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科纵横》2015,(12):149-152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文化哲学在国内兴起,然而,时至今日,在文化哲学的认识上,国内的学者依旧呈现出"众说纷纭"的状态。在建构文化哲学的理论方面,主要存在着三重维度。一是作为文化学科元理论的,二是作为批判理论的,三是作为与意识哲学相对的;通过分析和梳理,笔者得出了两点文化哲学的合理内核,一点是主体性精神内核,一点是现代性批判内核。只有存在两点合理内核,文化哲学才能成为具有统一理论诉求和统一理论主题的一门学科。本文围绕这两点,简要论述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2.
杨天英 《探求》2012,(3):36-42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一部不朽的著作。这部著作的标题被恩格斯冠以"终结"的字眼,其意义非常深远。然而这部著作的"终结"含义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值得哲学研究者思考的课题。笔者认为,此"终结"之义并非德国古典哲学本身的"终结",而是指全部唯心史观的"终结"、旧唯物主义的"终结"、是"知识总汇"哲学形态的"终结"。  相似文献   

3.
耿芳兵  吕明洋 《创新》2019,13(4):30-37
城市命运共同体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子命题,二者同根同源。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探讨,启发了城市命运共同体的产生。文章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中的人与自然、人与生产、人与社会三组关系模型,勾勒出城市命运共同体的自然、生产和社会三重向度。以历史唯物主义思想阐明城市命运共同体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延续关系的同时,昭示着城市日益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对象的趋势,启发了城市研究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新的出场方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古今之争”本来是一个“文学”问题,但今人如何看待古人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从荷马、智术师到近代的黑格尔,每一个时代都交待了自己对古人的看法。施特劳斯把“古今之争”的内涵从文体和语言转换到雅典与耶路撒冷,再转换到进步还是回头的问题上,从而赋予该古老问题以古典政治哲学的内涵,使西方思想研究又多了一个可贵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鲁渊 《社科纵横》2009,(9):97-99
考辨回文诗的"起源说"可以看出:以为"道原"指刘宋诗人贺道庆,实属臆测。认为"道原"指老子论道的名著——《道德经》,尚有牵强之处。苏伯玉妻《盘中诗》,在历史上曾误作回文诗的"肇端"。晋代傅咸的"悠悠远迈独茕茕"和温峤的"宁神静泊,损有崇无",是有文献记载最早的回文诗句。最完美的回文诗巨作是前秦苻坚时期苏蕙的《璇玑图》。回文诗真正起源于汉代的"回文镜铭"。  相似文献   

6.
赵天成 《求是学刊》2004,31(3):37-42
德国古典哲学是由近代认识论思维范式向现代人类学思维范式转换的过渡和中介。作为德国古典哲学集大成者的黑格尔哲学,从人学指向的出发点、辩证方法、理论面向实际的合理内容等诸方面都生动体现了这一哲学与现代人类学思维范式的逻辑关联。在这方面,黑格尔的独特贡献是无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7.
房子的地基叫做"基",大树的树干叫做"本".所谓"基本问题",就是说它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我们学习和研究一门学科,抓住这个学科的基本问题很重要,就像要进入一个房间,掌握了进门的钥匙一样.每个学科都有自身的基本问题,中国哲学也是如此.但是我们对于中国哲学基本问题的把握还不够到位,常常把哲学教科书中所说的哲学基本问题当成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笔者认为,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不是物质与精神的关系问题,而是天人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8.
贾新奇 《唐都学刊》2013,29(4):6-11
德才观是李贽思想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李贽贬抑德性,强调才智因素的社会价值,从而大大提升了才智的价值地位。这种重才轻德的德才观,是对儒家德才观的偏离,其背后隐藏的是李贽对儒家秩序取向社会哲学的质疑。  相似文献   

9.
施特劳斯政治哲学思想的基本精神在于其独特的隐微-显白论,这个理论揭示了哲学和社会之间的深层冲突以及由这种冲突导致的哲学写作的双重教诲特征。面对政治哲学的当代困境,施特劳斯试图通过重振古典政治哲学找回失落已久的古典文明理想。这种文明理想既有对政治现实的清醒认识,又不甘于沦入政治洞穴,因而矢志不移地通过哲学追问揭示政治的不完善性。  相似文献   

