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白鹿洞书院揭示》问世以来,在东亚社会的教育与理学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现有研究多集中在《白鹿洞书院揭示》的域外流传与影响,对于此作在本土的传播情况尚付阙如。《白鹿洞书院揭示》的传播主体为官学和私学,传播方式主要有讲学、刻石、刊刻等。透过《白鹿洞书院揭示》的流传,可见理学与教育的互动关系,对于认识理学如何渗透到社会生活各层面提供了一个具体而微的案例。  相似文献   

2.
朱熹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之一,是“三代后的孔子”,百科全书式的世界文化伟人。淳熙六年至八年,他知南康军,兴复白鹿洞书院,手订学规,亲自讲学,以为理学基地,培养理学骨干,系统地传播理学思想,不仅使白鹿洞书院名声大振,成为中国书院的范本,而且远播海外,特别对朝鲜、日本的影响,尤为深远。  相似文献   

3.
从白鹿洞学规看朱熹对陶渊明的尊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熹建白鹿洞书院,将理学重义轻利的精义浓缩在学规之中。他将陶渊明思想境界总结为重君臣大义,远离名利,这与白鹿洞学规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因此,朱熹尊崇陶渊明,以地方文化名人的人生实践对白鹿洞学规做了清晰的说明。  相似文献   

4.
朱熹是一位精思、明辨、博学、多产的哲学家,是北宋以来儒家文化和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白鹿洞书院因朱熹的修复及经营,其影响传播海外尤其是东南亚一带,享有"天下书院之首"的美誉。  相似文献   

5.
学而时习之     
南宋时,著名的理学大师朱熹在庐山白鹿洞书院讲学,吸引了四面八方的学子前来听讲。有个叫黄干的年轻人,见朱熹反复阅读他已经熟读的书,深受感动地说":先生简直是在‘吃’书啊!"朱熹回答说":对!白鹿洞书院的第一条学规就是讲究‘吃’书。"朱熹认为,人  相似文献   

6.
《白鹿洞书院古志五种》及《新纂白鹿洞书院志》等收集了大量的白鹿洞书院史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辑佚,有助于更清晰地了解白鹿洞书院的历史.本文就明代部分进行补遗,补充并考证了明代丁炼等人在白鹿洞书院活动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明清易代,旧朝遗民不食周粟,在民间自食其力,讲学授徒是比较常见的治生方式之一。江西南丰的明遗民汤来贺,入清后受聘于白鹿洞书院,以讲授程朱理学为业,为书院制定学规。他为清初宣传与推广理学,倡导德治和教化做出了一定贡献。遗民汤来贺成为书院山长,原因主要有:明清时期,朝廷大力修建书院,支持书院发展,这些举措为士人讲学为师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撑;汤来贺深受耕读传家的家风熏陶,他对程朱理学的信奉亦指引他走上山长之路,卒后获“文恪”之名享誉江右。  相似文献   

8.
扬州明代书院的兴建和发展,与全国明代书院的兴衰是密切相关的。明初,朝廷提倡科举,比较重视官学的发展,因而,一般人士对创建书院也不太热心。自洪武以后100多年之中,书院沉寂,即使宋代已负盛名的白鹿洞书院也毫无声息。到了明中期,科举渐趋腐败,官学亦逐步变为科举的附庸。教育的颓废,促使当时一些理学家起而建立书院,进行讲学,以救治时弊。王守仁、湛若水就是当时对创建书院最热心的两位理学大师,他们积极讲学于书院,推动了明代书院的发展。直至成化(1465-1487)以后,书院才渐渐兴起。白鹿洞书院也到成化元年才得以复兴讲学。扬州的资政书院就  相似文献   

9.
江西是宋明理学的发源地 ,理学创始人周敦颐在大余授学二程 ,并创立理学学说 ;江西也是理学集大成之地 ,婺源人朱熹在江西做官 ,并在白鹿洞书院等地传授理学 ,丰富并完善他的理学理论 ;明代 ,王阳明在江西把理学推向新阶段 ,他的主要著作是在赣州刊刻出来的 ,主要观点“致良知”是在赣州完善的。有宋以来 ,江西诞生了一大批理学家  相似文献   

10.
朱熹之于庐山的贡献,一是复兴了庐山儒学文化秩序,二是打造了白鹿洞书院作为南宋理学传播中心的学术平台,三是有力助推了庐山滨湖理学优势带的发育,最终抬高了庐山的文化层级,使之成为继武夷之后的另一座理学圣山.故庐山与鄱阳湖,不仅是山水的呼应,还是理学的交响.  相似文献   

