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卓新平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0,(4):1-7
如何正确认识当代中国宗教的存在及性质,对之加以积极引导和科学管理,会直接影响到将来宗教与中国社会的关系、宗教的社会意义及功能以及宗教在中国文化中的定位和作用。为此,本文探究了对中国宗教性质、中国宗教当代存在的认识以及“中国特色”的宗教管理等问题,提出了在当代中国宗教研究上具有商榷性、前瞻性、开放性和探索性的思考,并论及对中国无神论实践的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2.
阿德勒对宗教心理的关注,与其浓厚的家庭宗教背景、临床实践和社会活动有关。其主要观点是:宗教不可避免地走向世俗化,宗教观念的产生源于人类的自卑感,宗教是人类理想目标的具体化,是人类关系的神圣化。其影响在于:对宗教的世俗化理解符合宗教的发展趋势,发展了传统精神分析的宗教观,促进了个体心理学治疗在宗教领域的实际应用。其历史局限表现在:对宗教世俗化的理解消解了宗教的神圣性,对宗教心理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和独立性。 相似文献
3.
荣格最终对宗教采取了科学理性主义的态度,以现象学的视角来观察宗教心理经验,并把人们所体验到的宗教经验界定在心理真实的范畴之中进行探讨。荣格提出很多重要的宗教心理学思想,其中主要包括心灵固有的宗教功能、上帝意象与自性化的关系、从人类心理发展的角度评价宗教信仰,以及基于自性化理论而提出的基督教改革思想。荣格从心理分析的视角对宗教的信仰、操作、来源和功能进行了全面的心理学解读。 相似文献
4.
赵娜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9(6)
采用了分析学的方法,通过对胡适宗教思想的考察,认为他是位无神论者.他以无神论思想为基础,对东西方宗教进行了批判和总结.借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理论,并结合中国特殊的时代背景,提出了社会化意义的新型宗教观,在晚年又强调了宗教宽容思想. 相似文献
5.
王萌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4):277-281
太虚在现代心理学理论和“佛教心理学”之间作出了深入的比较,并依据其佛学素养对现代心理学理论的“舛误”、“浅狭”之处给予了破斥和揭示,进而提出了自己的心理学思想。太虚的研究表明,在佛教文化与现代心理学之间可以存在某种互补关系;而且,太虚的研究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在宗教心理学与宗教的心理学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壁垒。 相似文献
6.
许俊达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9(5):8-13
费尔巴哈“爱的宗教说”历来否定者多,本文辨析其思想内容、实质及其两重性,指出“爱的宗教”是无神论的同义语,它主张以文化代宗教,是人们维系情感需要的产物,它其实并不是宗教,而是人本主义哲学世界观。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它的批判是有分寸的。在现实社会中,它作为迷信的解毒剂、强权的缓解剂,作为改善人际关系的途径和宗教消亡的中介,仍能发挥出积极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7.
[摘要]神灵与神灵概念本身,是神学和宗教的研究任务,而神灵意象是指人们内心中对于神灵的形象、特征及其与人的关系的观念与情绪体验。心理学使用神灵意象这一概念,将神灵或内在神性转化为心理现象或心理学变量而得以开展深入研究。本文分三个部分介绍了当前关于神灵意象的宗教心理学研究之进展,着重探讨了神灵意象的界定,神灵意象的内涵、测量工具,形成过程的心理动力学假设及其在临床心理治疗中的应用与启示。 相似文献
8.
宗教财产的归属问题既是政治问题,也是法律问题,终归要在法治的轨道上通过对宗教财产归属制度的重构加以解决.依据民法财团法人理论,宗教财产应归属于宗教法人所有.鉴于宗教财产所有权是一项重要的民事权利,应在民法典中予以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9.
