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国焘在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斗争期间的错误,是他在该苏区任职时所犯诸多错误中的一个主要方面。本文从五个方面较为详细地论述了这个问题:当敌人加紧部署对鄂豫皖苏区的第四次“围剿”时,他错误估量了敌我形势,盲目轻敌,认可和支持了荒谬的“偏师”说,种下了第四次反“围剿”斗争中的错误路线的根苗;当敌军即将开始“围巢”时,他错误认为,只要攻克敌之据点麻城,便可打破敌人新的“围剿”,强令红军西次围攻麻城,犯了冒险主义错误,也贻误了红军准备反“围剿”的时间;当敌人向苏区腹地进攻时,他急令已经疲惫不堪的红军正面堵击,与敌硬拼,犯了拼命主义错误;当敌人不断缩小包围圈,苏区首府、重镇和中心区域沦入敌手之后,他惊慌失措,急率红军主力撤出苏区,无具体目标的盲目西进,犯了逃跑主义错误;当红军主力撤离苏区之后,他在思想上再无重回鄂豫皖苏区的打算,严重违背了黄柴畈会议的精神,致使鄂豫皖苏区的绝大部分丧失。  相似文献   

2.
遵义会议揭发、批评了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以来中共中央在军事领导上的错误,批评了博古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进行辩护的错误观点。会议所通过的决议明确指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以及退出苏区后遭到的严重损失,其主要原因是博古和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犯了一系列严重的错误;遵义会议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从而解决了党的军事路线问题。但是,遵义会议仍然肯定了临时中央的政治  相似文献   

3.
肃反锄奸,本是革命队伍内部一项正常而必要的工作。可是,在以王明为代表的第三次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统治我们党的时期,肃反却被用来对付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持不同意见的革命同志。它使左倾机会主义者所推行的“残酷斗争,无情打击”这一党内斗争的错误原则,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一九三一年秋冬间鄂豫皖苏区所进行的“肃反”,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主持这场“肃反”的,是当时担任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和军事委员会鄂豫皖分会主席的张国焘。一九三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他给中共中央政治局写过一个报告,叙述了“肃反”的经过,宣称:“肃反”已经取得“伟大的胜利”,“这一肃反比富田事变所得经验还大,可以为全党的教训,特别是各个苏区可以利用这一经验。”他的这个报告完全歪  相似文献   

4.
在关于红军长征的研究中,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党中央与张国焘的斗争不时引起学界的关注。在《史说长征》一书中,作者夏宇立持这样的看法:毛泽东应对张国焘的分裂行为负主要责任;毛泽东为“争夺军权”向张国焘设下“陷阱”;“密电”是毛泽东给出的“政治交代”。这些看法是非常错误的,必须予以辩驳。  相似文献   

5.
四、分裂党和红军,另立中央退却路线和军阀主义一九三二年秋,张国焘放弃鄂予皖根据地仓皇西逃,拉着红四方百军主力,进入陕西,奔向川北。一路上,前有阻敌,后有追兵,且战且走,卩队伤亡五千多人。张国焘的右倾逃跑主义,引起广大指战员的强烈不满,卩队议论纷纷。曾中生、邝继勋、余笃山、舒玉章等许多同志,向张国焘(尸一)开了坚决斗争。曾中生同志把大家的忌见集中起来,给张国焘写伩,义正词严地批判了他的错误。张国焘的日子很不好过,被迫于十二月十日在陕南城固县小河口开会,听取大家忌见。会上,大家对张国焘的错误和逃跑主义,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并要求对以后的活动作出决定报告党中央。张国焘又  相似文献   

6.
张国焘是我党历史上一次机会主义路线的头子,后来跑到国民党那里当特务去了。一九三五年到一九三六年,在伟大领袖毛主席领导红军北上抗日的长征途中,叛徒张国焘跳出来,分裂党和红军,进行篡党夺权的反革命阴谋活动。张国焘的路线是“革命战争中的右倾机会主义,其内容是他的退却路线、军阀主义和反党行为的综合。”由于毛主席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路线战胜了张国焘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使得全部红军会合一起,全党更加团结起来,进行了英勇的抗日斗争”。毛主席指出:“坏事也算一种经验,也有很大的作用。我们就有陈独秀、李立三、王明、张国焘、高岗、饶漱石这些人,他们是我们的教员。”剖析一下张国焘从假革命到反革命的历史,看看他是怎样搞机会主义、搞分裂、搞阴谋诡计的,又是怎样垮台的;对于我们学习党内两条路线斗争的历史经验,坚持“要搞马克思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  相似文献   

7.
九、第二次反“围剿”斗争我军粉碎第一次“围剿”后,敌“鄂豫皖绥靖督办公署”于四月间由武汉移到潢川,加紧布置二次“围剿”。同时,皖西陈调元部之五十七师及警备第二旅占领了麻埠,独山。四月下旬,红四军主力进至皖西,当即向盘踞独山之敌进击,经过六天战斗,消灭陈调元部一个团、一个营,残敌向东逃窜,麻埠之敌,不战而退。当军部率主  相似文献   

8.
红二十八军是坚持鄂豫皖苏区三年游击战争的主力部队。它经历了艰难险阻,英勇奋战,终于赢得了鄂豫皖三年游击战争的最后胜利。本文仅就1935年红二十八军的重建与反“清剿”斗争,作一扼要的阐述。 一、红二十八军的重建 早在1933年1月和11月,中共鄂豫皖省委和红二十五军在坚持根据地的斗争中,曾先后两次组建了红二十八军,但又两次将红二十八军编入红二十  相似文献   

