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黄河流域自古以来被人们视为中华文明的摇篮。虽然这一观点并不十分确切,但黄河文化在“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中无疑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她和长江文化无疑是两支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主体文化。虽然,她们各有其不同的文化内涵、形式、作用和历史发展进程,但却不是彼此孤立的、互不相干的。在长达数千年的中华文化发展进程中,它们既相互冲撞、相互对抗,又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是两支平等发展的、并驾齐驱的文化系统。这种刚柔相济、阴阳互补的文化联系,在血缘上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统一体,成为中华文化发展的基础,使大一统的中华文化呈现出绚丽多姿的色彩,并给周围的海外文化以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100多年来,在香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同英国殖民主义文化以及西方的资本主义文化,既互相碰撞、冲击,又互相渗透、融合,形成了中西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融的多元混合体。同时,香港文化与内地文化既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形成两者之间双向反馈。因此,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对创造绚丽多彩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达到文化的共同繁荣,具有一定的意义。一、香港文化对内地文化的影响和作用香港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的特例,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对内地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香港文化融合中西…  相似文献   

3.
曹萍 《社科纵横》2012,(11):128-129
中西方各自传统的文化、精神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其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思想、文化的形成是有深刻的历史根源,不仅只有政治、经济方面的因素,传统文化影响作用同样是不可忽视的。我们应该在把握中西传统文化各自优势的同时,在文化的交融中,找到互补之处,以此推动我们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4.
文化:在两种相反方向力的作用下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以何种方式发展以及它的最终目标如何,这是整个文化学研究最受关注的两个问题。在文化发展史上,曾出现过许多令人费解的文化现象,诸如“反传统”、“反文化”等等即是。不少人在肯定这些文化现象的历史意义的同时,却不能指出它们在整个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确切作用。本文从分析文化的本质入手,通过探讨文化发展的诸多要素,揭示了所谓的“反文化”现象对文化的正常发展所起的特殊作用;另外,文章还在此基础上着重论述了作为理想文化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5.
长江万里图──读《长江文化史》有感梁白泉南京博物院院长,研究馆员。当着中央提出“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时候,全国范围内就兴起了各种各样的“文化热”,我们可以看出,这是充分反映了知识界跟着全国人民一起,宏扬民族传统文化,自尊自立自信,运...  相似文献   

6.
春秋时期崛起于长江三角洲的句吴、於越文化(本文简称为“吴越文化”),是我国上古时代南方越族文化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从河姆渡文化时代到秦汉一统近五千年的漫长岁月里,古代越族在相对独立地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文化特征。古越文化与长江中游的荆楚文化、黄河流域的华夏文化交相辉映,共同形成灿烂伟大的中国上古文明。本文拟略述吴越文化的概貌,由此而窥见古越文化区别于荆楚、华夏文化的某些特征。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南北文化及其在当代的碰撞与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中国南北文化及其在当代的碰撞与整合曲彦斌无论就时间或空间而言,中国文化的总体构成,都反映着多层面复合结构这种多维性的特点。其中,以长江文化与黄河文化为代表的两大本土文化圈,亦即南北两大文化板块,则是中华民族文化史所积淀、造就的一个令人瞩目的重要层面...  相似文献   

8.
纽约、伦敦、东京和巴黎是当今的四座世界城市,除城市规模效应外,其明确的角色功能和丰富的文化构成,是它们担当世界城市角色的重要支撑。如今,世界城市战略既应是一个明确的城市发展定位和方向,也必然是城市发展的一种动力源泉。在中国的特大型城市中,北京明确提出要建设“世界城市”,这是一个宏大的战略目标,需要无数的优质化细节来支撑。在这一目标的导引下,北京的城市发展既要有好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更要有与重大战略目标相对应的序列化的城市“内容战略”。内容战略的核心,即要确立城市文化角色功能的宏观、整体定位以及行为、影响、辐射的定位。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主义文化哲学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站在世纪之交的高度,回顾和反思20世纪的人类精神运动,揭示后现代主义文化哲学的发展历程和理论特征,指出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影响广泛的文化哲学运动存在激进的、批判的和建设性的三个维度,它们共同体现了后现代主义文化哲学消解科学主义思潮和人本主义思潮对立的倾向,在思维方式上引发了一场“后/反哥白尼式的革命”的理论特征;最后着重从后现代主义文化批评的滥觞和从“文化热”到“国学热”的转向两个方面,重点展示了后现代主义文化哲学对当代中国的影响,强调在发展中的中国进行深度文化启蒙,建构现代精神和人的主体性的必要性和长期性  相似文献   

10.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延绵不断、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中华文明延绵不断的深层原因是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在今天中国的地域范围内,史前时期每一个地理单元或地区如燕辽地区、海岱地区、长江中游、长江下游、中原地区等都有着各自区域内的考古学文化序列,区域文化各有特色,有着相对独立的发展过程.而且这些不同区域在各自文化或连续或间隔或中...  相似文献   

