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几年理论界有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力也是商品,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其实质就是按劳动力价值分配。这种观点很值得商榷,对此我们谈些粗浅的看法。一劳动力成为商品是有历史前提的,即马克思所指出的劳动者一无所有和劳动者获得人身自由。如果我们把这种前提硬性地搬进社会主义社会,从而得出社会主义劳动力也是商品的结论,这是极其错误的。  相似文献   

2.
按劳分配与劳动力商品的内在联系及其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要求按劳分配,市场经济要求劳动力商品化。因此,正确揭示按劳分配与劳动力商品的内在联系和结合形式,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劳动力商品是实现按劳分配的要求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原则,在社会主义制度未建立之前,理论上就已确定。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采取按劳分配原则。人们一般都认为,按劳分配代替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重要标志之一。的确,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完全摆脱了被压迫和被剥削的处境,成为生产资料和国家的主人。劳动性质的变化,使人们理应以主人翁的态度进行劳动,以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  相似文献   

4.
试论按劳分配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原则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运作方法将要重合到一起,共同决定和影响劳动者个人收入的数量。这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同市场经济相互兼容在分配领域中的表现之一。本文试就这一观点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说明。 一、劳动力商品化是现阶段利益原则的本质规定 无论是劳动产品,还是劳动力,取得商品这一社会形式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所谓等价交换,就是交换双方都以劳动为衡量标准,保证利益上的均等关系。我们过去曾把私有制看成是商品存在的决定性原因,这个观点明显地有悖于今天的现实。那么,究竟应当到哪里去寻找商品存在的决定性原因呢?我们今天考察这个问题,需要撇开同商品经济发生过和正发生联系的各种所有制的特点,即把商品经济在各特殊阶段上的差别统统抽象掉,余下的共同点就是与商品一般相联系的利益主体的多元性质。从商品产生的历史过程看,私有制的出现把人们分裂为彼此各自独立的利益主体,于是在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交换劳动便采用了商品交换的形式,并使人们把产品作为商品去生产。从今天的现实看,即使在消灭了私有制的领域中,社会主义公有制也未发展到“设想”的高度,每个企业仍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利益主体的多元性质在这里也被保留下来了。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劳动力买卖就是人身买卖,只存在于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中。劳动力商品的交换形式是租赁而不是买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把劳动力租赁理论付诸实践,能够激励劳动者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推动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能够使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企业主人地位在更大程度上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6.
改革的实践证明,市场经济必须要求有较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劳动力是否是商品一直是个疑虑重重的问题,似乎它与按劳分配是冰炭不能同炉。但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我们必须面对劳动力市场与按劳分配这个问题。一、只有劳动力市场机制的完善,才能真正实现按劳分配1、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平均主义、大锅饭并没有真正实现按劳分配。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设想的是一种产品经济条件下的典型意义上的按劳分配,可以简称为“产品型”按劳分配.当代历史的发展与马克思的设想并不完全一致,其中,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最主要的一条差别。在这样的经济条件下,在全民所有制经济中产生的按劳分配具有不同于“产品型”按劳分配的特点。第一,不是实行全国一个分配单位的单一层次的社会(中央)直接的按劳分配,而是实  相似文献   

8.
研究劳动力个人所有制与按劳分配,必须以生产关系的核心和基础——即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劳动力个人所有制为依据,才能追溯其源,彻底揭示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客观必然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劳动力个人所有制是一个客观经济范畴,任何社会进行物质生产都离不开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两个要素。事实上,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劳动力个人所有制是同一问题。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是在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条件下的一种个人消费品分配方式,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按劳分配,则是在商品货币关系条件下进行的。本文试图探索广泛存在商品货币关系条件下的按劳分配与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的共同点及其差别,以及按劳分配的形式、制度怎样适应商品货币关系和怎样更充分地利用价值、价格等经济杠杆实现按劳分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力是不是商品,一直是我国理论界和改革实践中面临的重大问题。自从党的十四大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确立之后,特别是十四届三中全会又提出要培育劳动力市场的问题后,实际操作中开始把劳动力当作商品,理论上也基本上得到了共识。大多数人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要求各种社会经济资源进入市场,通过市场进行配置,劳动力是资源,就要由市场配置,就要商品化。尽管如此,学术界的争论并未停止,相当多的人持相反的态度,认为如果社会主义劳动力是商品的话,是与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相违背的,是与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相矛盾的。而且这两种观点的争论有  相似文献   

11.
论按劳分配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劳分配问题在我国理论界一直存在有争议。随着思想解放不断深入以及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的提出,对按劳分配作进一步深入探讨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通过对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重新学习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商品属性的分析,可以得出适应我国现阶段生产方式要求的个人消费品分配原则──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相似文献   

