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传说大清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曾在镇江金山寺,俯视长江中往来的船只,就好奇地问高僧法磐:“江中船来船往,穿梭如织,你可知一天要来往多少条吗?”法磐淡淡地说:“两条。”乾隆不解地问:“为何只有两条?”法磐说:“一条为名,一条为利,除此之外,无其它也。”好一个法磐,一语概之!司马迁在《史记》中也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相似文献   

2.
与人相交     
现代人交友,尽管多趋利疏义,重实用,轻精神,然而.我还是相信世间有真情,交人当知心。“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也许是事实。为生意合伙,为利害同行.为生存交际,为目的共开,这都是极普遍极寻常的事情,也是人人也。须做的事情,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不过,这样的交际只能叫交往,不是交友。这样交的人不能叫朋友,只能是同伙、伙伴或同路。至于他们张Q闭Q地互称“朋友”.只不过是始举其关系以充高尚而c:“君子喻于义,小人喻平利。”真正的朋友是可以肝胆相照的侠义者,毋须设防的忠诚者,足托任何事情…  相似文献   

3.
缤纷月报     
韦唯:已结束了与瑞典音乐家迈克尔·史密斯的婚姻。其他拥有涉外婚恋的明星们又有何感想呢? 史可:韦唯离婚不具普遍性 丈夫:克里斯蒂昂 国籍:瑞士 "我刚知道韦唯宣布离婚的消息,但这只是他们两人之间的事,与明星的涉外婚姻无关,不具有普遍性。" 沈丹萍:夫妻间要忍让 丈夫:乌韦 国籍:德国 "我觉得夫妻双方之间真的要有一种忍让和理解,坚持就是美丽。因为这个人可能不好,但你跟另外的人,还会有其  相似文献   

4.
若冰 《伴侣(A版)》2010,(6):38-39
正结婚了!从此这世界上有了一个人,他和自己的关系比其他任何人都要亲密;从此,两个人要一同去面对生活中的变化和挑战。天下一千对夫妻有一千种幸福或悲伤,但每对夫妻都会遇到5个"第一次":第一次家庭大战,第一次生孩子,第一次大的工作变动,第一次健康危机,第一次离婚。这5个转折点也许会让你身心疲惫,也可能让你越来越爱他。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达到后一种效果呢?  相似文献   

5.
与"天下"论的若干分歧在赵汀阳先生的长文《天下秩序的未来性》中,赵先生指出:第一,在"应然"的层面上,全球伦理的实践主体应当是"世界自身"而不是特定民族国家;第二,在"实然"的层面上,民族国家依然是伦理实践的当然主体,而且,由于诸民族国家的不可摆脱的自利性,民族国家之间的博弈将难以对全球利益作出一种恰当的关照;第三,因此,未来的天下秩序建立的希望,便取决于人类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从上述"实然"阶段慢慢进入上述的"应  相似文献   

6.
《现代交际》2008,(12):21-21
物理学上,有"作用力",就有"反作用力";人际关系上,有"压迫力",就有"反压迫力"。古人说:"恶声至,必反之。"意思就是,当别人对我们嚷嚷时,一般人正常的反应就是嚷嚷回去,但这并非高明的人际互动技巧,最高明的技巧是运用"幽默反击术"。幽默反击既不伤人,又能立竿见影,能在谈笑自若、云淡风轻中轻易化解人与人之间的尴尬、龃龉与冲突。  相似文献   

7.
正1.温柔幽默的话语,化解男性的刚烈脾性女人娇媚和温柔的特质,在面对冲突时是最好的润滑剂。当你和办公室的男士意见不统一时,先别急得脸红脖子粗,应该保持风度,维持笑容,气定神闲,甚至可以摆出一副低姿态来使僵局得到有效化解。2.聊男人感兴趣的话题,建立异性友谊在职场让男同事注意你,甚至喜欢你,绝对好处多多。当他们和你成为朋友时,你在工作上的各种困难,自然就会因  相似文献   

8.
小镇与傻哥     
1 他比我大8岁,我一生下来,他便很开心地背着我四处给人看,而后等着人来夸我聪明.小镇上的人都知道他患过大脑炎,口齿不清,人也呆笨,便总喜欢逗他,说,爸妈以后就只疼你弟弟一个人了,你难不难过?他大约并不知道"难过"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情绪,所以每次都只傻傻地笑笑,然后在外人的叹息里,背着我继续游逛.  相似文献   

9.
《资源与人居环境》杂志是我国西部第一家专门探讨人与天下资源、人与地球环境、人与居住环境之间辩证关系的一本集政策、学术、科普、时事、生活为一体的综合性刊物。其宗旨是唤起人们善待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宏扬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读者群体为爱好、关注资源与人居环境的广大民众,特别是国家机关公务员及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大型矿山企业及大型国有企业的干部阶层。一、上半月刊栏目:设有《穿行天下资源》、《走进四季人·  相似文献   

10.
《伴侣(A版)》2010,(6):66-66
正明天就要嫁给他了,再想一想,你爱不爱和他在一起的那种生活?因为你不是嫁给一个人,你是嫁给一种生活。爱情是"此时此地";事关现在,婚姻是"从此以后",事关一生  相似文献   

11.
莫笑情痴     
莫笑情痴爱情追求形式的完美,于是便有了“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的老话;婚姻渴望内容的充实,于是又有了“愿天下眷属皆成有情人”这句新话。终因情痴,反被情累,于是便有了形式与内容的喋喋不休,跌跌撞撞……世间男女人海偶遇但凡顺了眼缘,相互间只要轻声道一句“...  相似文献   

