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楹联是我国文化瑰宝之一,而数字楹联又是联中一奇葩。它比其它对联形式更含蓄,构思更奇巧,读起来妙趣横生。 郑板桥当县令时,常微服暗访,体察民情。有一年春节,有户人家门上贴了一副古怪的对联:  相似文献   

2.
饶泉生 《老友》2015,(3):47
楹联亦称楹帖、对联、对对子。对联与对对子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各有特色。对联一般要求两个字以上,上、下联为一副,且受平、仄限制。对对子只要对仗工整,一般不受平、仄限制,上下句字数相同即可,如古对今、头对颈、东西对南北、鸟语对花香、白鹅伸颈对乌龟缩头等。对联如"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为一副,有上、下联之分,而对对子可以多人参与。另外,对联是个人文化  相似文献   

3.
从历时性来看,吴恭亨的楹联批评著作《对联话》体现了对梁章钜楹联批评的一脉相承;从共时性来看,《对联话》是南社湘集文学观念在楹联批评上的体现,是楹联批评在新的历史环境中应对新的挑战的结果,是楹联批评在清末民初文化运动背景下愈益走向成熟的标志。《对联话》继承了梁章钜楹联批评用语、"雅正"之说、阳刚之美的美学选择、独立文体的观点,它可以看作一部楹联创作教程。吴恭亨反对白话楹联,提出了"思想说"。  相似文献   

4.
刘方亭,1943年生于北京。现任北京海峡两岸书画家联谊会秘书长、文化部老艺术家书画社秘书长、齐白石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市工商联企业家书画会副会长。他自幼酷爱绘画艺术,长期专注于中国书画的研究和探索,擅长写意、花卉、梅、兰、竹、菊,以画猫最为见长,在书法上亦有深厚的造诣。师从著名画猫专家孙菊生先生、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和著名画家陈大章先生。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书画展并获奖。先后应邀赴韩国、中国台湾及日本等地进行文化交流。多幅作品陈列于人民大会堂、中南海、毛主席纪念堂、中国驻外大使馆等单位,并被编入《中南海珍藏集》《毛主席纪念堂书画珍藏集》《文化部新世纪名人书画集》。出版有《小写意画猫技法》《中国画动物技法普及教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精品系列刘方亭专辑》《中国当代书画家刘方亭作品选》等专著。  相似文献   

5.
2011年10月21日,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主办、中陶艺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的2011年中国首届"曼生杯"文人紫砂壶创作大赛启动仪式在丁蜀镇诚天大酒店成功举行。与会嘉宾有:大赛的主办方江苏省工艺美术协会陶艺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李斌,特别支持单位范家壶庄总工艺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范伟群先生,无锡市茶叶研究所陈兴忠先生;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陈国良、高级工艺师陆虹  相似文献   

6.
著名书法家吴丈蜀先生曾为《王庆云书法集》作序:"昔者右军及献之、徽之父子兄弟,均以书法名世;今复有遐举、轶猛及庆云昆季乔梓,分别活跃于京都、台湾及汉上书坛。王氏门中,后先辉映,书林千载,特茂王家,值得庆贺"。暮春三月,正是江南草长莺飞、杂花生树的时节,笔者采访了著名的鄂籍书法家王庆云先生。王庆云,字木山,号华容道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湖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副秘书长、湖北清江书画院艺委会委员,1929年出生于湖北省监利县,其父王遐举、其叔父王轶猛,  相似文献   

7.
郭沫若是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巨匠,一生著述甚丰。郭老又是联苑名家,擅长撰写楹联。郭老的楹联内容丰富,含意深邃,气势磅礴;楹联的艺术方法,千姿百态,不拘一格。这里,从修辞技巧方面,写点体会。 一、嵌字自然贴切 把客观事物的名称(人名、地名、物名等)有意识地巧妙嵌入对联中,使对联顺理  相似文献   

8.
2011年8月26日上午10点,在镇江博物馆二楼展览厅内,举办了"辛亥元老、海派巨擘——王一亭书画艺术纪念展"。此次活动由镇江博物馆与上海王一亭艺术研究会联合主办,也是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一项重要活动。开幕式上,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原上海文联党组书记李伦新、镇江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朱金生、上海王一亭艺术研究会会长王一亭曾孙王孝  相似文献   

9.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8,(6):F0003-F0003
作者简历: 崔连魁,1957年生于赤峰市巴林右旗。现为赤峰市书画院副院长兼党支部书记。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篆刻委员会副主任,赤峰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赤峰巳林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巴林石协会艺术顾问、篆刻艺术委员会主任等职。历届内蒙古篆刻展评委矿。  相似文献   

