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余进波  聂丹 《职业时空》2008,4(7):33-34
可持续发展是伴随着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讨论而提出来的一个新概念。该理论的内涵不断得以扩展,目前它不仅是一种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理论,而且已逐渐成为其他任何组织系统运行发展的指导思想。由于一系列的内外部因素的影响,我国竞技游泳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2.
陈雯  何雨 《社会学》2006,(3):14-19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1994年联合国发展计划署在主题为“人类安全的新领域”的《人类发展报告》中率先提出“人类安全”(Human Security)的概念,从此,可持续发展观念和安全理念深人人心,并被拓展深入到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以及环境各个领域。2003年6月,在中国经历SARS危机之后,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张维庆主任首次明确提出“人口安全”(Population Security)的概念,这是我国的政府决策部门和学者从国家安全的视野层面审视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重大人口问题的开始。  相似文献   

3.
任娟  殷亮 《城市》2013,(6):45-48
可持续发展概念自从1987年被提出以来,已被全世界普遍认同并成为人类发展重要的衡量标准,可持续的规划与建筑设计要求规划师、建筑师以空间的思维同时解决环境、经济和社会3个方面的问题。自然系统本身是可持续的,地球上的能量来源于太阳的照射,使整个生态系统循环往复,生生不息。人类社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将人类活动  相似文献   

4.
张志朴  朱维维 《城市》2010,(4):31-33
目前,全球能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在1927年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全球代表第一次将“可持续发展”观点搬上议程。经过30年的深化,可持续发展已经达成共识,建筑业作为能源消耗大户由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型的发展模式逐渐转向高效生态型发展模式,绿色建筑正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普遍认可的一种全新人类发展观,环境教育则是实现其战略的关键途径。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而高职环境教育开展的情况则相对滞后。本文根据高职的教育目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分析环境教育系统的特点,结合环境教育的实践,通过优化系统结构,科学构建高职环境教育的模式体系。  相似文献   

6.
杨钊  孙洋  李晅煜 《城市》2012,(6):65-69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经济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按照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理清人、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由美国生态学家奥德姆提出的研究自然与人类活动之间关系的系统评价理论——能值分析理论,通过尽可能全面地整合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系统,定量分析自然与人类活动的真实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度量区域"社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物质、能量、信息及货币流动对可持续发展贡献的难题,对科学评价区域发展中自然环境的作用及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决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润江 《公关世界》2008,(3):57-57
20世纪70年代,英国“公民社会”首先提出来了企业公民概念,将企业看作一个社会的公民,认为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同时,还要承担对环境和社会责任。“企业公民”的理念是,既然企业也是社会公民,那么它就必须尽社会公民应有的责任和义务。也有人把企业公民理解为表达出对人类、社区以及环境的尊重,所做出符合道德及法律规范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推行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规划观,完善土地利用规划的价值观念,对于完善我国现行的土地利用规划机制,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质量和实践可操作性具有重大意义。一、问题的提出在1987年4月,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首次诠释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强调人类的发展,应该“在不危及后代人需求的前提下,寻求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发展途径”。之后,在1992年6月巴西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使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和应用。可持续发展可以定…  相似文献   

9.
环境哲学作为一种新的哲学思想,是人类在实践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创造和创新发展而来的。它是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新型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基石。深入研究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蕴含的环境哲学思想,对于进一步指导可持续发展,贯彻和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环境与人类发展的协调统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谈锦钊 《城市》2002,(4):55-56
一、发展绿色住区是城市发展的需要绿色住区是指在适宜人类居住的完善的生态环境中建设的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居住小区。虽然绿色住区的提法是一个通俗的说法,但它概括了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追求和回归的愿望。人类与地球上的一切环境和生命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绿色的环境更是人类不能离开的。在我们的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同时,一些违背自然规律的做法却对环境产生了很大的破坏。环境污染、生活环境质量和人们体质下降等“城市病”愈来愈严重,因此环境问题已经到了与城市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地步,不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经…  相似文献   

