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第一次相亲,我拿到照片一看是美女,所以去了。但到了后我才发现,对方本人比照片至少老10岁。我问:“您真是23岁(不自觉地使用了‘您’字)?”她点头。我说:“怎么看着您不像呢?”我要求看她的身份证,被拒绝。她作娇羞状说:“我记性不好,不过那也不是太久前的事情,其  相似文献   

2.
乐祥涛 《百姓生活》2010,(10):26-26
那天,母亲见我回去,很神秘地叫我来到她和父亲的卧室,用手指了指挂在墙上的一幅新照片让我看,并说:“这是我和你父亲刚拍的照片。”我陪着母亲仔细看那张合影,随后又看了看父母在不同时期拍的照片。从照片中又一次重温了父母互敬互爱牵手走过的不平凡人生历程。当我的目光落在母亲那双布满沧桑的双手上时,一种酸楚立刻涌上心头。  相似文献   

3.
轻松一刻     
《社区》2005,(16):63-63
看家本领一农民头一次进城打“的”。他怕城里的出租车司机“宰客”,到站时拿出螺丝刀边剔牙边问“:多少钱?”只见司机拿出一把菜刀边刮胡子边说:“你看着办吧!”处方一个女人到药店去买砒霜。药剂师问她“:您要砒霜作何用途呢?”“我要杀了我丈夫。他和别的女人有染。”那女人狠狠地说道。“那我可不能卖给您。就算您丈夫对不起您,您也不能把他杀了呀!”药剂师说。结果那女人从包里掏出一张照片,照片上那个依在她丈夫怀中的女人正是药剂师的妻子。药剂师看到后,脸色苍白,沉重地说了一句话“:原来您已经拿到处方了。”找发卡一架飞机在空中…  相似文献   

4.
从小生长在农村的我,中专毕业后,在城里娶下媳妇安了家。人常说:婆媳像天敌。更何况这城里的媳妇。乡下的婆!我把忧虑说给妻子,妻笑言:“放心,看我日后的‘招数’吧!” 婚后不久,妻果真“出招”了。第一招“嘴甜”。妻总是不叫爹娘不开口。母亲因乡下农活忙,不能帮我们看孩子,总怕媳妇有看法。妻发觉后说:“娘,您老把8个孩子拉扯大,劳神费心,实在是不容易,我们只一个孩子,再累也比不上您当初,您放心好了。”甜甜的话语把母亲说得心里美滋滋的。 第二招“手勤”。母亲来城里小住,家务活妻绝不让我插手,总是把我推到母亲身边:“多日不见了,娘俩好好说说话儿,这些活我全包。”母亲看到媳妇如此疼爱她的儿子,  相似文献   

5.
母亲63岁生日,我们一家三口回家为老人祝寿。母亲拿出一叠照片让我看,没想到这照片上舞姿优美、光彩照人的男女主人公竟是年迈的父母!照片上母亲穿着她自己缝制的镶着羽毛边的白色舞裙,很有专业舞蹈演员的气势。  相似文献   

6.
正玛丽在美国西雅图经营一家幼儿园,每天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照顾家人。她80多岁的老母亲凯瑟琳一个人孤零零地住在自己的公寓里,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有一天,玛丽去探望母亲,一个多小时老人没有说一句话,眼神空洞,行动迟缓。玛丽怕母亲一个人会出什么事情,就把她带到了幼儿园。幼儿园的孩子们见到老人很兴奋,围着她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斯蒂芬歪着小脑袋说:"奶奶您的金发好漂亮,我妈妈也是金发。"斯皮尔拿着一本画册对老人说:"奶奶您看我画的南瓜好看不?可给南瓜量周长我总是?  相似文献   

7.
母亲说她的手机反应很慢,拨个电话都要等好久,我估计是装的软件过多,产生了很多垃圾,便自告奋勇帮她处理.我装了一款垃圾清理软件后,手机上网速度果然快多了.我发现她的微信设定了后台自动启动,这会很耗流量,便想着删除掉,重装会好些.便跟她建议:“妈,您的微信用太久了,我帮您重装一下吧,应该会快很多.”她马上跳起来,连忙摆手:”别,千万别删,我的微信里有很重要的东西,千万删不得.”  相似文献   