10.
邓立 《唐都学刊》2023,(4):84-89
张载论“气”,正所谓“立标以明道”,在宋明儒家经典诠释及义理建构中堪称典范。“气”不仅具有一般宇宙本体的形上意义,而且包括个体人格的塑造、伦理秩序的生成以及万物生生的伦理本体形态,并通过逻辑的方式推衍形成系统的义理结构。“气”扩充、流行于天人之际所体现的自然属性与人文特质,以德性、伦理及秩序等方式在宇宙论的视野中肯定人、人性以及人道。于此,展开一个“生生”的伦理世界,又蕴蓄追寻至善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传统地缘政治思想偏重于实践,主要包括:北守南融、以藩为屏、以夷制夷、合纵连横、屯垦戍边、富国强兵等。中国古代传统地缘政治思想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服事观”确立了中国古代地缘政治层次的治理模式,其对维系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大一统”格局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认为,中国古代传统地缘政治思想也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中国中心”的地缘观逐渐演变成一种狭隘的世界认知模式;重陆轻海的地缘观导致海权观念淡薄、海洋权益丧失。当代中国特色的地缘政治理论应在继承古代传统思想的同时,对其进行再造和升华。  相似文献   

12.
李仁武 《探求》2008,1(2):17-23
作为伦理思想发展的重要历史源头,古希腊的先哲们已经开启对制度伦理研究的先河。从赫拉克利特到柏拉图再到亚里士多德,呈现出古希腊制度伦理思想演进的历史轨迹和逻辑向度。对古希腊制度伦理思想进行必要的梳理,可以为我们今天进行制度伦理的研究提供宝贵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3.
徐波  王永波 《阅江学刊》2011,3(1):120-126
芭蕉是我国古代文学中重要的植物意象和题材。地域分布的局限和实用价值开发较晚导致芭蕉进入人们的审美视野比较迟,至东晋才成为文学表现的对象,但在唐宋时期出现了相对繁盛的创作局面。古代文学作品从叶、花、姿态等多个角度全面深入地揭示了芭蕉丰富的物色美感,并将复杂而丰富的思想情感投射于芭蕉之上,透过芭蕉意象引发了文人凄苦愁怨、清雅闲适、佛性禅心等情感与情趣。  相似文献   

14.
谢延秀 《学术交流》2005,7(10):155-158
由于文学语言的特殊性以及艺术文本与作者关系的非直接性,对同一审美客体或阐释对象,不同的读者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戏剧《牡丹亭》中三位人物对《诗经》卷首的《关雎》的解读,可以总结中国古代大致有三种文学批评方法或阐释模式:“教化”模式、“会意”模式和“断章取义”模式。对此进行分析,对如何做一个现代的理想读者,如何把握文学批评或阐释的规则,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古代教化思想理论基础的人性论,主要有孟子、荀子和董仲舒代表的性善论、性恶论和性三品论三种观点。中国古代人性论思想既是中国古人对自身存在的理性反思,更是对最合理的社会教化方案的不懈探求。其中,性善论强调教化的可能性,性恶论强调教化的必要性,性三品论则更加突出了教化的重要性。这些观点对于强化民众的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社会风气,都曾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李宝明 《社科纵横》2010,25(3):84-87
个人主义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思潮,这个思潮涉及到了国民性改造、传统伦理道德的反思与批判、人的解放和人格独立、个人的平等自由权利、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理想与社会革命等等许多具体问题。无政府主义的个人主义观具有极端和空想的特点,马克思主义的个人主义观与中国革命事业紧密相连。个人主义思潮的兴起和消退都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7.
曹春梅 《社科纵横》2006,21(4):105-107
汉语文化不仅仅指汉族人的文化,还应包括中国各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古代西域就有汉语文化传统,西域各民族或是学习汉语,用汉语承载各自的文化;或是通过汉译,传播各自的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汉语文化与古代西域各民族语言文化共存互生,互为资源,互相学习,互动并进,充分体现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汉语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江秀玲 《唐都学刊》2004,20(1):142-145
小说在中国文学中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它作为一种文学体裁茕标独树 ,内容趋于规范 ,形式渐次定型 ,特征日趋显豁 ,其间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 ,且其在不断发展完善中 ,熏陶和培育了中华民族的独立风格。  相似文献   

19.
舜文化之“务实、实用”在远古神话中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华 《社科纵横》2009,24(8):86-88
舜文化核心之一就是务实、实用。舜文化在远古神话中之所以能被接受,这与原始社会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人们对大自然的积极改造不无关系。舜文化之实用主要表现在原始动植物的用途上以及祭祀的实用性上。  相似文献   

20.
古代汉文佛典对婆罗门教思想的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与婆罗门教是古代印度的两大宗教。婆罗门教在中国的影响不及佛教的影响大。但中国古代汉文佛典中有着大量对于婆罗门教思想的记述。这些文献材料中保存了不少印度本国没有保存下来的内容,它们对完整准确地理解印度婆罗门教的思想有重要意义,对研究佛教与婆罗门教的主要差别或不同特点也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