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劳动合同法》是一部关系到我国能否建成和谐社会的法律,因为大部分公民都与用人单位存在着劳动关系。随着《劳动合同法》以及《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实施的不断深入,其中的关于劳动合同期限、服务期、经济性裁员、劳务派遣、劳动合同的解除等几个方面的相关规定对企业利益的保护也颇具争议。这些规定过度地限制了企业的权利,这不仅有违《劳动合同法》确立的"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这一立法目的,而且最终也会影响到劳动者自身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劳动合同法》从立法之初,其立法宗旨就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激烈争论,主要集中在立法根据以及"单保护"还是"双保护"等问题上。应从倾斜保护的角度认识《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即《劳动合同法》既不是"单保护",也不是"双保护",而是在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同时,兼顾保护了用人单位的利益。  相似文献   

3.
殷高峰 《人力资本》2008,(12):40-43
当你拿到这本杂志的时候,2008年即将度过最后一个月,它将轻轻滑去,它也将沉重地留在我们心里。这是一个祈祷的时刻,为正在走出的2008,为过去,也为将来。  相似文献   

4.
劳动者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第38条“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购买社会保险”为理由,提起仲裁或诉讼,要求用人单位向其支付经济补偿,往往因为没有证据证明自己是以《劳动合同法》第38条为由解除劳动关系,而被驳回起诉.法院擅自要求劳动者承担该证明责任的规定,违反了法律的基本原理,也导致了法律的不公开化.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中解除合同的权利构成要件与《劳动合同法》中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构成要件,进行分析与比较,认为法院要求由劳动者来承担由于用人单位未为其购买社会保险而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责任既不合法,也不合理.法律应当平等地保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利益,甚至应当倾斜于劳动者.  相似文献   

5.
<正>为保护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了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同时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六种情形: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1.从本条的含义来讲,在试用期内符合两个要件可解除劳动合同:一是不符合录用条件。在录用劳动者时,用人单位对录用职位设定的条件应准确、清晰,详细描述岗位职责,并在劳动合同中载明。二是被证明,明确了劳动者不承担举证义务。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农民工劳动权益的保护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而《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将对其产生更大的影响。但是,目前我国社会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政府行为的偏差、工会力量的薄弱以及农民工自身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着《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和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长效机制的建立。因此,需要从改革户籍制度入手,采用加大政府的监管力度、推进工会改革以及提高农民工的素质等措施,才能真正建立起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7.
依据<劳动合同法>对用人单位利益规定的必要性,深入剖析<劳动合同法>对用人单位利益的规定.它表现在用人单位制定劳动规章制度、服务期的规定、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等方面,最后阐述法律对此问题的进一步规定,以此完善<劳动合同法>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根据多年的国企人事管理经验,总结分析了<劳动合同法>对企业的影响、企业劳动用工管理方面存在的风险,接着提出了企业规避各种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以《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为背景,对兰州市中小企业的劳动者关于《劳动合同法》的要义及规范、薪酬与福利制度、企业的激励制度及与劳动者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其他问题等四个维度的认知与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设计及调查研究,结合数据资料进行描述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劳动合同法》时代的到来必将给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诸多挑战,如何更好地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的首要问题。文章通过分析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应从六个方面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11.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引起了理论及实务界的诸多批评,批评的核心是认为该法过度地增加了企业用人成本,干预了企业灵活的用人制度,从而可能导致企业负担过重而破产,最终给经济和就业都造成负面影响。但从劳动者、企业及社会三个方面的长期成本与收益的视角展开综合比较分析,该法长期实施对三者都将是有利的,有助于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并最终促成人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引发了社会各界激烈的争论。从应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避行为中发现,我国《劳动合同法》有关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存在价值取向脱离转型期的国情,法律规范设计不尽科学和法律制度不尽完善等不足,致使其难以有效规制和应对其规避行为。为克服这一缺陷,减少规避行为发生,我国《劳动合同法》应适度放松解雇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律限制,完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法律规范体系和健全规避行为法律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13.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合同法》是在国际、国内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对我国境内的所有企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企业同时受到外部社会遵从和内部雇用成本、雇用灵活性和雇用方式的多重压力。主动调整是《劳动合同法》下企业的最优策略。提高投资回报率的竞争策略、人力资源的一体化管理、标准化管理构建相关利益者的价值评价与分享机制及制度化管理等是企业劳动关系调整的动力模式。  相似文献   

14.
目前高校在临时工使用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已经使其无法适应"劳动合同法"提出的要求,故而高校应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特点,在规范用工方面做出适当的调整,以进一步提高内部管理水平,保证依法用工、合理用工。  相似文献   

15.
经济补偿金是对劳动者在用人单位所作贡献的补偿并兼具社会保障功能,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都应依法支付给劳动者经济补偿。在解读《劳动合同法》的基础上,探讨了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
劳动合同的民事合同的性质和劳动合同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诚信可以而且应当成为劳动合同法的基本原则.诚信原则贯穿劳动合同法的始终,在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解除等各阶段都得到了充分的运用.诚信原则对劳动合同法的完善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17.
2008年1月1日施行的《劳动合同法》将劳动合同中违约金的适用范围限制在服务期与竞业禁止两方面,从而在弱劳力强资本的客观情况下,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但在实践中,关于职业培训的违约金条款,显现出不可操作性和抽象性等问题。在劳动争议大量增多的趋势下,有必要对该违约金条款进行理论探讨,以期加强劳动合同法的实用性,更好地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务派遣制度的规定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在劳务派遣单位的资格限制方面,缺乏配套的保障制度;在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的连带责任方面,规定得过于笼统;在派遣期限方面,缺乏明确的限制。应增加劳务派遣单位资格的配套性规定,合理划分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在连带责任中的主次责任,明确劳务派遣的最长期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