12.
《论商品型按劳分配》是由王克忠同志撰写、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年9月出版的专著,是国家博士点科研项目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这本书内容丰富,特别在以下四方面的论述上有相当的深度,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 第一,高度集中统一的产品型按劳分配体制是平均主义的根源。一是工资等级、标准只“规定劳动者应该提供的定额劳动量”,“不反映劳动者实际提供了多少劳动量”(第47页),“不存在可变的超定额工资这一块”(第112页);二是企业工资基金是“按全国统一规定的工资等级和标准”形成,与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无关(第48页);三是全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一般理解,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意味着分配的根据和尺度是劳动力和劳动力的价值量(由于劳动力指的是劳动者从事劳动的能力,所以笔者为叙述简便起见把通常说的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简称为按能分配);按资分配,意味着分配的根据和尺度是资产(价值化的生产资料)和资产量;按需分配的根据和尺度是人们的需要和需要量(当然不是绝对需要,否则分配问题便不存在了);按劳分配,意味着分配的根据和尺度是劳动和劳动量。 上述几种分配根据和尺度是不同的,所以是不能并存的。然而,它们的不能并存,只是说明它们不能同时适用于同一分配对象,而绝不意味着它们不能共存于同一个经济运行体系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如何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是一个崭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马克思所设想的纯产品型按劳分配模式,显然是不适应的.那么,目前流行的二级按劳分配模式,行不行?我们认为,也不行.这种二级按劳分配模式,从本质上讲,仍然是产品型的,只不过是带有商品形式的色彩,可以称为半产品型按劳分配模式.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迫切需要建立与其相适应的商品型按劳分配模式.这种商品型按劳分配模式,是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最好形式.本文在评述传统按劳分配模式的基础上,构画了商品型按劳分配模式的初步轮廓.  相似文献   

15.
恩格斯在1891年为《雇佣劳动与资本》单行本所写的导言指出:“但是,这样他就不是出卖劳动(这劳动还待去完成),而是为了获得一定报酬让资本家在一定时间内(在计日工资下)或为完成一定的工作(在计件工资下)支配自己的劳动力:他出租或出卖自己的劳动力”(《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64页)恩格斯这段话发展了劳动力商品理论,指出了劳动力商品交换既可以是出租形式,又可以是买卖形式。然而,这一伟大思想长期以来却为理论界所忽视,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要求开放劳动力市场的呼声越来越高.科学地阐明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的商品属性,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实践所提出的重要课题.一、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客观必然性商品经济存在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的个别性与社会性的矛盾.处于社会分工体系中的各个生产者(或生产单位),他们的产品是为满足社会需要而生产的;因而,其个别生产同时又具有社会生产的性质.但是,其产品是否具有社会的使用价值,以及生产费用是否等于社  相似文献   

17.
怎样估价工人自动取消计件工资在过去一个时期,许多人曾经认为计件工资是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基本形式,或最好的形式,只看到计件工资的优点,不看它的缺点。在去年的大跃进中,许多工厂取消了计件工资,又有许多人只看到计件工资的缺点,不看它的优点,对计件工资采取了完全否定的态度。经过一个时期的讨论,现在对计件工资采取完全肯定或完全否定的人,是没有或很少的了,但是大家的看法还是很不一致。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计件工资和计时工资都是实现按劳分配的工资形式,这种形式的区别并不表示工资的性质有什么不同,但是这两种工资形式各有特点,它们在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方面也各有优点和缺点。我们  相似文献   

18.
论劳动力商品张素芳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是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力市场是当前培育市场体系的重点之一,然而,理论界对于劳动力是否商品仍有争议。虽然否定劳动力是商品的观点无碍改革实践中劳动力愈益广泛地通过市场来配置,但是,明确劳动...  相似文献   

19.
劳动力个人所有权是按劳分配的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按劳分配的基础没有得到说明 在“按劳分配”的讨论中,我们以为,有一个根本性的问题至今还未得到科学解释,这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究竟为什么必须实行按劳分配?或者说,它的客观必然  相似文献   

20.
我国政治经济学关于按劳分配的传统理论中,有些论点是和经典著作相悖的,有些论点又是照抄经典著作的,从而是脱离实际的。揭露这些矛盾,将会发人深醒。笔者试将其中最重要的三个问题提出来讨论。孙浩同志的文章《关于开放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的思考》(载《天津社会科学》1985年第3期)与笔者提出的三个问题有关,故兼与孙浩同志商榷,并就正于孙浩同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