8.
《社区》2004,(16):53-53
最近,一个读者在来信中这样说:我父亲去年病故后,我母亲常常愁眉苦脸,有时唉声叹气地说想自杀、想死,还时不时对着我父亲的照片掉泪。原来性格挺开朗的她,变得情绪悲观。我们几个子女很着急,怕她真的出什么事,虽然经常开导她,但也不见有好转。我们不明白,我母亲突然变成这样,是  相似文献   

9.
古人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以前,每次外出旅游我都很高兴,看到美丽的风景总会不由自主想起仍在老家务农的母亲,母亲年逾花甲至今没见过火车,更不要说祖国的好山好景了,每每想到这里,我总感觉很是愧对母亲。母亲36岁时父亲就去世了,留下四女一子,我是家中的长女,当时也不过18岁。如今,我也到了年过不惑近知天命的年龄,于是我决定趁母亲身体还行带母亲去旅游,让足不出户的她也看看外面的世界。  相似文献   

10.
母亲的头发     
凌玲 《社区》2006,(12)
我梳了一款新发型,母亲一眼就注意到了,眼睛笑成了弯弯的月亮。看得出,她很喜欢。于是我拿起梳子也想帮她梳头。我从没为母亲梳过头,第一次为母亲梳头就发现她的头发好少好轻,根本无法梳出什么发型了。我记得在已经泛黄的旧照片上,母亲有两条垂在胸前的、乌油油的大辫子,黑亮的大眼睛充满青春光彩,那时的母亲真漂亮。后来,母亲的大辫子换成了大波浪,她靠在阳台栏杆上,笑魇如花。每次我对镜梳妆,老爸总会不屑地说:“你再怎么打扮,也比不上你妈年轻时漂亮。”一直生活在母亲的身边,我却不知道她在什么时候变得比从前矮了,腰身也不再挺拔,脸上…  相似文献   

11.
就这样诉说着,却怎么也诉说不尽。 很高兴收到邓老师的《热土风情》,感谢老师在卷首写的“月色朦胧亦精彩”。 看到您那六页的照片(奖章),仿佛看到了您辛勤的一生。更看到海南省残疾人亲友会主席廖逊为《热土风情》写的序,也从他的眼睛里看到了完全的您。感叹他说的几句话:“正像全国有个张海迪一样,我们海南有个邓桂琴。而从我个人的视角看,邓桂琴比张海迪经受的苦难更多,奋斗更为艰辛,她的光荣也更加来之不易。”  相似文献   

12.
轻松一刻     
《社区》2004,(17):64-64
车经过时,她的床就会摇动。“这简直是无稽之谈!”建筑师回答说,“我去看看。”建筑师到达后,夫人建议他躺在床上,体会一下火车经过时的感觉。建筑师刚上床躺下,夫人的丈夫就回来了。他见此情形,便厉声喝问:“你躺在我妻子的床上干什么?”建筑师战战兢兢地回答:“我说是在等火车,你会相信吗?”施密特先生看报时,吃惊地发现报上竟刊登了一篇有关他的悼文,便怒气冲冲地打电话给一个朋友:“真见鬼,这是谁搞的恶作剧,你读到那篇悼文了吗?”“读过了,是……”朋友的声音有些发抖,“您,您是从什么地方打来的电话?”一位妇产科的护士问一位医生:“…  相似文献   

13.
乞丐与妇人     
刘虹 《社区》2002,(14):30-30
一个乞丐来到一个庭院,向女主人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过,碰上谁都会慷慨施舍的,可是女主人毫不客气地指着门前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砖搬到屋后去吧。”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不愿给就不给,何必捉弄人呢?”女主人并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只用一只手搬了一趟说:“你看,并不是非要两只手才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呢?”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妇人,  相似文献   

14.
《新天地》2007,(3)
母亲永远闭上那双慈祥的眼睛,是在她享年87岁时。临终前,老人家眼含热泪,用地地道道的绍兴话断断续续地对我说:“玲儿,勿可忘记我!”“妈妈,我永远不会忘记您的,永远!”我向她承诺。  相似文献   