11.
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的教育实践和哲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熹知南康军,兴复白鹿洞书院,自兼洞主,手订学规,也称“白鹿洞书院教条”或“白鹿洞书院揭示”,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12.
白鹿洞书院始于北宋初年,长期以来被人们称之为“天下四大书院”之一,或“北宋四大书院”之一。正如毛德琦的《白鹿书院志》所说:白鹿洞于“宋初置书院,与睢阳、石鼓、岳麓并名天下。”但北宋白鹿洞书院的真实规模如何,很值得作一翻考察。本文拟就其学徒人数、办学时间作一些探讨。白鹿洞:书院在北宋时期的学徒人数,历来说法不一。王应麟在《玉海》中引周述言,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白鹿洞学徒数千百人”。《文献通考·学校考》也说:白鹿洞书院“学徒数千百人”。解放前出版的一些教育史书籍,大多因循这种说法。近来出版的《中国古代教育史》和《中国文学史》更直截了当地讲:宋初白鹿洞书院有学徒“数千人”。可是据《文献通考·职官考》、《同治南康府志》、《同治星子县志》、毛德琦《白鹿书院志》、  相似文献   

13.
南宋时期,朱熹通过地方调研、筹备藏书、聘任洞主、制订学规等一系列举措,复兴白鹿洞书院,白鹿洞书院文化由此光大,并走出国门、流传海外。朱熹在复兴白鹿洞书院的过程中作出的系列努力,对现代师范生教育而言有较强的借鉴意义。从书院精神的发轫过程来看,白鹿洞书院坚守“以文化人”的教学路径,强调“为己之学”的教育追求,推崇“自由交流”的求索叩问,强调“教师引领”的儒家传承。通过白鹿洞书院文化赋活现代师范生培养过程,探索教学模式的创新、师范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师范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师范教育资源多元领域的融合,在遵循国情社情的基础上,培育更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求的优质师范生。  相似文献   

14.
史称白鹿洞书院元代尤盛。但由于史料缺乏,书院这段历史多不可见。本文根据散见于各种典籍的资料,对元朝的白鹿洞书院作一简单的描述。  相似文献   

15.
白鹿洞书院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对后世教育的影响不容忽视。在当代课程改革中,从教育理念、教学范式到学习方法,都能够从白鹿洞书院教育中的到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6.
日本的江户时代(公元1603-1867 年)是一个儒学日本化的全盛时期,也是一个教育勃兴的时期。朱熹的《白鹿洞书院揭示》通过多种途径传到了日本。藤树书院是日本最早的书院,其学规几乎全盘照录揭示。以山崎斋著《白鹿洞书院揭示集注》及《白鹿洞书院集注序》为契机,儒学者开启研究和传播《白鹿洞书院揭示》的潮流,一直持续到明治维新。考察当时的儒学者们如何理解与接受这篇学规,不仅有助于了解它给江户时代学校教育带来的深刻影响,同时也给研究同时期日本接受与发展朱子学等儒家思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2007年8月13日至8月17日,由九江学院主办,九江学院庐山文化研究中心、学报编辑部及九江学院白鹿洞书院文化研究所承办的第三届陶渊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顺利召开.  相似文献   

18.
“白鹿洞书院”位于庐山五老峰下,早在宋代,它与嵩阳、岳麓、睢阳并称四大书院。南宋淳熙年间(1179~1182年),还被誉为“海内书院第一”。“白鹿洞”在唐贞元年间(785~804年)是李渤、李涉兄弟隐居读书的地方。南唐升元中  相似文献   

19.
长沙的岳麓、金华的丽泽、庐山的白鹿洞、贵溪的象山均为南宋著名的书院,四者之中江西有其二。白鹿洞书院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书院,而象山书院则是弘扬陆学的书院。虽经元明清诸代,白鹿洞书院一直办在庐山南麓,而象山书院则因种种原因,迁建多处,现将一般概况分述如下。一、南宋四大书院之一的应天山象山精舍象山书院的前身叫象山精会,而其共创者则是南宋著名教育家陆九渊及其门徒彭世昌①。原址在今江西贵溪上清镇东南的应天山。宋淳熙十四年(1187),陆九渊门人彭世昌,来贵溪寻访张伯强和张行已等老朋友。“日登山游览,见“陵…  相似文献   

20.
白鹿洞书院在中国思想史与中国教育史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也曾在世界范围内产生过积极作用,其学术精神、教育风气及思想精髓至今仍然不失其重要意义。具有天时、地利、人和条件的九江学院,理应传承与弘扬千年书院文明,厚实与凝聚新型大学精神,把白鹿洞书院构建成全国乃至世界级文化交流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