12.
我国转型期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增强了社区工作者与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动,必定导致冲突频发,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于是冲突管理(Conflict Management)问题便成为社区工作者必然要面对的难题。本文作者通过对一具体冲突事件进行跟踪调查,兼具理论与实务的取向,分析了社区工作中冲突的成因和过程,提出了冲突管理流程。希望通过这篇论文提醒社区工作者重视“冲突管理”观念,掌握冲突情境以至化解冲突。  相似文献   

13.
王贵与安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剧情简介:出生在上海的城市人安娜和乡下人王贵,经人介绍闪电结婚了。尽管安娜心里充满了委屈与不情愿,城乡差距也让她对王贵有很多不满,但在王贵的包容和忍让下,种种婚姻矛盾被一一化解。夫妻俩经历了不和、争吵与感情危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安娜无意间发现,自己对王贵由原来的厌恶渐渐生出了许多怜爱,平淡的生活走向了幸福。主演:林永健海清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互联网普及率的逐年攀升,中国社会的数字代沟正加速演变成数字化代际冲突。较之于数字代沟,数字化代际冲突在内涵定义、主体指涉和结构强度上都存在着明显不同。数字化代际冲突还具有冲突内容涉网化、冲突方式媒介化和冲突扩散情感化等三个方面的特征。我国网络社会的压缩式发展、新媒体传播的"流量逻辑",以及网民群体的结构性失衡,成了数字化代际冲突产生的主要原因。为化解这一新型矛盾,当前的理论研究应再次聚焦世代视角,并需要在治理对策上坚持"线上+线下"的联动性治理、"市场+政府+社会"的协同性治理以及"对话+行动"的情感性治理。  相似文献   

15.
李黄珍  李峰亮 《职业》2011,(1):29-29
涨薪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啊,却为何总是爱你在"薪"口难开?我早已"薪"不在焉了,为啥到处都是即将涨薪的小道消息,我该听谁的?朋友的薪酬已经大涨了,我们行业啥时候涨?"薪"急如焚的职场人,何时才能盼来"薪齐天"?淡定……淡定……《职业》已将武林"七大名企"请上华山"抱薪救火",为你化解"薪"愁旧恨!  相似文献   

16.
正无论你说什么,他们总要不分青红皂白地反驳;明明你说的是普遍现象,他们偏要用片面的小例子和你抬杠;有没有理不重要,只要能让你哑口无言,他们便心满意足。"他们",就是我们生活中常遇到的爱抬杠的人。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组织与员工促进中心研发部主任肖震宇认为,老和别人针锋相对的人一般有以下几种心态。好胜心强。有些人总喜欢控制他人的言行、想法,交流中争夺话语权。他们还享受抬杠中使别人低头的过程,从而得到内心满足。  相似文献   

17.
除非你安于现状,按部就班,不然,你生活在纷杂的人际社会里,就得考虑往来关系的重新洗牌.这样的洗牌,有助于你生活少一些烦恼,多一些快乐;善于重新洗牌,你就会于一团乱麻的现实生活中,理出头绪来,从而左右逢源,如鱼得水. 想想那句话咋说?这世界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司马迁也说过,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些话虽然有些偏颇,但是不无道理.尤其在这个利益至上的商业化时代下,可谓诚哉斯言!曾经的敌人或者说对手以及关系疏远者,极有可能变成你的朋友,你所需要的同路人.而曾经过从甚密的有些朋友,或者说熟人以及关系不错者,又极有可能变成为你的对手甚至死对头,即便不是这样,有些人会成为影响你生活正常运行的负面因素.  相似文献   

18.
《资源与人居环境》杂志是我国西部第一家专门探讨人与天下资源、人与地球环境、人与居住环境之间辩证关系的一本集政策、学术、科普、时事、生活为一体的综合性刊物。其宗旨是唤起人们善待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宏扬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读者群体为爱好、关注资源与人居环境的广大民众,特别是国家机关公务员及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大型矿山企业及大型国有企业的干部阶层。一、上半月刊栏目:设有《穿行天下资源》、《走进四季人·居》、《鸟瞰世间环境》、《一月新知资讯》四  相似文献   

19.
国家政权建设与新中国信访制度的形成及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仕政 《社会学研究》2012,(4):25-47,242
本文旨在从国家政权建设的角度讨论新中国信访制度形成及演变的历史过程和规律。研究发现,信访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根据群众路线而创立的。根据群众路线,信访工作有社会动员和冲突化解两个基本内容,并应做到二者的有机统一。但在信访实践中,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总是偏重其中一个方面,并相应形成社会动员和冲突化解这样两种信访工作取向。1978年以前,在社会动员取向主导下,信访制度建设趋于革命化,结果造成国家社会动员与民众利益诉求之间的严重对立。1978年以后,国家信访工作的主导观念向冲突化解取向调整,从而极大地促进了信访制度的科层化。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冲突化解取向也逐渐暴露出它的局限,即不能有效地回应民众的政治参与需求,却又在客观上有利于民众的政治动员。国家怎样回应这一矛盾,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今后信访制度的演变。  相似文献   

20.
人都有需要独处的时候,然而对大多数人来说,平时的时间都是忙碌且不属于自己的,当"十一"来临需要放松心情时,太大众化的消遣如:看电影、到饭店吃饭、逛街已渐渐落伍,而自驾游、家庭聚会等小众生活实在是一个不错的放松方式,既私密又互动。抛开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约三五知己,找个"小众"据点,轻松的时刻便到来了。在这个时候,你不再是主顾、商人;不再是下属、上司;也不再是父亲、母亲或者儿女,你只是一个人,一个有著自己爱好、彻底放开自己的人。如果"大众生活"有些烦了,"小众生活"正好沉淀思绪,整理累积的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