11.
封海波 《城市》2015,(3):47-52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速,而随之带来的全球环境问题也日益加剧,迫使人类寻求更加安全、公正、健康和生态化的城市居所,因而探求更加合理的城市发展模式和人类居住模式,已成为当前各国政府、机构、学术团体共同面对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而生态城市的概念和模式一经提出,就引起城市科学、城市规划研究、社会学等学科的广泛关注,生态城也被认为是当今世界最为成功的城市发展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12.
赵建军  杨发庭 《城市》2011,(11):24-27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2002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绿色发展,必选之路》,首次提出在中国应当选择绿色发展之路。所谓绿色发展之路,就是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与协调,即更加积极的、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绿色发展与以往“先污染、后治理”的“黑色发展”不同,它既追求经济发展,又要求防止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不可持续地利用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13.
许楚玲 《职业时空》2008,4(8):104-104
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代表着人类实践的目标、信念、价值观等。在我国,校园文化作为一个概念被正式提出来,是在上世纪80年代。校园文化内涵丰富,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校园文化泛指校园中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总和,包括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各种教育教学设施、规章制度、人文精神、人际关系等;狭义的校园文化则只侧重于校园中的精神方面,是指在学校特定环境中,师生共同创造、形成的环境和文化氛围。它属于意识形态范畴,体现为一种“校园精神”,包括理想、信念、价值目标和相应的价值体系等内容,它的主要特点是内在激励,是一种以隐性为主的文化。本文所指的校园文化是狭义的概念。高校校园文化不仅对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发展、社会服务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1人居环境科学1.1人居环境科学概述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以人类聚居(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其目的是了解、掌握人类聚居现象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以便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  相似文献   

15.
张斌 《职业》2011,(12):165-166
语文教育从"知识"为中心到以"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为中心,也即从"学会"到"会学",是一次飞跃,但语文教育仍是充满功利色彩的。语文教育由"智能"向"审美"的发展,是开拓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一、语言与语言美1.语言的概念要明白什么是语言美,首先弄清楚语言这个概念。我们可以用八个特征把语言的概念表述为:语言是一个生成系统,是一套任意性符号,可以说是听觉符号和视觉符号,语言符号所表示的意义是约定俗成的,语言是一种交际与文化传递的工具,它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交际的,语言是人类独有的,语言具有共同性。语言的表现形式较多,一般包括书面语言、口头语言和行为语言等形式。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的资源消耗能力越来越强大,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能源短缺危机和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样才能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共生。这种绿色生态观同时体现在园林景观设计上,而设计师要培养绿色生态设计观要考园林景观设计教学来实现。本文阐述了生态设计的概念机基本原则,并分析了当前园林景观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问题提出了园林景观绿色生态设计观培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人类有史以来,就不断改善居住条件,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然而人类居住区的发展必然与人口的增长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必须与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保护相协调,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才能形成良性循环,使其可持续地发展。随着人们对环境要求越来越高,都市人越来越向往人居与自然的和谐。住宅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建筑形态,研究人类居住环境和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探索绿色生态住宅之路,已成为世界潮流。“绿色生态住宅”是近一、二年来新兴的居住理念。国际上有的称为“绿色住宅”、“生态住宅”、“可持续发展住宅”等等。它…  相似文献   

18.
孙梦南 《现代交际》2013,(10):92-92
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归纳起来是人与自然辨证统一关系的充分体现,而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的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一致,要求人类的发展与环境的发展要整体同步相适应,即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正充分反映了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精髓。  相似文献   

19.
王禹 《现代交际》2014,(4):95-95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环境是密不可分的,自然资源为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物质资料。自然的恩赐保障了人类的生存与繁衍,同时人类也按照自身的需要不断地改造着自然。受到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人类还不能随心所欲地开发自然资源。如不自觉地协调人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就有可能使人类走向资源枯竭的道路。本文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认识到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问题及解决途径,为使自然资源能够成为人类永久的财富而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居环境强调建筑与人文、环境及科技的和谐统一,故应该积极推进生态建筑的发展.生态建筑,充分利用天然条件与人工手段创造良好的、富于生气的环境,控制和减少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消耗,体现在健康、节水、节地、节能、制污、循环利用,体现可持续发展原则,是当今世界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形成与发展有深厚的社会思想基础和现实要求,同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