9.
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未能打破国民党军队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中共中央和主力红军被迫离开中央苏区,进行战略大转移。随后,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分局、中央军区和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办事处,继续坚持中央苏区的斗争。同时,划定瑞金、会昌、于都,宁都四个县城之间的“三角地区”为中央分局和中央军区必须最后坚守的阵地,要求中央分局“在中央苏区领导地方武装和工农群众以游击战争来保卫苏区,……使进占苏区的敌人,不能顺利地统治下去,以准备将来配合野战军在某种  相似文献   

10.
五、右倾逃跑主义路线的最后破产南下碰壁被迫北上毛主席说:“党的路线正确就有一切,没有人可以有人,没有枪可以有枪,没有政权可以有政权。路线不正确,有了也可以丢掉。”反对张国焘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斗争,就是历史的见证。一九三五年九月,张国焘拉着红四方面军南下逃跑的时候,全军有六十五个团和一个骑兵师,共约十万人。十一月,到达天全、芦山、宝兴、名山地区后,因为路线错误,  相似文献   

11.
阳明堡大捷     
《山西老年》2015,(3):15
陈锡联,1915年生,湖北黄安(今红安)人,1929年4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在红四方面军先后任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委员、团政治委员、副师长、师政治委员、师长等职,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历次反"围剿"和开辟川陕苏区的斗争,参加了长征。他作战勇敢,屡建战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三八五  相似文献   

12.
<正>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鄂豫皖苏区,是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又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为了更好地研究鄂豫皖苏区的历史,因此,对苏区根据地的有些问题,仍需进一步深入探讨。本文仅就某些史实进行考订,是否妥当,望同行先达指教。一、关于黄麻起义及其成立红军的时间问题鄂东地区爆发的黄麻起义,是鄂豫皖边界地区人民,在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指引下举行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在这次起义基础上组建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一师,是鄂豫皖边界地区的第一支红军部队。关于黄安麻城两县人民武装起义的时间,在目前的资料中有“1927年11月”、①“1927年冬”、②“1927年10月25日”③三种说  相似文献   

13.
2021年9月4日,陈祥将军陈列室在他的家乡——安徽省金寨县油坊店乡周院村建成开放了。一幅幅泛黄的照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段段精美的文字、一句句深情的讲解,再现了陈祥的革命人生。陈祥(1915-1997),原名邸银国。1915年出生于安徽省金寨县一个贫苦家庭。自幼受革命思想和农民运动的影响,向往革命,追求正义,1930年参加儿童团。1932年3月参加红军,1937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陈祥历任红二十五军战士,红二十八军班长,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第三、第四、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作战勇敢,不怕牺牲。  相似文献   

14.
克服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的斗争,是遵义会议后的一次重大党内斗争。张浩在克服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维护党和红军的团结,维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方面,起了别人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5.
毛主席说:“党的路线正确就有一切,没有人可以有人,没有枪可以有枪,没有政权可以有政权。路线不正确,有了也可以丢掉。”反对张国焘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斗争,就是历史的见证。一九三五年九月,张国焘拉着红四方面军南下逃跑的时候,全军有六十五个团和一个骑兵师,共约十万人。十一月,到达天全、芦山、宝兴、名山地区后,因为路线错误,部队饥寒交迫,疲惫不堪,处处碰壁,迅速减员,走上绝路。四川军阀刘湘集中八十个团的兵力,防守雅安、名山、邛崃一线,两军形成对峙,展开了激烈的消耗战,仅在雅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的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蒋介石国民党曾对我中央苏区发动了五次反革命军事“围剿”。前四次“围剿”都被我中央红军英勇地粉碎了,但第五次“围剿”却没有被粉碎,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一第五次反“围剿”之所以失败,主要是因为共产国际的军事顾问李德和中国的“左”倾冒险主义者抛弃了毛泽东的正确的军事路线,而推行了与之相反的错误的军事路线。毛泽东的军事路线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列主义的军事理论同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分析和研究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它包括红军的建军原则和红军作战的战略战术原则两个方面。建军原则主要是:红军必须全心全意地为着党和全国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必须担负起打仗,做群众工作和筹款这三项任务。  相似文献   

17.
共产国际和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的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蒋介石国民党曾对我中央苏区发动了五次反革命军事“围剿”。前四次“围剿”都被我中央红军英勇地粉碎了,但第五次“围剿”却没有被粉碎,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  相似文献   

18.
长征途中,党反对张国焘分裂主义的斗争,其复杂和影响,在中共党史上实属突出,占有重要地位。叛徒张国焘虽然客死异国,但他的幽灵还在游荡。他留下的《我的回忆》谎言连篇,可算得上“谬误大全”。它在多处写了“毛泽东等分裂了中央和红军”①,而把自己装扮成“一贯正确”,是维护团结的模范。 孰是孰非,事实终究是最有说服力的。  相似文献   

19.
张国焘是我党历史上一次机会主义路线的头子,后来跑到国民党那里当特务去了。一九三五年到一九三六年,在伟大领袖毛主席领导红军北上抗日的长征途中,叛徒张国焘跳出来,分裂党和红军,进行篡党夺权的反革命阴谋活动。张国焘的路线是“革命战争中的右倾机会主义,其内容是他的退却路线、军阀主义和反党行为的综合。”由于毛主席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路线战胜了张国焘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使得全部红军会合一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民党为了摧毁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消灭主力红军,在军事上发动"围剿"的同时,在经济上实行封锁。针对敌人疯狂的军事进攻和经济封锁,鄂豫皖苏区针对当时战争的特点,制定了正确的政策,从而保障了反"围剿"战争的军费、军事装备、军粮和兵源的供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