15.
邱晓冬 《社区》2005,(3):52-52
记得那天是情人节,我们全家正在吃午饭,忽然门铃响了,老伴开门一看,一位青春勃发的礼仪小姐双手捧着一束火红的玫瑰站在门口:“请问谁是刘娟?”“我就是。”“您在上海打工的男朋友祝您节日快乐。”礼仪小姐不容老伴分说,便恭恭敬敬递上玫瑰花,并请老伴签收。“上海的男朋友?”也许事出突然,老伴拿着那火红的玫瑰花一时不知所措,我赶紧上前询问收花人的门牌号,终于弄明白,原来鲜花是送给楼上小刘娟的。一听我的解释,礼仪小姐道过歉后,拿着鲜花蹬蹬蹬上楼去了。“唉!我说有谁会给我这个老太婆送玫瑰花?”老伴回到饭桌前自言自语,看她那失落的…  相似文献   

16.
《北方人》2006,(5)
周一上班还没坐稳,就接到老妹的电话说母亲昨晚摔倒,股骨头摔断了,正在医院里。母亲是一个苦命的人,9岁失去父亲。不到50岁,我的父亲病故。后来母亲又做了乳腺癌全切手术。前年,又双目失明了。77岁的高龄,加上糖尿病晚期,而今,她有可能从此站不起来……母亲她现在怎么样啊?眼睛看不着,又不能动,一定很难过,很上火吧!我随着火车的车轮声,仿佛听到母亲在医院里痛不欲生的哭嚎,我的心一路上都在紧缩着,泪水不住的流出来。赶到医院已是傍晚时分了。从电梯下来,直奔418病房,还没进门,远远就听到母亲的说笑声,我以为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母亲她不会是精神失常吧?“谁来了?是东东吧?”母亲听到脚步声,睁开无光的眼睛,伸出了胳  相似文献   

17.
父母常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我小时候不懂,只知道不能骗人,不能撒谎。但为何要“防人”,我实在想不明白。母亲对我说:“人心隔肚皮,你知道别人是真诚待你,还是虚伪地蒙你?”以致我老是觉得人一长大,看谁都不像好人,他们生活得很复杂,很疲倦。  相似文献   

18.
陈毅敬母 1962年,62岁的陈毅任国务院副总理、外交部长,他出国访问归来,得知老母病重,当天就去看望,他上前拉住母亲的手,亲切地问这问那。过了一会儿,陈毅问母亲:“娘,我进来时,你把什么东西藏在床下了?”母亲看瞒不过去,只好告诉儿子是尿湿的裤子。陈毅听了,说:“娘,你久病卧床,我不能在您身边侍候,心里已经很难过了,这裤子理应由我去洗,何必藏着呢?”他动情地对母亲说:“娘,我小时候您  相似文献   

19.
选择     
五位丈夫被问到同样一个问题;假设,你和母亲、妻子、儿子同乘一条船,这时船翻了,大家都掉进了水里,而你只能救起一个人来,你选择救谁? 这问题很老套,然而却的的确确很不好回答,于是—— 理智的丈夫说:“我选择救儿子。因为他的年龄最小,今后的人生道路最长,最值得救。” 现实的丈夫说:“我选择救妻子。因为母亲已经经历过人生,至于儿子——有妻子在,我们还会有新的孩子,还会是一个完整的家。” 聪明的丈夫说:“我会救儿子的母亲——至于是指我自己的母亲还是我儿子的母亲,你们去猜好了。”  相似文献   

20.
有一个美国人,42 岁了仍一 事无成,他认为自己倒霉透了: 离婚、破产、失业……他变得古 怪、易怒、脆弱,不知道人生 还有什么意义。他看到一个吉普 赛人在街头算命,就凑过去,让他给看看手相。他没有想到,吉 普赛人会对他这样说:“您是一个伟人,您很了不起!” 他一惊,随后一笑:“开什么玩笑?我怎么会是伟人!” 因为您就是华盛顿的化身!” 吉普赛人接着说:“您知道 此后,他对华盛顿产生了浓自己是谁吗?” 厚的兴趣。他找来许多与华盛顿 我是谁?我是个穷光蛋、倒 有关的书籍看起来,并开始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