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在台湾文学评论中,对于台湾政治小说概念的界定存在着不同看法,有必要首先加以厘清。《台声》杂志1987年第4期曾刊登一篇题为《台湾八十年代政治小说的拓展》的文章,认为“半个多世纪的台湾新文学代表作品中,是以政治小说为主流的”,并指出赖和的《一杆秤仔》、杨逵的《送报伕》、吴浊流的《亚细亚的孤儿》、陈映真的《将军族》和宋泽莱的《麋城之丧》等,是典型或优秀的政治小说。这也许是从广义上讲的。我们认为,这种看法显然将政治小说的定义扩大了。照此观点,台湾的现实主义小说全可归入政治小说。其  相似文献   

2.
赵朕  赵焱 《学术研究》2000,7(3):101-106
本文认为,台湾微型小说崛起的外因是“报禁”,内因则与台湾社会的发展状况息息相关。因而,本文以台湾社会为背景,进而深入分析、揭示了台湾微型小说的审美取向、艺术特色和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3.
痖弦本名王庆麟,笔名有三麟、伯厚等,1932年生,河南省南阳市东庄人。他擅长演剧,在饰演孙中山后,获最佳男演员金鼎奖。1966年,他应美国爱荷华大学教授保罗·安格尔之聘,至“国际创作中心”研究。后又至威斯康辛大学攻读,获硕士学位。他曾担任《创世纪》诗刊主编,台湾“中国青年写作学会”总干事,华欣文化事业中心的总编辑,《中华文艺》总编辑,幼狮文化公司期刊总编辑,现任台湾《联合报》副总编辑和副刊主编。痖弦自1951年发表诗作后,共出版过五本诗集,即《苦苓林的一夜》后易名为《痖弦诗抄》、《深渊》,《深渊》增订本、《…  相似文献   

4.
《让儿子独立一回》是凌鼎年先生奉献给海内外读者的又一部微型小说选集。它采撷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细节,精心构思扣人心弦的故事,在引人入胜的情节中,隐寓着作家对社会、对人生、对历史、对教育的沉思。虽然被列入“最具中学生人气的微型小说名作选”,其实,很多篇童意蕴深厚,也是“成人的童话”,社会的明镜。  相似文献   

5.
台湾当代散文创作鸟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们一迈进台湾的散文园地,首先就会惊异于她蓬勃蓊郁、锦绣满眼的繁华景象.散文,这位不老的缪斯,在与祖国大陆人为的隔绝几十年的孤岛上,仍然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台湾发表散文的园地,简直多得令人目眩神摇.除了《中国时报》、《联合报》这些销售量高达几百万份的大报每日都辟有散文专栏外,《中央日报》、《中华日报》、《台湾日报》、《国语日报》、《台湾时报》、《自由日报》、《民众日报》、《青年战士报》、《台湾新生报》、《台湾新闻报》、《更生日报》及《自立晚报》、《大众晚报》、《民族晚报》、《中国晚报》等十七家报纸近二十个副刊都有发表散文的一席之地.此外,刊物有《中外文学》、《中央月刊》、《文学界》、《现代文学》、《台湾文艺》、《明道文艺》、《文艺月刊》、《文坛》、《皇冠》、《宇宙光》、《幼狮文艺》、《关系我》等十余份月刊,均有源源不断的散文推出.  相似文献   

6.
大事记     
《福建社科情报》2008,(3):F0003-F0004
4月份 3日 《联合报》报道,台湾邮政工会理事长称,“台邮”“正名”以来不断遭到外界批评,因此多名董事将在6月提案重挂“中华邮政”招牌。  相似文献   

7.
考察文艺副刊对新文学运动的推动作用是近来学界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民国四大副刊之一《京报副刊》有关青年题材的小说来历史地考察文化、文学生态相对于“五四”文化的延续性和异质性,尤其是借助于小说文本的细读来认识发展变化中的青年题材的创作倾向和思想新变。  相似文献   

8.
《家乡有棵小白杨》中的25篇小说,按形制分,有中篇小说1篇——《管儿罗斯那地方》,微型小说3篇——《搭夜车》、《雪雕》、《疏漏》,其余,皆为短篇小说。虽然成色不尽一致,但都呈现了鲜明的时代印记,活跃着生动的人物形象,体现出强烈的个人风格。  相似文献   

9.
今年四月七日至十日,在台北师范大学举行了“中国古典文学第一届国际会议”,除八十七位台湾学者外,还有来自美、日、澳、德、南朝鲜和香港地区的四十三位学者参加了这次讨论会。港、台中英文报刊认为,这是五四以来第一次盛大的国际中国古典文学会议。提交这次会议的论文,台湾学者的十九篇,台湾以外学者的二十五篇,共计四十四篇,各有特色。其中讨论诗词小说的最多,讨论《水浒传》、《金瓶梅》、《三国演义》、《红楼梦》的各一篇,诗词研究部分:周策纵的论文《诗词的“当下”美》,指出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时、空,与诗词辨赏刹时顿悟之美的关系,并对我国诗歌的抒情主流和自  相似文献   

10.
二十六年前,1961年的5月12日,我在《人民日报》副刊“笔谈散文”专栏内写了一篇五百字短文《形散神不散》,文中提出的散文要形神兼备、形散神不散的观点,在散文舆论中流布开来,一些大、中学教材或参考资料多有采纳者。有的还加了各种解释和阐发。 最近,林非同志对这篇短文提出了批评,他在文中结合对五、六十年代散文创作的看法,提出“形散神不散”是散文创作中的框子和格套。读了林文,我觉得有提供一些情况,也顺便谈一点看法的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