“宗教鸦片论”,还是“宗教社会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向平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0,(5):5-8
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为当代中国人理解宗教提供了最基本的理论方法。如果我们把人们习以为常的"宗教鸦片论"进行一番重新的认识与讨论,我们则可以发现,马克思提出的"宗教是鸦片"的观点,其真实的意义则是在于强调宗教问题就是社会问题,所以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宗教社会论"。它说明,宗教问题会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发生变迁,随着社会问题的改变而改变。这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当代中国得以科学实践的基本主题,其目的应是把宗教信仰转换为宗教的社会服务和信仰的社会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0.
宗教财产的归属问题既是政治问题,也是法律问题,终归要在法治的轨道上通过对宗教财产归属制度的重构加以解决。依据民法财团法人理论,宗教财产应归属于宗教法人所有。鉴于宗教财产所有权是一项重要的民事权利,应在民法典中予以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1.
宗教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待宗教的 正确态度,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重要内容。可从科学认识、准确把握、全面贯彻三方面阐述这项政策。 相似文献
12.
何虎生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宗教观是"关于宗教、宗教问题以及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宗教问题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原则的总和",是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在中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新发展。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宗教观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的新境界,把对宗教和宗教问题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对世界宗教问题做出了新的科学判断,形成了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宗教问题的理论和政策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相似文献
13.
吴春香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3):20-22
从宗教伦理的实质内容和现实发展历程来看,宗教伦理是人类生存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不排斥社会世俗伦理,而且与世俗伦理相结合,是维护现实社会秩序不可缺少的规范。 相似文献
14.
张静波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
勃朗特姐妹作为维多利亚时期的代表女作家,其写作深受牧师家庭的宗教背景影响.她们的父亲帕特里克是英国国教牧师,他倡导的福音主义--自我心灵感受宗教的启示极大地影响了勃朗特姐妹的人格和创作.本文综述了勃朗特三姐妹对于宗教的不同心灵理解,正是对于宗教的追寻和探究,以及宗教对于她们的不同启示,使得三姐妹才思泉涌,在笔端中,澎湃着女性对于维多利亚体制宗教的批判,书写着女性对于宗教的个人心灵理解. 相似文献
15.
何启林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8(4):23-26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宗教理论 ,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中宗教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文章论述了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宗教理论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杨静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2):104-108
西方宗教社会学关于宗教组织的研究从教会教派类型学发展到各种组织理论的广泛应用,已经取得了较深入的发展,而中国宗教社会学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我们在借鉴西方研究成果的同时,应在中国宗教的经验层面上形成适合于中国宗教组织研究的分析工具,从而把握现代社会的宗教组织及其特征,最终建立中国宗教社会学的组织模型。 相似文献
17.
孙浩然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6(1):10-15
经过中世纪宗教专制以及无数宗教冲突、迫害与战争之后,宗教宽容在近代欧洲逐渐兴起,并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重大影响。宗教宽容是指具备特定权力和知识的个人或团体容忍异端异教存在,毫无偏见地包容差异性信仰,进而予以多元化的接纳吸收。宗教宽容包含思想、法律、行动、政策等多重维度,是现代文明的基本素质之一。我们应在宗教宽容精神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宗教的理性化、道德化、人文化、公益化、社区化、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迪尔凯姆通过分析澳大利亚土著的图腾制度对宗教的起源做了社会学的解释,他认为宗教是集体表象的反映,图腾的本原是外在于氏族成员的宗教力。 相似文献
19.
一定历史时期的宗教思潮有其深刻的社会心理学背景。当前我国宗教热潮的产生反映出新环境里人们生存意识的变化、世纪末特殊的情感状态、社会变革下国人复杂的心理矛盾和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20.
唐玉龙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4,(Z1)
学校德育中的榜样教育,关键要把握和处理好学生与榜样之间、学生与教育环境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社会实践活动之间,这四个方面的关系。而这些关系的辨证统一,分别依赖学生的心理认同、心理共振、心理连动和心理强化等心理矛盾运动来实现。要让榜样与学生之间在思想道德品质方面形成主动对接和深度融合,教育工作者就不能不了解与此相关的心理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