的增长;双向FDI与三次产业都存在较强的灰色关联度。据此,提出改善对内对外投资环境、发挥双向FDI对固定资产投资和净出口的促进作用、强化双向FDI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作用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三次产业结构演进与宏观经济波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P滤波、VAR模型等计量分析技术,从三次产业增长率波动的角度,探讨1979年到2007年间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动态演进对国民经济增长短期波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二产业不仅对宏观经济产生显著的增长效应,还具有显著的滞后波动效应;而第一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短期波动影响非常剧烈。第一、二产业对经济增长波动的影响是不断下降的,而第三产业的影响是不断上升的。  相似文献   

9.
我国石油消费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究我国石油消费增长的原因,本文分别采用传统的能源经济分析方法和现代计量经济讨论我国石油消费与经济总量的互动关系。能源经济分析表明,石油消费强度和消费弹性等指标不能正确地描述我国石油消费与经济总量的互动关系;计量经济分析发现,我国经济总量和三次产业产值对石油消费具有较强的单向正影响;石油消费与三次产业构成综合均衡关系,第二、三产业的短期影响具有积累效应。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区域物流与经济的协整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978—2009年的广东省年度数据对区域经济增长与物流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选取代表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三个重要指标,对广东省经济增长与物流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并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以验证短期修正效应。结果表明广东省经济增长与物流发展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广东省经济增长对物流产业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物流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还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金融发展在最近十余年取得重要进展,大量相关文献讨论了中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但少有文献注意到中国金融发展与宏观经济稳定的可能联系。金融发展除了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外,是否还会产生平抑宏观经济波动的红利?尽管存在若干金融发展平抑宏观经济波动的理论机制,但相关经验证据却少见。基于中国2001-2012年月度时间序列数据,可利用含外生变量的EGARCH模型对中国金融发展的宏观经济波动平抑效应进行实证检验。我们发现,金融发展具有显著的宏观经济波动平抑效应。这一经验证据表明,金融发展能够从降低经济增长波动层面提高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进一步加快金融改革步伐从而提升金融发展水平,应该成为中国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一个长期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2.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文化消费市场、国际文化贸易与文化投融资三大领域。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必须调整发展战略,变“危”为“机”。从刺激文化消费、扩大文化贸易出口、投资文化创意基础设施、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升科技创新水平等方面,促使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我国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首选产业。  相似文献   

13.
运用T型关联度方法,分析了山西省R&D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通过计算得出,山西省R&D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总体上有正的关联,R&D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有显著作用;在研发各执行部门中,企业的R&D经费投入与经济增长关联度最高。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对山西省科技投入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运用索洛余值法测量和分析了我国“六五”至“十五”规划期间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的贡献率,并分时段分析了技术、资本、劳动三者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变化。研究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中资本投入的贡献率最大,是维持经济高速增长的最主要因素,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足,进而提出应从加大公共教育科技投入、优化资源配置等入手促进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5.
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存在技术逆向溢出,进而促进母国产业技术进步,这一点已得到国内外诸多学者的认同。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2003—2008年间中国对外投资的产业数据与国内产业技术进步的关系进行研究后发现,除2003年外,外向FDI对中国产业技术进步基本是无效的,而且无效程度逐年上升。对无效单元进一步分析后发现,第三产业比第二产业的作用稍强一些,但两者均存在较高的无效率。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我国各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协调性研究发现:2010年我国大多数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属于低水平协调及不协调状态。高等教育与经济高水平协调地区,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中低水平协调及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地区的贡献率较低。同时研究发现,我国地区间高等教育投入差距大于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人口受教育程度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有助于发挥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中国31个省市2000-2015年的面板数据,利用PVAR模型分析金融产业集聚、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表明:就全国而言,金融产业集聚和技术创新都能给区域经济增长带来正向的冲击效应,但是这种效应并不能持久;在发达地区金融产业集聚对技术创新、经济增长的冲击效应有正有负,而在欠发达地区这种冲击一直处于正向的稳定状态。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要高于金融产业集聚水平,技术创新对金融产业集聚的影响非常微弱。应从深化金融体系改革、促进技术创新和金融发展的深度融合以及加大研发投入等方面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了比较研究中美两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差异,理清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金融服务业的演进趋势,探究中国金融服务业与其他国民产业部门的关联关系,通过对比分析中美两国金融服务业的中间投入率以及产业关联系数,在当前中国处于新常态下的经济结构转型时期下,尝试从比较结果中得出如何深层次地深化金融改革、如何进一步研究金融生产性服务业与实体经济关联关系并探索其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的经验。鉴于金融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和稳定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采用WIOD数据库中中美两国2007~2014年的9个行业部门投入产出数据,对两国金融服务业以及整体服务业的中间投入率、产业关联系数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研究。研究表明:中国金融服务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我国服务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还不及美国;美国金融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关联系数均大于中国,反映了中国金融生产性服务业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和不足。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实施,中国应推进深层次金融改革、加大服务业投入占比等,以让金融业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19.
我国教育法明确指出高校应提高教育投资效益,但由于高校产出测算的特殊性,使得高校经济效益难以考核。实行高校财务绩效评价,转变高校效益观念,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防止高校出现财务风险和财务管理混乱,对推动高校事业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国民经济运行的动脉之一,物流业对社会生产的规模、产业结构的变化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国的经济增长和经济竞争力。选用物流业的从业人数、固定资本投入为自变量,物流业的增加值为因变量,选用超越对数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我国物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计算,以此来确定我国物流经济的发展水平,并从中分析我国物流业经济增长的来源。结果表明,9年中我国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了近一倍,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