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略论地理环境对南京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略论地理环境对南京文化的影响邵建光南京是我国著名的七大古都之一,在它2460余年的历史中,曾经有十个王朝在此建都,并长期作为我国东南部最大的城市而倍受关注,从而形成了它独具特色的、丰富的地域文化。然而追本溯源,我们可以发现,南京之所以从一个荒蛮之地而...  相似文献   

2.
南京素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因此,故都文化是对南京历史文化总体特征把握的一个重要视角。南京故都文化影响最大的是六朝、明代和民国时期,它们集中反映了当时整个中国文化的特征及其走向。它的价值既体现在历史层面,更体现在现代层面。  相似文献   

3.
城市文化特色意蕴中的南京现代化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南京城市文化特色在地域方面具有南北文化交叉过渡和兼容的特性,在品质方面具有强烈的吸摄、辐射四周的开放性特性,在内容方面具有古都文化特色、文化中心特色和教育中心特色。根据这些文化特色,南京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宜鲜明地提出“旅游在南京”、“置业在南京”、“商贸物流在南京”、“学习成才在南京”、“文化交流在南京”、“科技创业在南京”的战略发展口号,着力发展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商贸物流产业、教育产业、房地产业和科技创业基地。  相似文献   

4.
1995年初,国务院在关于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中,对南京的城市性质作了如下表述:“著名古都,江苏省省会,长江下游重要的中心城市”,强调要“把南京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环境优美、融古都风貌与现代文明于一体的江滨城市”。这里面内涵相当丰厚,客观地反映了南京...  相似文献   

5.
传统文化与南京经济苏海涛南京史称之为“十朝古都”,这里面还不包括南京曾为南宋的行都,明永乐京师北迁后的“留都”。南明国都等。为什么这么些朝代会定都南京,主要是南京独具军事与经济的优越条件。在军事上,“金陵为王气所钟,襟三江而带五湖,包东吴而连北越,得...  相似文献   

6.
侵华日军对南京文化的摧残孟国祥(南京医科大学社会科学部教授南京210029)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东南文化名城。作为我国古都之一,经历代经营,古迹名胜遍布紫金山麓,秦淮河畔,文化遗存比比皆是。史籍图册,藏量极富。抗战爆发前,它又是我国文博图书、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7.
中华文明体系主要由四大文化板块构成,其中长江文化板块是支撑南京成为中华古都的重要条件.南京具有雄视长江、领袖东南、近海控淮的地缘优势,这决定了她担负着在中国大格局中必然崛起的历史使命.除汉、唐之间作为"六朝都城"之外,从元末以后到1949年的581年时间内,南京与北京这两个古都的互动主导着整个中国的政治格局和民族命运,充分体现了南京城市的独特地位和非凡的区位优势,也是南京对中国历史所做出的重大贡献.为此,通览整个中国的文明历程,公元211年以后南京的崛起,应列为我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即南京的崛起开辟了长江文化板块乃至中国发展的新格局和新时代.  相似文献   

8.
南京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几个城建问题的思考季士家1983年国务院批准的《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南京的城市性质为“著名古都,江苏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目标是“使南京这座名城成为经济繁荣、文教科技事业发达、环境优美、有古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  相似文献   

9.
1996年,中共江苏省委提出要“把江苏建设成为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大省”。作为对这一战略构想的策应,南京市提出要把“南京建成与江苏建设文化大省和南京市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城市功能定位相一致,融古都特色、地域特色和现代文明于一体的全省文化中心。”本课题...  相似文献   

10.
邹衡 《江汉论坛》2004,(8):87-88
古都,镶嵌在锦绣中华大地上的璀璨明珠, “大古都”则是其中最耀眼的几颗。我国“大古都”的数量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考古发现和学术研究的进展而不断修正的。上世纪30年代,仅有西安、洛阳、北京、南京和开封“五大古都”的说法;40年代,增加了杭州,号称“六大古都”;至80年代后期,根据长时间的考古发现和学术讨论,“安阳”光荣加入中国“大古都”行列,遂有家喻户晓的“七大古都”之美称。但“七大古都”之首安阳毕竟只是商代后期的首都,商代早期乃至夏代的首都在哪里呢?本次笔谈对此提供了一种看法。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和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以古都~尤其是“大古都”一为代表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面临着新的考验。在城市建设中如何协调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是建国以后一直未能正确处理的一个问题,对此我们的沉痛教训并不遥远。  相似文献   

