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国传统道德价值的主流取向是重义轻利,但也存在义利并重、重利轻义的非主流价值取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各种意识形态、文化现象、价值观念相互碰撞,对当代中国大学生义利观的选择产生了一定的困惑.在对当代大学生的义利观教育中,要积极汲取中国传统义利观思想中的精髓,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义利关系,树立起社会主义义利观.  相似文献   

2.
义利问题,是道德价值论的基本问题.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积淀而成的儒家义利观有着丰富而复杂的蕴涵."以义制利"、"义以为上"是儒家义利观贯彻始终的思想,同时也是其积极合理的内核.这一基本精神对铸造和形成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与传统美德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而且在当代社会亦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最近,笔者对162名大学生的义利观认识和选择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中将义利观分成了四类:重义轻利、义利并重、重利轻义、见利忘义;将义与利的关系分成了三个层次:义利对立、义利并重、义统帅利.调查结果见下表:表一 义利观  相似文献   

4.
义利问题是中国伦理思想史上乃至哲学史上长期争论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概括了中国历史上义利观的三种观点 :贵义贱利 ,重利轻义 ,义利统一 ;分析和论述了邓小平对历史上义利观的继承与发展 ,邓小平的义利观是义和利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5.
道德的根本问题是义利观的问题。孔子认为"义"首先包含道义,其次应包含义务。孔子认为"义"是人行动的最高规范,是维持君、臣、民关系的法宝。孔子认为"利"虽然人人需求,但应当"利民惠民我不贪利"。在孔子的义利观中,"义"和"利"是对立的概念,他褒"义"贬"利",同时又认为"义"和"利"是辩证统一的。孔子的义利观在历史上留下了积极的影响。我们应当重温孔子的义利观及其影响,辩证地处理"义"和"利"的矛盾,行"义"以达其"利",争取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双丰收。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所提倡的"四有"精神,既是高等院校的任务和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之一.它赋予当代的人文精神以新的时代内容和特征,对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使其身心得以全面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义利观理论形态的历史演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义利观先后形成了三种理论形态,即"无产阶级的革命的功利主义"义利观、"三个有利于"义利观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的新型社会主义义利观;梳理和反思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义利观理论形态的演进历程,有助于深刻理解社会主义义利观的本质,确立科学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相似文献   

8.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当代大学生的义利观取向已经发生了诸多变化,这种倾向与社会要求之间存在着一定偏差。高校辅导员如何引导大学生们端正目标、在具体活动中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为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奠定基础是本文分析和探讨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的义利观,就是邓小平对“义”和“利”关系问题的根本看法。邓小平是义利关系的统一论者。他在充分肯定物质利益的基础作用,肯定正当个人利益的同时,强调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强调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了国家和集体利益必要时应当牺牲个人利益,坚决反对“一切向钱看”的价值取向。综观邓小平不同时期、不同角度的论述,邓小平的义利观即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所表述的“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相似文献   

10.
儒家义利观的中心思想是重义轻利,墨家则提出"贵义兴利"的观点.儒墨两家对义利观问题的认识有区别也有共同之处,两家观点对构建当今和谐社会,形成弘扬社会主义义利观,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也就是邓小平用来指导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世界观。坚持唯物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辩证法,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待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群众史观,思想政治教育应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是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的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理论的特征与高校邓小平理论课的案例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理论的表现形态是一套行动方案,其根本特征是实践性和开放性,其主要功能是指导行动和解决问题。高校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邓小平的实践智慧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高校开设邓小平理论课的过程中实施案例教学可以更好地达到上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3.
试论邓小平教育理论的基本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小平教育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它精辟地阐述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邓小平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学校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 ;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教育战略地位的落实关键在领导等重要论述的深远历史意义与重大现实意义 ,应有进一步的认识。教育工作者应完整地、准确地理解邓小平教育理论 ,做好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4.
关于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历史知识贯穿到“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学生理解邓小平理论的深刻内涵,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和人类前途,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科学的发展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章主要阐述了邓小平科学的发展观的四个重要特征——坚持在解决“实质问题”中求发展;坚持在“全面联系”中求发展;坚持在“辩证否定”中求发展;坚持在“开拓、创新”中求发展。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世界观对马克思主义既继承又创新,邓小平理论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个有利于”等价值论问题上,表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7.
将历史知识贯穿到“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学生理解邓小平理论的深刻内涵,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和人类前途,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在树立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之际,重温邓小平关于小康社会的论断,对我们实践科学发展观和进一步准确理解邓小平的发展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邓小平同志“小康社会”构想体现了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旨在探讨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同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关系,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认为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经济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邓小平发展观中,"模式"、"特色"、"三个面向"是三个极富意义的词。"模式"蕴含着中国现代化的行为设计;"特色"蕴含着中国现代化的目标取向;"三个面向"蕴含着中国发展的总体思路。这三个词凝结着邓小平对中国发展的全新构想,构成了邓小平发展观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