11.
面对新的文化境遇:理性的审视与回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中国文化获得了相应的发展,其中大众文化和网络文化作为新兴的文化形态,成为人们新的文化境遇.对它们进行理性的审视与回应,就是认识这两种文化存在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同时,针对它们的负面效应,对大众文化应导入教化、价值、意义、审美等文化因素,对网络文化则应导入人文关怀以防止技术理性的片面统治.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语境中文化传播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及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建庆  高雨阳 《社科纵横》2008,23(12):132-134
全球化浪潮中,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强大的科技力量、媒体优势对第三世界国家进行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渗透,实施隐形的文化侵略和精神洗脑,试图摧毁和消蚀第三世界国家的民族文化,把它们逐渐纳入到"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化一体化框架中.本文从文化传播的视角,以美国为例,对文化帝国主义现象进行分析和批判;以中国为例,探讨发展中国家在文化交流中维护本国文化主权、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自从古希腊人把位于他们东面的小亚细亚半岛称为“东方”以来,人类历史上就沿袭下来“东方”和“西方”这一对概念。不同时代、不同的思想家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东方”与“西方”,赋予它们以丰富、复杂的内涵。在思想文化史上,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一直被视为两种性质不同的文化,它们2间既对立、撞击,又交流、融合。在冷战结束,意识形态对立日趋淡化的今天,文化的冲突有凸显之势。如何摆脱文化民族主义的诱惑,理智地处理东西方文化的撞击,学会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和交融,这是一个关乎下个世纪人类命运的大课题,不可等闲视2。近年来国…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区工作发展现状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社区发展的涵义联合国为社区发展下的定义是:“社区发展是一种过程,通过这个过程,社区居民共同努力并与政府权威人士合作,以促进社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并进一步协调和整合各社区,使它们成为全国人民生活的一部分,进而使社区发展成为全国的繁荣和进步作...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对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标准作出精辟的理论阐述,本文将其主要内容概括为三个层次,即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必须保证和促进生产力发展;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目标建设党的干部队伍;把党的干部培养和造就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人。干部标准的三个层次并不意味着有三种不同的干部标准,从目标指向看,它们具有一致性和互补性;从内容联系看,它们具有相关性和递进性;从作用效果看,它们具有共同性。邓小平尊重知识和人才,但并不泛泛而谈"唯才是举",而是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于部诸项标准之首。  相似文献   

16.
一、文明:认识状况世界社会思想发展的逻辑曾这样认为:“文明”概念在社会哲学知识中处于不重要地位,它是“文化”概念的同义词或文化的派生概念。上述认识态势在科学史上是有根据的。诚然,“文明”和“文化”是两个相关的概念,在十八世纪中叶已经成为科学哲学的日常用语。当时就曾试图对它们初次进行区分并给它们下定义。可是,一开始文化就比较“走运”,它很快成了哲学特别感兴趣的对象。哲学把文化同人的精神自由和人的价值领域  相似文献   

17.
何春喜 《探求》2002,(Z1):58
一、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建设军营文化(一)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 ,军营文化建设要大力弘扬时代主旋律。在当今社会 ,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 ,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和冲突的重要因素。在资本主义所主导的全球化进程中 ,西方国家常常通过经济上的援助和合作实现文化上的渗透 ,使得资本主义的思想体系、制度模式、价值理念在世界范围的影响不断扩大 ,对我国的军营文化同样造成压力和挑战。它们妄图从搞垮我军的优秀文化和精神支柱入手 ,最终搞垮整个军队。因此 ,在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  相似文献   

18.
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可概括为四个方面,即和谐意识、人本意识、忧患意识和力行意识。这四个方面的精神各有其独特的内涵;在中华民族的文化演进中,这些精神虽然也曾有过其自身的局限性,但它们的积极进步的方面始终占居主导地位。所以,我们必须努力发掘其不朽的价值和永恒的生命力,从而在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文化的结合中使中国文化取得飞跃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姜坤涉江探源,是为画绘长江而去。从他第一次游三峡至今已36年,现在才出版《长江溯源》画集,可见这位已72岁的老画家,创作态度是如何的认真和严谨。显然,长江溯源之于画家姜坤,不只是对自然的观光览胜,也是对生命的猎奇历险,还是对历史的正本清源,更是对文化的探赜索隐。神秘的长江以天造地设般的宏大手笔,一撇一捺,于苍茫天地间抒写着亘古未有的自然奇观、生命乐章、历史长卷和文化巨制。姜坤的涉江探源既是在"行万里路",  相似文献   

20.
论近代浙江的兴学活动徐吉军郑黎平近代浙江的兴学活动,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会学校的大量设立;二是新式学堂的纷纷涌现。它们在近代浙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徐吉军,男,1961年生,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郑黎平,女,衢州地委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