11.
一、"文化南京"战略是南京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文化南京"等五大战略构成的南京总体发展战略是率先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实施"文化南京"战略、加快南京文化建设是实现"两个率先"的题中应有之义;"文化南京"战略的基本目标是把南京建设成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当代科教名城、融古都特色与自然景观为一体的旅游名城、名副其实的文化大省的文化中心.二、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市民的整体素质是实施"文化南京"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在实施"文化南京"战略中需要正确把握"九个相".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国内出现的“文化热”反映出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人们思想的解放和视野的拓展,对历史和现实作力求深刻的反思和探求底蕴的追求.而地域文化研究则是人们在一般意义上研究中国文化的进一步深入和具体化.熏风所及,历史文化积累极其丰厚的十代故都南京,也激荡起文化研究的浪花.1987年4月,《南京日报》、《南京史志》和育才大学曾联合召开了“首次南京文化研讨会”,揭开了南京文化研究的序幕.其后,本刊的前身《南京社联学刊》发表了若干有关南京文化研究的文章,其中1989年第一期魏希夷的《南京文化气质及其成因》一文,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但至今南京文化的研究尚未形成应有的规模,尚少可观的实绩,似也未引起“市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漫长的中国史上,曾作过都城的城市很多:但同为都城,持续时间及重要性相差甚远。其中至关重要的,按历史顺序,是西安、洛阳、南京、开封、杭州、北京(也有加上安阳而成“七大古都”的)。而“重中之重”,毫无疑问,前期是西安,后期是北京。这就很容易理解,我们之谈论“都市想像与文化记忆”,为何首选这两座城市。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和安阳市等有关单位共同发起筹备的中国殷商文化国际讨论会,于1987年9月10日至16日,在甲骨文故乡——古都安阳举行。会议得到国务院、全国人大常委会、河南省委、省政府、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和安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著名历史学家、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周谷城专程从北京赶来参加会议并讲了话。著名甲骨学家胡厚宣教授主持了会议。来自国内外的117名有影响的教授、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103篇。可以说,这是一次取得丰硕成果的大会,也是一次国内外殷商文化研究专家团聚的大会。  相似文献   

15.
关于开发南京文化、旅游资源和市场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化与旅游关系密切,二者具有内在的联系.旅游是一种高尚的文化娱乐活动,文化则应当是旅游的实质内涵.作为旅游对象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民族风情、重大建设项目、传统工艺制造等就其内容而言,皆可以纳入文化的范畴.南京作为十朝古都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异常丰富的文化积淀,乃是十分宝贵的文化、旅游资源.科学地加以开发利用,对于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内需,发展第三产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南京“民国特色旅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南京“民国特色旅游”龚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局面的稳定,海峡两岸交往的频繁,中华民国史研究的求真、深入,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民国特色旅游”这个口号,可能并且应该由南京首先提出。一在南京开展“民国特色旅游”是完全可行的。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史...  相似文献   

17.
加快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实现“两个率先”的题中应有之义 ,是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把南京建设成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特色区域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就“在实现‘两个率先’中如何加快南京文化建设”为题 ,指出了制约南京文化继续快速发展的瓶颈性障碍———“六个不相适应” ;分析了造成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深层次原因、直接原因和关键原因。在此基础上相应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七个进一步”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被誉为"东方文明精粹"的古都南京,拥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要在工业化社会中,走上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凸显自身特色,无疑要将南京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再度提上日程.本文将结合上海近代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经验,力图寻找出适合南京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试论石城文化及其开发和利用周久发严中(南京曹雪芹纪念馆筹备处南京210029)(一)南京最早形成的文化乃是石城文化,它最先是以“边塞文化”出现,后来逐渐变化为“名士文化”。然而,这一文化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在还未引起人们重视,以至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三晋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构架 ,以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晋文化考古”理论为导向 ,提出“雁门文化”作为三晋地域文化形态的“亚型”地域文化之一 ,属于三晋文化研究的“中观”层次范畴 ,进而作出“雁门文化”的内涵界说 ,论述“雁门文化”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