10.
楹联即对联,又称对于,其类别可达数十种之多,而名胜楹联只是其中一小类。顾名思义,名胜楹联即为名胜地撰写的对联,它有广狭之分。狭义名胜联仅指著名风景地的对联。广义名胜联包括著名风景地、历史文化古迹的对联。这样,广义名胜联就包括胜迹联、园林联、庙宇联、刹寺联,以及某些会馆、戏台、亭院等地的对联。我们这里说的名胜楹联,指的是广义的名胜联。  相似文献   

11.
张日光 《源流》2012,(1):74-75
对联,又称"楹联",艺苑中一朵雅俗共赏的奇葩,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文学形式之一。在粤东山区平远县的名胜古迹中,妙联不少,现辑录其中两副,供爱好对联的人们研读和鉴赏。  相似文献   

12.
甘盛俊,笔名甘泉,号淳之,勤耕堂古皖人。1962年5月出生于安徽安庆,毕业于郑州测绘学院。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文德中国山水画研究会副秘书长,南京市青年书法篆刻家协会副秘书长。 甘盛俊1979年入伍后,即于1981年考入湖南长沙工程兵学院并于1983年毕业后留校从事宣传工作,业余时间苦练书法、绘画、篆刻,兼习作诗。曾先后得到马东升、王超尘、颜家龙、李刚田、莫立唐、王憨山等书画篆刻家指授,受益匪浅。通过一番勤学苦练,广交至友,书画技艺大有长进,创作的部分作品分别在长沙市和军内参展,受到大家的好评。至此之后,1988年,甘盛俊加入了湖南省书协。其后作品不断获奖,如  相似文献   

13.
正对联又称对了,足互相对偶的文句,由上联(出句)和下联(对句)组成,一般贴于门、厅堂等处,可分类为门联、楹联、寿联、挽联和存联等。据说,中国的第一副对联是后蜀皇帝孟昶撰写的,联曰:"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对联作为一种小型的文学艺术形式,自诞生后,就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书法艺术为我国广大人民所喜爱。1984年,中国楹联学会在北京成立时,日本友人富藤惠秀致函祝贺,他在函中写道:"日语、英语都有对句,可是和中  相似文献   

14.
《淮海文汇》2005,(1):F003-F003
王国宇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国画院特聘书法家,徐州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徐州市青联委员,徐州日报社记者。书法作品获八届全国书法展“提名奖”,首届“林散之奖”首届全国书法“兰亭奖”,江苏省首届书法精品展金奖,江苏省青年精品展金奖,“赤免马杯”金奖,全国大学生艺术节一等奖。  相似文献   

15.
沙元伟先生,南京财经大学教授,著名的诗词楹联作家,中华诗词学会和中华楹联学会发起人。本刊今年第2、3期曾刊发沙老“新金陵48景”。沙老提出南京要成为“楹联之都”,为宣传南京的楹联文化,我们特邀其学生刘志梅女士对沙老的几副楹联作些评析。  相似文献   

16.
愚三 《淮海文汇》2005,(6):31-31
毛泽东酷爱对联,且具有高超的楹联艺术修养和娴熟的语言技巧。譬如,在抗战期间,毛泽东写的联文,就堪称“抗日文化”中的绚丽奇葩,在此,特辑录几副以为纪念。  相似文献   

17.
成都大学著名学者与诗人钟树梁先生,在大量的诗歌创作之余还撰写了许多对联,本文选取钟树梁先生所撰写的30余副对联进行梳理分类,将每一类中择其要者,分别从其写作背景、语词锤炼和艺术特色三个角度加以解读。  相似文献   

18.
对联。又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讲究平仄,工于对仗,言简意丰,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一类对联,巧嵌数字于其中,更使对联妙趣横生。如:  相似文献   

19.
楹联是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本文通过对楹联的历史进行探源以及楹联发展和分类进行概述,将楹联的大致情况呈现出来,并且浅析了楹联这一民族文化特色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20.
王义钫 《老友》2013,(4):47-47
一、何为楹联楹联是中国独有的一种雅俗共赏、应用广泛的文学形式,俗称对子、对联;楹乃厅堂前部的柱子,悬挂在左右两边楹柱上的对联,一般又称楹联。人们通常认为楹联始于五代,后来楹联逐渐完善,不断发展,到明清时大盛,历久不衰。按用途分类,楹联除春联外,还有喜庆联、哀挽联、名胜联、行业联、格言联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